Bobath疗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康复中心:胡付垒Bobath疗法一.概述二.治疗原则三.常用治疗技术四.临床应用一、概述Bobath技术是英国治疗师Bobath夫妇共同创立。治疗对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如:偏瘫、脑瘫等。1、治疗原理强调所有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肢体都具有重获正常运动模式和实用功能的潜力,因此重新获得偏瘫侧肢体和躯干的正常运动模式是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宗旨:使脑卒中患者重获正常的运动模式。论点:使肌张力正常化,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2、训练方法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反射性抑制模式、良肢位的摆放等抑制患者肢体痉挛,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二、治疗原则1、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2、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的运动模式3、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运动计划4、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三、常用的治疗技术反射性抑制模式关键点的控制良肢位的摆放促进正常姿势反应推-拉技巧拍打肢体置放和控制辅助器具患侧肢体的负重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头:头向患侧,面向健侧肩胛带:后撤下沉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尺偏拇指内收屈曲手指屈曲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向后方旋转骨盆:上抬并向后方旋转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膝关节:伸展或过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足趾:屈曲、内收划圈步态的原因提示:结合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考虑原因:由于典型的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引起。常有患下肢外展外旋、膝关节不能完全放松、足下垂,下肢迈步相屈髋屈膝不充分,踝关跖屈、内翻使患侧下肢相对过长,为了避免足部拖地导致迈步时提髋,形成划圈步态,(一)反射性抑制模式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inhibitingpattern,RIP)是专门针对中枢神经损伤后异常运动姿势反射而设计的。几乎与偏瘫患者痉挛模式完全相反。1.躯干RIP原因:痉挛+感觉丧失导致患侧躯干短缩RIP:充分牵拉患侧躯干方法:健卧,治疗在患者身后,一手扶肩,一手扶髋,向相反方向做充分牵拉,并在最大的牵拉范围内停留数秒。2.上肢RIP上肢: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伸指,拇指外展。3.下肢RIP下肢:轻度屈髋、屈膝,下肢内收、内旋、踝背屈,伸趾。4.肩部RIP肩部充分向前、向上伸展5.手RIP伸腕,伸指,拇指外展,并处于负重位。Bobath握手:十指交叉握手,双手掌心相对,患侧拇指在上。应用RIP时的注意事项不可使用暴力缓慢进行重复牵拉利用反射机制抑制异常肌张力1.非对称型紧张性颈反射ATNR是由于颈部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刺激而引起的影响人的肌张力及肢体姿势。颈部扭转面向侧上肢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对侧屈肌张力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由于颈部的肌肉受到牵拉所引起的本体感受性反射颈屈曲—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肌张力增高颈伸展—上肢伸肌张力增高,下肢伸肌张力增高3.紧张性迷路反射由头在空间的位置改变而触发仰卧位-全身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全身屈肌张力增高4.阳性支持反射是脚掌或趾时的皮肤外感受器(压觉)及脚趾受压后足部骨骼肌受到牵拉,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机体产生的反应,即突然压迫足底的刺激引起肢体所有伸肌(屈肌)收缩,以稳定各个关节便于负重。特征: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踝关节跖屈,可引起膝反张。5.交互性伸肌反射患者仰卧,头中立,双下肢伸展,刺激一侧足底,对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应用:患者偏瘫侧下肢痉挛严重时可刺激健侧足底使患肢屈曲来缓解痉挛。(二)关键点的控制中心关键点远端控制点(三)良肢位的摆放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尽量向前伸展,肘伸展,胸前垫一枕头患侧下肢自然半屈曲于枕头上躯干后侧放置枕头以维持侧卧位患侧卧位患侧卧位优点(四)促进正常姿势反应1.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投在空间的正常位置,头和躯干共同为了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多用于脑瘫患者的治疗。2.平衡反应当人体突然收到外界刺激而致重心位置改变时,躯干出现下意识的,自发的运动以恢复原有安定状态的一种反应。(五)推-拉技巧当屈肌紧张占优势时,可以使用推的技术缓解肢体的屈肌张力,加强伸肌的控制能力。1.压迫性轻推2.轻微牵拉(六)拍打辅助治疗手段,加强肢体的控制能力(七)肢体置放和控制1.定位置放训练定位放置是指将肢体放置在一定的关节活动范围内。2.控住训练(八)辅助器具(九)患侧肢体的负重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计划临床应用方法一般偏瘫的康复训练宗旨是:仰卧位-侧卧位-坐位平衡-膝立位-跪行-站立-立位平衡-行走。其中大多数患者可以直接跨越膝立位和跪行,由坐位直接到站立位。但对于躯干肌和臀肌力量较差的患者,仍需训练手膝跪位和双膝立位的训练。早期的训练方法1.轮椅上的坐姿训练和坐姿的调整。2.体位摆放。3.翻身训练。4.无划圈步态的训练。髋伸展位时的膝屈曲训练。骨盆前倾训练髋内收外展的训练5.坐位平衡训练身体重心左右,前后移动的训练。患侧上肢的负重训练,轮椅到床的转移训练。痉挛期的训练方法1.坐位和准备做起的训练骨盆控制盒躯干旋转训练髋内收、骨盆旋前训练坐位提腿训练坐位屈膝训练2.站起和坐下训练站起不同高度的训练坐下与站起动作顺序相反3.站起和行走训练(1)患侧下肢负重训练(2)患侧下肢的迈步训练:膝关节屈曲训练、髋膝屈曲动作训练、髋内收膝屈曲动作训练、迈步前训练、迈低步训练、足跟着地训练。(3)手膝跪位和双膝跪位训练恢复期的康复训练1.髋关节膝关节的控制训练。2.踝关节的控制能力训练。3.步行训练以及步态的矫正训练。4.上下楼梯训练。5.矫形器的应用。复习题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