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作家北碚是全国闻名的文化模范区,文化积淀厚重,文化实绩显著,名人辈出,佳作涌现,具有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和本土民间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因此,北碚区被誉作重庆的书香门第,人文荟萃,在巴渝文化长廊独树一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老舍北碚旧居老舍与北碚•老舍1938年来到重庆,1943年安家北碚。房间蚊子老鼠成群出没,老舍给北碚旧居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多鼠斋。•老舍女儿舒济回忆,1943年随母亲从北平来重庆和父亲团聚,父亲因为营养不良、进食不规律患了盲肠炎,刚做完手术,身体处于最糟糕状态。当时,全家收入几乎都靠父亲每天写作换来的稿费支撑,每1000字可以换14斤平价米,3000字可换2斤猪肉。“平价米就是夹杂有麦子、沙子等杂物的米,质量非常差。”舒济说。•老舍儿子舒乙说,父亲生活非常有规律,早晨起床打太极拳,上午写作,中午午觉,下午读书访友,参加社会活动。写作之余,老舍喜欢一个人在床上玩骨牌,“玩归玩,脑海中想的还是他的书稿。”舒乙说。•“父亲很珍惜他的书稿。”舒乙回忆,“那时,日军时时轰炸重庆,父亲总会及时用布包好稿件,带着跑去防空洞躲避。”战争时创作环境极不稳定,加上病痛折磨,每天1000字的产量有时甚至降至500余字。尽管如此,从1943年定居,到1946年离开赴美讲学,老舍在北碚完成了超过100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分。梁实秋•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文学主张•他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的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远。它不因鲁梁论战的结束而结束。论战所产生的影响实体已超出鲁梁本身,论战性质也已逾越了文学范畴,其余波扩涟到后来年代,以至于今。抗战年间,发生在重庆的那场“与抗战无关”的论争,虽不能说与这场论战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梁实秋与北碚•雅舍为著名作家梁实秋旧居,在重庆北碚,梁实秋创作过不少的作品,真正产生影响的是“雅舍小品”。这部作品字里行间,透着一种苦中求乐,苦中作乐,幽默与达观。这是平时简朴的生活,从容恬淡的心境的自然的流露。我在中学课本读过教材“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是一片议论文,当时的论点论据论证我很是欣赏。梁实秋的雅舍在重庆北碚,如今的梁实秋旧居是一座小小的山门,跨过数十级石磴台阶,一幢矮矮的平房,紫色的瓦黑白相间的外墙,透着几分的雅!这是标准的四川乡下的茅舍。梁实秋的雅舍虽然简陋,但是有时高朋满座老舍、冰心以及不少文化名人到此做客,梁实秋招待他们的是精神盛宴。•梁实秋把自己比喻梨花,淡泊风流,正是这种人格,内在的风骨与天然的情趣,决定了梁实秋的从文之道,人生走向,梁实秋的文风主张,反对思想统一,精神自由,文应表示永恒不变的人性。•历史在不断的淘洗中还原真实,同时过滤一切人为的装饰,文学的生命在于阅读和流传,雅舍1990年浮出水面。1946年梁实秋离开北碚在台北居住,把自己的居住地仍取名“雅舍”。陶行知•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郭沫若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为了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安徽、南京、上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省(市)委、省(市)政府批准修建了陶行知纪念馆。•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伟大在哪里?其一,他在短短55年生涯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二,他的办学、育人的理念,与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他办的育才学校没有入学考试,也没有升学考试,也不存在毕业问题。学校设立音乐、戏剧、绘画、文学和社会五组,无数当时享誉全国乃至国际的名流纷纷到该校任教。学校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智力,还要测试特殊才能和兴趣。有人说,育才学校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一所特异的学校陶行知与北碚•这所特异的学校建在北碚。具体讲,是在北碚与合川交界处的草街子古圣寺。这座建在古庙里的学校,名扬中外,70年来为北碚带来无上荣光。1939年7月20日,育才学校在陶先生主持下,借相隔不远处的北温泉小学举行了开学典礼。次年9月的一天,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携邓颖超乘一辆黑色轿车专程来到陶行知在北碚的家。当夜,他俩谈国事,论教育,油灯彻夜未熄。第二天,陶先生陪周恩来夫妇同乘一叶小舟,沿嘉陵江逆水上行30里,至草街子登岸,再沿羊肠小道步行5里,来到了凤凰山上的古圣寺——育才学校。林语堂——“两撇日本风的小胡子,矮矮的身材,说话时总爱摸着他的小胡子的,这就是林语堂。”作家赵景深在《文坛回忆》中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林语堂与北碚•林语堂定居北碚,这时他还正在写作长篇小说《风声鹤唳》,同时要教育三个女儿学习,辅导她们写作。同北碚本地人一样,在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色,是阴天、睛天或是雨天。八点钟就开始猜疑今天会不会去防空洞。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