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1.概念:画面结构,它是物象在画面中的组成方式.2.目的:a.为了在有限的画幅(画框)中去有目的的表现无限空间中的任何事物b.使全片画面具有形象性,风格性,美感,并且使画面具有视觉重点•构图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素:被摄体的位置、画面的横竖、收入画面的范围大小等。拍摄照片时的构图原理和绘画时要考虑的画面构成完全相同。拍摄者完全可以将相机的取景器想象成画布,而如何在一张照片上均衡地安放被摄体就成了关键。构图不是能用某些数值具体衡量的东西,而是拍摄者按照自身“意图”进行的一种创作。横向的照片能够展现出宽阔感这张照片是按照风光摄影的基本手法——横向构图法拍摄的。横向拍摄的照片和人类的自然视野相似,能给人以一种安定感。在这张照片中,近处的船和背景对比鲜明,产生了一种令人愉悦的紧张感。竖拍可表现出画面的纵深感用竖拍截取风景,画面往往给人以失去均衡的感觉,但是有时也会产生独特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近景与远景的距离感被更加夸张地表现出来,在画面中形成了纵深感。•拍摄范围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会有很大不同,这被称作“画面视角”。拍摄距离和所使用镜头的种类都会让它发生很大变化。例图中靠近被摄体竖向拍摄的照片与在稍远一些距离上横向拍摄的照片效果完全不同。视角分类1.平行镜头:与人的视线基本保持水平,接近正常人的视角2.俯视镜头: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使被拍摄物呈现一种被压迫感,让观众产生居高临下的心里优势,影像被压缩,能展示较开阔场面和空间环境3.仰视镜头:镜头低于水平角,使影像体积夸大,物体高大,威严景别:镜头与被摄物体的距离不同,造成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是中视距离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广的一种景别,一般用于表现远距离的场面和开阔的空间环境作用: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例如景物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全景•概念:处在某种特定环境中被拍摄主体的完整性所构成的画面——成年人的全身•2.作用:a.表现事物或场景的全貌•b.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c.表现人物内心•d.表现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e.具有定位作用中景•概念: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画面,宜于全面展示主体的状态——膝以上腰以下(七分身)。•2.作用:a.表现人物手臂的活动•b.表现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c.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近景•概念:表现成年人胸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环境基•本被忽略,可观察细微变化)•2.作用:a.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刻画人物性格•b.近距离表现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1.概念: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2.作用:•a.排除多余形象,突出最有价值的细部•b.突出细部特征,揭示事物本质•c.通过面部特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特写构图要素•1.主体:画面中的主要表现对象,起主导作用(画面结构的中心)•特点:a.画面中最主要的表现对象•b.可人可物•c.最显著突出•d.单一主题,一个画面一个主体•2.陪体:次要表现对象,起陪衬,渲染主体,与主体关系最为密切,有均衡,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画面上由于有陪体,视觉语言会准确生动很多。3.环境:主题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构成的情况,包括前景,背景,一般用于展示作品风格,突出主体a.前景一般指主题前方最靠近镜头的景物,可以为实像也可以为虚像b.背景指在主题后面的景物(需要注意主题与背景的明暗,色彩,动静虚实等关系,已形成对比,使主体形象鲜明突出)前景处在主体前面,靠近相机位置,特点是呈像大,色调深,大都处于画的四周边缘。案例辨析构图的方法1.均衡式构图:均衡式构图给人一种满足感,画面结构完整,安排巧妙,对称平衡。常用于表现月夜,睡眠夜景等2.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感,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就是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等3.变化式构图:在变化式构图中,景物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表现山水小景,体育运动等4.对角线构图:在对角线构图中,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这种构图方式富于动感,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观众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5.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具有稳定均衡等特点。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也可以是斜三角型或倒三角形,其中斜三角型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6.S形构图法:在S形构图法中,景物呈S形曲线,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倍摄物体时,一般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表现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7.九宫格构图:在九宫格构图中,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处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是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方式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8.垂直式构图:垂直式构图能充分的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于变现大树,山石,瀑布,摩天大楼等等。9.黄金分割构图:对分式构图将画面左右或上下分为比例1:0.6的两部分,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的空间比较宽阔。其中画面的一部分是主体。常用于表现人物,运动,风景,建筑等10\放射构图法主体可以形成放射状结构,引得观众目光指向中心,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11.围框构图法陪体围住主体,也能达到突出主体的意味。构图的美学原则1.主题不要居中2.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一分为二的分割画面3.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的分割画面4.主题不要过分孤单5.主题,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6.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该均等,应有疏密之分7.人物不要完全正面出现,应与镜头形成一定角度人像常见美姿造型所谓人像摄影,是指通过摄影的形式,在照片上用鲜明突出的形象描绘和表现被摄者相貌和神态的作品,它是被摄者自己的影像写真。在拍人物全身照或大半身照时,被摄者的姿势及造型十分重要。要使被摄者的姿势优美,须掌握下面几个要诀: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两者如成直线,难免有呆板之感。因此,当身体正面朝向镜头时,头部应该稍微向左或向右转一些,照片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被摄者眼睛正视镜头时,让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有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成功案例:2.双臂和双腿忌平行。无论被摄者是持坐姿或站姿,千万不要让其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有僵硬、机械之感。妥当的做法可以是一直一曲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能既造成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成功案例:3.尽量让体形曲线分明。对于女性被摄者来说,表现其富于魅力的曲线是很有必要的。通常的做法是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身的重量,另一条腿稍微抬高些并靠着那一条站立的腿,臂部要转过去,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弯曲,尽量地显示其高耸和丰腴感。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供必要的宽度。4.坐姿忌陷。表现被摄者坐姿时,不要让其像平常一样将整个身体坐进椅子。如果这样,她的大腿会呈休息的状态,以至于腿上端多脂肪的部分隆起,使大腿显得很粗笨。正确做法是让其将身体向前移,靠近椅边坐着,并保持挺胸收腹,这样可避免肩垂肚凸现象。成功案例:5.镜头宜远不宜近。一般来说,拍人物照,距离远些总比近些好。因为当镜头(尤其是短焦距的镜头)离被摄者很近时,会出现畸形现象。因此,摄影时应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并让镜头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实践我们得知若使用标准镜头拍人物头像,最佳距离在2—2.5米之间;拍胸像则在2.5—3米之间;拍全身像,以4—6米之间为宜。此外,让被摄者的手和脚紧靠着身体,有助于避免畸形现象的发生,而一旦当它们离身体前后半米以上,就会显得比例失调,手、脚会变得过大或过小。6.表现好手姿。被摄者的手在画面中比例不大,但若摆放不当,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拍摄时要注意手部的完整,不要使之产生变形、折断、残缺的感觉。如手叉腰或放进口袋里时,要露出部分手指,以免给人以截断的印象。成功案例:•作业1:1、了解相机结构及操作;2、固定物距、焦距,变换光圈拍摄,观察光圈大小对画面景深的影响;(2张)3、固定物距和光圈,变换焦距拍摄,观察景深、视角变化(2张);4、变换快门速度拍摄动体,观察画面的虚化与清晰效果(2张);5、用低速快门拍摄夜景;6、运用曝光补偿控制画面曝光(3张);7、运用各种白平衡模式拍摄,观察画面色调变化;(5张)8、追随车辆或运动中的人物,拍摄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2张)•作业2:摄影用光练习运用以下光位拍摄人像或静物1、顺光2、顺侧光3、侧光4、侧逆光5、逆光6、软光7、硬光•作业3构图形式练习:1、对称式构图2、均衡式构图3、黄金分割构图•4、自由式构图5、垂直式构图6、发射式构图7、九宫格构图8、对角线构图9、三角形构图•10、S形构图11、围框式构图12、运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拍摄同一主体。13、运用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视角拍摄同一主体14、运用人像美姿方法,拍摄3种以上人像站姿,3种以上人像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