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践行行知教育思想争做“四有”好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5周年,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永远忘不了陶先生为教育作出的卓越贡献,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忱之言,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陶行知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创新的理念。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一名好老师应该是对待工作求真、务实;对待学生宽容、仁爱。这让我想起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好老师应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这与行知教育思想理念相吻合。那么,到底怎样的老师才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呢?下面我就行知教育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谈谈自己的观点。一、好老师应该有理想信念教师是最平凡朴素的工作群体,坚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这是对好老师最基本的政治要求。陶行知先生曾有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是行知先生对老师们作为一名师者在责任上的谆谆告诫和要求。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老师首要责任是什么?我们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而教师是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传播者。但如今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社会信息纷繁多杂,在各种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迷失自我,以至于在价值取向上误入歧途。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首要责任。这就要求教师本人首先要信念坚定,保持应有的文化自觉,对“去中国化”保持高度警惕,带领学生了解、欣赏乃至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对民族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有归属感、有信仰的年轻一代。总而言之,为孩子点燃灿烂的梦想,为国家2和民族贡献更多正能量,是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应有的理想信念。二、好老师应该有道德情操。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是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身作则,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正”为“德”,即“师德”。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因此,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古语有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反之,一个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的人,又怎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现如今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外界的诱惑很多,教师又是清贫的职业,我们只有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住自己,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不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而是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坚定执着、甘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才能立于困难条件而不失追求。还是借用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这种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倾尽毕生精力去追求去奉献的精神,就是对师德的最好诠释。三、好老师应该有扎实学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扎实学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特别是面对如今信息化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作为一名老师,只有靠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从容地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如陶行知所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终其一生的学习,让自己时时有“活水”,方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走向未来发展的人生之路。而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知识传授关系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一名好老师的要求。3四、好老师应该有仁爱之心。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而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好教师应怀有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去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去尊重,去理解,去宽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呵护和灌溉的种子;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并不是刀砍斧剁的过程,而是一个心灵启迪的过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关键用什么办法来教育他,使学生觉得他应该做正确的事情。“教师不是警察,学生不是犯人”。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要以功利为目的去处罚学生,这样的行为是违背教育原则的。因此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才是“仁爱之师”的真谛所在。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是万古长存的事业,教师的任务是无上光荣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以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为榜样,以习总书记的“四有”标准为人生追求,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