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教师:卢秀清vipchange@sina.comtel:13277979928金融学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国际金融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具有运用理论识别探讨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论国际金融有关概念金融: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和信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国内金融:一国运用其法定货币在其国内实现的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过跨国借贷或货币兑换实现的金融活动国际金融学:国际间的货币资金运动支配国际金融关系变化的各种原因国际金融关系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国际间货币、信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性研究内容外汇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及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业务与风险资本国际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学习要求多观察,勤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的影响善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与金融问题考核要求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构成内容国际收支失衡原因与类型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及原则重点与难点国际收支含义狭义概念贸易收支或外汇收支广义概念一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与综合国际收支特征反映不同经济体之间居民与非居民的经济交易以货币形态记录与反映经济交易从流量角度反映经济交易是“事后”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一经济体将其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经济分析需要,设置账户或项目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经常项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收支单方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项目1、资本转移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买卖金融项目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3、其他投资4、储备资产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都记入借方国际收支的记帐法借贷记账法根据复式记帐法的原理,有两个经验法则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相应记入借方和贷方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可了解一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情况可预测一国货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可预测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动趋势可分析一国货币金融政策调整的趋向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所进行的量变分析及其原因分析。针对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与他国国际收支所进行的对比分析。针对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所进行的比较分析。分析国际收支的方法项目分析综合分析针对国际收支重要项目关系所进行的分析。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含义指一国的经常帐户差额,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通过正常资本国际流动未能加以调节平衡,从而造成该国货币汇率动荡的国际收支状态。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数额与内容的失衡静态与动态的失衡被动与主动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原因与类型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发行增量的变化国民收入的变化其他因素影响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衡暂时性失衡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逆差失衡影响顺差失衡影响阻碍本国经济顺利发展不利对外经济交往损害国家信誉加大国际筹资难度加大国内通涨压力阻碍商品出口扩大诱发投机造成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贸关系紧张程度国际收支失衡调节市场调节机制人为调节措施(融资与政策调节)汇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货币汇率↓出口↑进口↓资本流入↑资本流出↓贸易逆差↓资本净流入↑国际收支逆差↓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资金总供应↓该国利率水平↑资本流入↑进口↓国际收支逆差↓物价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资金总供应↓该国物价水平↓出口成本↓出口↑进口↓国际收支逆差↓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投资消费↓进口↓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外汇缓冲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动用政府储备资产国际收支逆差↓调整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财政政策社会投资消费↓进口↓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调整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该国利率水平↑进口↓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逆差↓调整汇率政策国际收支逆差调低本币汇率出口↑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逆差↓直接管制国际收支逆差实行贸易管制实行外汇管制国际收支逆差↓寻求国际合作国际收支逆差寻求国际投资贸易或政策合作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调节原则“对症下药”避免与国内经济发展发生冲突尽量减轻与国际社会的摩擦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决定国际收支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与效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对策弹性分析论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各国在大危机冲击下,为使国内政策目标摆脱对外经济平衡的束缚,纷纷放弃金本位货币制度,采取竞相性货币贬值政策,企图用货币贬值扩大出口,以促使经济复苏和缓解失业,其结果造成货币汇率频繁波动和国际收支进一步失衡。经济学家开始探讨“货币贬值是否真能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国际收支”等问题。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在其《外汇》一文中,运用马歇尔经济学中个别商品的供求弹性原理提出了弹性分析理论。弹性分析论假设前提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商品进出口的影响;2、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3、不存在劳务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4、收入水平不变,进出口商品的需求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弹性分析论观点(1)实行货币对外升、贬值是调节贸易,促使国际收支均衡的基本手段。(2)货币升、贬值能否真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要视进出口商品供求的价格弹性而定。只有在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足够大而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时,调低本币汇率才可能削减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加剧国际收支恶化;而当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调低本币汇率则无助于国际收支的调整。出口品本币价(CNY)汇率USD/CNY出口品外币价(USD)出口量出口外汇收入(USD)价格变动率出口量变动率7711000010000780.87511000962514.29%10%780.875120001050041.29%20%弹性分析轮主要成就(1)指出调整汇率确实对国际收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2)否定了货币贬值一定会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3)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使其理论观点具有现实意义。弹性分析论的主要局限(1)理论推导中采用局部分析法,以收入不变和充分就业为前提,缺乏现实性。(2)未考虑资本流动因素,使其理论效果受到削弱。(3)“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前提假设不现实。(4)忽略了货币贬值的时间效应问题。J曲线效应涵义指本币贬值后,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比原先恶化。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基本观点货币贬值初期,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存在“粘性”,进出口数量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量逐渐减少,出口量逐渐增加,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J曲线效应成因(1)贬值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须执行,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本币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成外币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数量增加不能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减少不能以冲抵进口价格的上升。于是贸易收支趋向恶化.J曲线效应成因(2)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等周期的影响。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乘数分析论由马克卢普、哈罗德等经济学家运用凯恩斯乘数原理创建的,考察国民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理论。乘数论观点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投资变动的倍数。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投资和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乘数论观点依据若投资增加为△I,则(△I)首先成为投资物品生产者的收入;后者据既定边际消费倾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使这部分消费开支成为某些消费品生产者的收入;而这些消费品生产者又按照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将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又使这些消费开支成为另一些消费品生产者的收入。因此类推下去,则最终引起的总收入增加额可达到最初投资增加额的数倍(乘数)。乘数论观点依据乘数的大小将视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而定。设K代表乘数,则只要边际消费倾向一定,K=△Y/△I=△Y/(△Y-△C)=1/(1-△C/△Y)其中△C/△Y为边际消费倾向。乘数大小直接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大小。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越大,乘数数值也越大,它说明一次投资的变动会对需求、就业、收入产生连锁效应。乘数分析法的假设前提1、贸易收支等于国际收支2、存在非充分就业,产品供给有完全弹性3、进口为国民收入增函数,边际进口倾向不变4、收入为需求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不变5、政府支出是外生变量乘数分析法观点(1)调整需求管理政策以改变国民收入,是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可行选择。(2)BOP逆差可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降低国民收入,以减少进口,抑制逆差;反之则扩张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收入,以增加进口,消化顺差。乘数分析法观点(3)以调整需求管理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本国边际进口倾向、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和经济开放程度的大小。开放度高、弹性大,需求管理政策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效应越明显。吸收分析法时代背景二战后,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西方经济出现就业充分,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而产生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弹性论对当时的国际收支问题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而此时由于凯恩斯主义盛行,五十年代初英国的米德和美国的亚力山大运用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原理,将国际收支问题纳入一国总体经济活动中加以研究,形成了国际收支吸收分析理论。吸收分析法观点(1)国际收支差额是一国国民收入与国民吸收不均衡的结果,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办法是针对国内就业和资源利用的不同情况,采取改变收入或吸收的各种措施加以调节。(2)面对逆差,调节措施主要包括支出转移政策或支出减少政策。但对不同国家而言,采用哪一政策或以哪一政策为主,要视其国内资源与就业情况而定。对资源闲置和就业不充分的国家应采取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收入和控制吸收,反之,则应实行紧缩财政货币政策和货币贬值相结合方法实现增收减支。(3)货币贬值虽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但改善的程度则要看货币贬值所带来的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货币幻觉效应的方向和变化程度而定。吸收分析论的主要成就(1)分析采用一般均衡方法,避免了局部均衡分析的不严谨性使其理论更具说服力;(2)将国际收支置于一个较严谨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加以分析,分析时注重考虑多种因素的不同影响,使理论与现实扣合紧密更具现实意义;(3)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除货币贬值之外还需配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控制总需求的构想,使其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吸收分析论的主要局限(1)忽略了对资本国际流动的研究;(2)只站在一国立场,单方考虑货币贬值的作用,忽视了他国对此的反应,使该理论对国际收支的解释过于简单化。(3)理论推导中假设的“货币贬值是获得出口增长的唯一办法”,“生产要素转移机制平滑”的前提不切合实际。吸收论与弹性论的区别(1)弹性论侧重从微观经济角度对货币贬值效应进行分析,而吸收论则侧重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货币贬值的效应;(2)弹性论侧重于外贸市场分析,而吸收论则侧重于国民收入分析;(3)弹性论建立在马歇尔的弹性理论基础上,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分析问题,而吸收论建立在凯恩斯的收入方程理论上,采用一般均衡法分析问题。货币分析法时代背景六十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国家经济不同程度陷入经济滞胀,国际收支出现巨大逆差。二战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受到严重挑战,而以芝加哥学派为中心的货币主义乘机崛起,从货币领域开始探讨国际收支问题,形成了以约翰逊、佛兰克尔、蒙代尔为代表的货币分析论。货币分析法前提假设1、各国统一实行固定汇率制;2、充分就业状态下,货币需求是Y、P、I的稳定函数;3、P、I为外生变量;4、货币供给变化不影响实物产量;5、以小国经济为考察对象。货币分析法观点(1)国际收支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

1 / 5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