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光明南小学房璐妲《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首先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问学生喜欢养鱼吗?都见过什么样子的鱼缸?引出例3:有5个鱼缸,每个鱼缸里都没有鱼,问学生:5个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一下就看出来了,现在一条鱼也没有,没有就用0来表示,也就是0×5=0或5×0=0。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轻松地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在学生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后,接着学习例4。例4是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运用。我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203×2是不进位的,208×3是个位相乘进位的,706×4是个位和百位相乘都进位的。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把教材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于是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板演和自编自算相结合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计算是否认真细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计算习惯。反思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自我感觉非常成功。但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对学生的评价有些单一,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另外我还思考一点,就是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意外生成的东西?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中,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更何况我是一个新老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才变得绚丽多彩。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教学预设展开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的数学课堂,使每一个意外都转化为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才能灵活驾驭数学课堂。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