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公开课教案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评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听说读品写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史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氛围,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乡愁》一诗的内容不算太难懂,教学中应加强朗读,借助多媒体增强可感性,感悟乡愁。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乡愁》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整个单元都是以爱国和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无不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读者。本诗是台湾诗人余光中众多以乡愁为主题诗篇中一曲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恋歌。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种物象,并以时间的发展贯穿组合,概括了诗人深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本课应充分注重朗读训练,规范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语速、语气和节奏,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拟从诗歌结构美、音韵美几个角度逐层深入赏析。在精彩赏析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陶冶性情。(二)学情我授课的学生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学生之前对现代诗歌有一定接触,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及应用能力处在初级水平。所以,在备课时,我将重难点放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放在朗读上,第二是放在诗歌的结构和音律等赏析方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掌握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理解诗歌四个意象的情感内涵;领会诗歌凝炼含蓄的语言美。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情感;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诗歌的韵律美;通过仿写诗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思家爱国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并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2.赏析诗歌,品味诗歌的韵律美难点品味诗歌的音律美五、教学方法基于本课内容和洋思教学方法,主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本节课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如下方法: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法、朗读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本、课堂练习本。老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音响。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教学时间导入新课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满房间。有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抬头眺望远方的大陆,不禁泪眼朦胧,于是一首小诗便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学生认真听老师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诗一般的语言,自然引入课堂。1分钟教师过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潸然泪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的世界去寻找答案。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学生大声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1分钟把握诗歌意象,赏析诗歌。体会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教师过渡:诗人曾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到底有着怎样经历的诗人才会说出这样浓情的话语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走近作者1.教师出示作者图片2.同学们对作者有了解吗?请大家说说。3.教师进行补充。1、学生把自己的了解说出来。2、学生朗读补充资料。简介作者的经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进而感悟诗歌。2分钟教师过渡:有着这样经历的诗人,才会道出那样深沉的话呀!那就请同学们翻开书,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自学指导(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诗歌,谈谈你有什么体会。听读诗歌,注意作者的语速和语气。朗读诗歌。学生朗读形式:以教师提供的范读为基础,学生思考(关于语速、语调、节奏等),可以齐读、可以个人读。情感上的依恋,文化上的源流——诗句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合乎音韵节拍的朗读使学生产生情绪10分钟上的蓄势、认同,为下面的深入物象铺垫,在反复的浅吟低唱中渐近文本教师过渡:我们从刚刚的朗读之中读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那么在诗歌中这份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自学指导(二)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将抽象的情感通过具体明白的事物(亦即意象)表现出来。请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按照怎样的顺序,借助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1.说说诗中的意象分别指代了什么内容,作者又赋予了这些意象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得出答案:1.诗歌按照时间顺序借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现乡愁。2.四个意象分别指代了母子分别、夫妻离别、母子永别、隔海相望这四个内容,诗人的情感也从个“乡愁”在作者的笔下,因为这样四个具体的物象而显出了厚度、深度。历经沧桑的诗人在历经沧桑的祖国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到与故乡、大陆难以割舍6分钟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海外游子的家国之思。这也是全诗的点睛之处。的血脉相连。诗歌托物寄情的特点在这部分的品读中让学生有所体会。教师过渡:诗人曾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是啊,正是这海峡两岸的距离,正是这几十年的思念,让诗歌愈加感人。其实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自学指导(三)美点无处不在。请找出体现诗歌美的地方,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从各小节结构、句式的相似,意象的变化,用词的细腻(如数量词、叠词等),诗人情感的升华等角度加以赏析。)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为:1.结构美-----各小节之间有着相似的句式,比如“乡愁是.....”2.音韵美------一咏三叹,数量词、叠词的使用。如“一方”“小小”等词语,诗人把情感寄托在如此小的从具体的角度来赏析诗歌,既让学生有美的享受,又锻炼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14分钟意象中更反衬了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3.情感美----从个人的思乡之情升华到家国之思。教师过渡:余光中的诗歌美的地方太多了。其实诗人是从音乐那得到灵感的,那同学们从诗人这也得到了一丝灵感吗?大家不妨来试试。当堂训练1、请以时间为顺序,借助意象,仿照本诗以幸福(母爱、父爱......)为主题写一首小诗。2、出示教师示范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示范进行仿写。学习诗歌按照一定顺序借助某些具体意象来表达情感的写法。10分钟课堂小结:诗歌以时间为顺序,借助了四种意象来表现乡愁,不仅有那份与亲人团聚的渴望,更有一份对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吟诵着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品味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我们的这堂课就要结束了,愿浪迹天涯的游子早日回到亲人的身边,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著名歌手费翔的《故乡的云》,结束今天的学习。1分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记忆天空群星灿烂,记忆枝头繁花似锦;记忆是陈年的老窖,记忆是经典的华章,记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曾经如花般灿烂的笑颜、曾经流淌温暖的画面、曾经深深忏悔的泪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走进高中,你就实实在在站在了青春的门槛前,到了一个令人羡慕又让人担忧的年龄。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他们请以“走在回家的路上”为题,写一篇不阅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