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宜会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枣宜会战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阵亡36,983人负伤50,509人失踪23,000人伤亡7,000人枣宜会战为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日军方面则称为宜昌作战,目标是消灭宜昌周围的第5战区兵力。背景宜昌是武汉和重庆间最重要的内河港口,其西即三峡,为战时陪都重庆的门户,且是沟通大江南北各战区的后勤补给枢纽,枣阳则隔汉水与宜昌相望。1939年底,国军主动发动冬季攻势,予日军相当大的打击,日军遂决定发动作战,企图将国军第五战区主力围歼于枣阳宜昌地区。为阻止日军进犯,第五战区分为左、中、右三个集团军,采取分路挺进敌后袭击,主力向两翼外线转移,相机与日军决战的方针,并调集6个集团军,计21个军56个师兵力参加作战。会战分为以枣阳和以宜昌为中心的两个作战阶段。参战兵力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总兵力:约50个师(约35万人)o第2集团军-孙连仲(30军、68军)o第11集团军-黄琪翔(84军、92军)o第22集团军-孙震(41军、45军)o第29集团军-王缵绪(44军、67军)o第31集团军-汤恩伯(13军、85军)o第33集团军-张自忠(37军、55军、77军)江防军(26军、75军、94军)第一阶段从5月1日至下旬,以枣阳为中心。初期国军成功达成了包围日军的预定战略计划。为阻敌逃窜,完成围歼日军任务,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亲率一部深赴敌后试图截断日军后勤线。而日军为打开南退之路,集中兵力对前来堵击的第33集团军进行夹击。张自忠将军亲率第74师、第9师及总部特务营与敌人血战,5月16日,退到宜城市南瓜店,在遭敌包围,伤亡殆尽的情况下,中午,张自忠将军左臂负伤,身中六弹殉国,随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阵亡。至于日军击杀张自忠的证词则是:11军在作战时截收到33集团军部发送无线电的讯号,要求第39师团对其战区的周遭进行搜索。第39师的步兵231连队第11中队第1小队(队长松本治雄少尉)在高地棱线抄入国军侧翼发动攻击时,偶然发现在山地的一处凹地发现一群国军高级军官,因此投掷手榴弹后发动突击将这批军官击杀。在收缴相关文件之后才发现这是33集团军部,而在国军俘虏的证词以及39师团参谋长専田盛寿上校的验尸下确认被击杀的军官中包括集团军长张自忠,不过日军并未将其遗体还给国军,而是就地掩埋,并释放俘虏传递讯息,当天晚上,数百名国军夜袭墓地将张自忠遗体夺回。日军随后展开反扑,再陷枣阳。5月下旬,日军进攻宜昌,枣宜战役第二阶段开始。第二阶段5月31日日军强渡襄河。6月1日日军攻占襄阳。6月2日第五战区部队分为左、右兵团,由李宗仁、陈诚分任兵团长,向襄阳反攻。6月3日国军克复襄阳,日军遂南下进攻宜昌。6月5日日军渡过襄河,直取宜昌,国军第77军及江防军,在荆门西侧至江陵之线竭力抵抗。6月10日日军对宜昌发起进攻,守军奋勇抵抗,与日军激战至12日终告失守。日军由襄阳南下时,国军第2、第31集团军尾随其后,收复襄阳、宜城,进至当阳、荆门以北。6月12日宜昌沦陷。6月16日日军撤离宜昌,国军立即反击。6月17日国军克复宜昌。日军在撤退途中又接到其大本营确保宜昌的命令,突然回兵。6月23日宜昌再度沦陷。之后,日军将兵力配置于宜昌、当阳与襄河附近。国军集结在信阳、钟祥,随县、荆门、宜昌、江陵以北之线,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枣宜会战遂告结束。结局枣宜会战历时近两月,日本原先的作战目标获得成功。虽然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对第五战区部队进行包围歼灭,但仍成功将其重创直到抗战结束都无法回复有效作战能力;除此之外,国民政府丢失了鄂北鄂西江汉平原富裕的产粮区,日军亦得以在宜昌取得前进基地,修建飞机场对重庆等大后方进行轰炸,加上欧战的不利形势,枣宜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最危险的时期。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