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叉试验音叉试验,是确定听力减退性质的主要方法。现在的许多材料虽然把实验的过程和试验结果写得很清楚,却没有说明原理,容易使初学者误解,先把个人的体会列如下:1、林纳试验(Rinnetest,RT):又称气导骨导对比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用频率256赫兹的音叉,振动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cm外,测其气导听力。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AC>BC),称林纳试验阳性(RT“+”)。反之骨导比气导时间长(BC>AC),则称林纳试验阴性(RT“-”)。正常人气导是大于骨导的,这是因为正常听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气导途径,即声源——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淋巴——内淋巴——蜗器听神经;二是:骨导,即牙齿、颚骨等等——前庭蜗——听神经。由于同一频率的音叉震动产生的能量在骨导途径中衰减的快,而气导衰减的慢,也就是说气导能听到音叉声音的时间比骨导长,通常气导比骨导听到声音的时间长1~2倍,所以当骨导已无法听到时,立即移到外耳道,通过气导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传导性聋因气导障碍,即听神经之前的传导通路出现问题,声能衰减超过了骨导,因此骨导听到的声音时间反而超过了气导,称Rinne试验阴性。感音神经性聋,即听神经之后的部位出现问题时,气导及骨导听到声音的时间均较正常短,且听到声音亦弱,但气导仍大于骨导,故为短阳性。气导与骨导听到声音的时间相等者(AC=BC,RT“±”)亦属传导性聋。2、韦伯试验(Weber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和传导声音时间的长短,来区别耳聋类型的方法。取频率256赫兹(C256)或512赫兹(C512)的音叉,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觉声音在正中,是为骨导无偏向。传导性聋,为了弥补气导,骨导反而变得敏感,因此当传导性聋时,患耳骨导要比健耳强,而出现声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经性聋时则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变,骨导气导均减弱,故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出现声音偏向健耳。3、施瓦伯试验(骨导锐力检查法):原理同上,方法和结果如下:这个试验借比较被检者和正常人(检查者)骨导时间的长短来区别耳聋的类型。把振动音叉的柄部放在被检者的乳突部鼓窦区,至听不到声音时立即移到检查者的鼓窦区。如检查者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被检者的骨导出现问题,比正常人骨导听到声音的时间缩短,反之则为延长。正常听力,被检者与检查者骨导时间相等;传导性耳聋,为了弥补气导,骨导变敏感,因此骨导时间延长、强度增强;感音神经性聋时,骨导时间缩短。4、高低音限度试验:正常人听力的频率范围在20——2万赫兹左右。该试验通过测定被检者听高频音和低频音的限度,以区别耳聋的类型。简单的方法可用64赫兹的音叉作为高频音限度,比较被检者和正常人(检查者)的气导时间,如果被检查者的气导时间较短,就表示高音限度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