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第二节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内容和体系第三节社会政策的发展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从广义上看,“政策”的概念为:“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二、政策行动及其特点所谓政策行动,是指政府制定、实施和修改政策等行动的总和。三、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四、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中的一个领域,是政府在某种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的社会事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六、社会福利的概念及特点社会福利概念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社会福利是为社会成员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第二,福利性项目应该有公共资金的支持,因此能够无偿或低偿地提供给受益者。社会福利的特点首先,社会福利按照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分配,尤其是按照贫困者或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而提供服务。其次,社会福利的受益者可以无偿或抵偿获得物质产品或服务。再次,政府的公共财政在社会福利项目中承担主要责任七、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政策、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公共住房政策、公共教育政策劳动就业政策、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八、社会政策的特点①具有社会性的目标②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③基本内容是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④是社会服务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⑤坚持福利性的原则⑥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九、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①满足民生需要②保护人权③维护社会公平④解决社会问题⑤促进社会和谐十、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经济功能:①人力资本投资②调节经济运行③激励劳动积极性社会功能:①收入再分配②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③社会控制政治功能:①社会管理②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③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十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①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原则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④社会保护的原则⑤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十二、社会政策的运行方式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③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第二节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内容和体系一、法规的含义和特点法规是指由国家和地方立法机构和政府行政机关为规范社会秩序和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正式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及其行政部门制定的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二、法规的特点规范性——必须要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一经制定和颁布,在其适用范围内就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一、社会政策体系当代社会政策是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行动体系。社会政策的体系包括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和内容体系。二、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1.社会政策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1)国家法律;(2)行政法规;(3)国务院部门规章。依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制定规章。(4)地方性法规。体现为:规范性文件、自治条例、单行条例。(5)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6)其他规范性文件。社会政策的内容概括为:1.社会保障政策2.公共医疗卫生政策3.公共住房政策4.公共教育政策5.劳动就业政策6.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7.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第三节社会政策的发展一、国外社会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当代的趋势1.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现代社会政策实践发端于欧美国家。西方社会政策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的《济贫法》。2.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改革二、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略讲)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1)社会政策基本体制的变化(2)社会福利运行机制的变化(3)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变化三、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发展社会政策的基本趋势(1)进一步重视社会政策(2)确立社会政策新的目标体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社会质量为目标。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行第一节社会政策构成要素第二节社会政策过程第三节社会工作者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政策的主体社会政策主体民间组织政府主体特点扮演角色社会政策对象社会政策对象特点:依赖性能动性特殊性对象一般性对象社会政策内容与调动方式社会资源调动方式内容人力物力财力政府民间组织征税专项收费社会保险费利用志愿服务私人捐赠公共募捐发动志愿参与社会政策运行机制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政府与民间组织分工合作关系资金筹措方式社会服务提供方式政府提供民间组织提供两者合作提供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社会政策制定制定步骤制定内容影响因素优先顺序政策对象服务标准资源筹措运行机制社会问题与社会需要政府资源政党理念和社会价值社会成本社会事件社会精英参与社会问题的议论影响社会政策前期研究设计社会政策方案社会政策实验文本草拟和审批社会政策实施过程社会政策实施服务提供实施程序资源配置确定具体细节和步骤规划具体项目各个环节的具体行动规定特定问题或情景基本服务方式服务组织方式资金的分配使用建立规范和机制经费投入一般原则社会政策评估社会政策评估评估方法评估要求明确评估内容确定评估标准采取科学方法确保有效实施收集资料方法评估取向社会政策评估社会政策评估评估方法评估要求明确评估内容确定评估标准采取科学方法确保有效实施收集资料方法评估取向社会政策调整社会政策调整调整内容调整原因决策失误实施偏差外部环境政府或政党变化公众、对象及需要变化调整层次指导理念或方针决策架构和方式实施方式政策周期政策内容和目标社会工作者作用社会工作者作用社工依据的法规政策社工角色政策倡导者服务提供者行政传递者作用发挥的方式途径作用发挥的原则认识理解和把握政策专业立场和专业价值重视协作与协调第三章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第一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第二节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第三节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法规第四节住房救助政策法规第五节法律援助政策法规第六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第七节自然灾害救助政策法规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题第一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一、城市低保的对象、机构和资金来源二、城市低保标准确定的依据三、城市低保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四、城市低保的管理与监督一、城市低保的对象、机构和资金来源(一)对象1、法律依据-----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象----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2、条件(1)必须是城市居民。(2)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3)必须是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具体的讲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人员:(1)“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2)失业人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3)在职人员、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领取最低工资或领取基本生活费或领取退休金后,家庭人均收入度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4)其他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二)城市低保办事机构(三)城市低保的资金来源二、城市低保标准确定的依据(一)一般标准----低保条例规定(二)具体标准-----由各地县级以上政府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三)标准的确定方法1、基本需求法2、恩格尔系数法3、比例法三、城市低保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一)一般程序个人申请→居委会核实→街道办事处审核→区民政局审批→市民政局复核备案(二)流程图低保工作流程图(社区层面)30个工作日申请人(提供相关材料)评估小组调查、评估、公示基本符合低保条件召开低保民主议事会审议通过(填写低保申请表)上报街道接街道审核批准通知告知申请人(低保对象)复核并公示(A类)每年一次(B类)半年一次(C类)每季度与一次超出低保线者符合低保条件者停发公示继续享受低保不符合低保条件或有异议者劝其撤消申请或重新开始(三)上述流程概括起来有三个程序:申请---审批---发放四、城市低保的管理与监督(一)监督复核机制(二)行政处罚措施一是对审批工作人员的处罚-----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二是对低保对象的处罚-----批评教育、警告、追回冒领款物、罚款。1、对审批工作人员的处罚2、对低保对象的处罚第二节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主要讲以下四个内容:一、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与内容二、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与形式三、农村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程序四、农村五保供养的管理与监督本章重点是: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农村五保供养的形式一、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与内容(一)对象法律依据----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三种“三无”的人2、三种法定义务人无能力的人(二)内容对五保对象在吃、穿、住、医、葬(教)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二、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与形式(一)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1、一般原则-----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2、增长机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3、标准的制定(二)农村五保供养的形式一是集中供养二是分散供养(三)五保供养的资金三、农村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程序(一)农村五保供养的管理体制(二)农村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程序1、一般程序:本人自愿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农村五保户供养申办程序流程图村民本人书面申请或者村民小组提名乡(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受理(调查、初审)乡(镇)人民政府审批不同意申请,由受理部门书面通知申请人或村民小组同意申请,由受理部门书面通知申请人或村民小组(三)农村五保供养的核销所谓核销就是县级民政局将《农村五保供养证》注销。有以下两种情况,由村委会或五保供养机构向乡镇政府报告,乡镇审核后报县级民政局核销《农村五保供养证》:1、五保对象已不符合供养条件;2、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四、农村五保供养的管理与监督(一)农村五保供养的管理(二)农村五保供养的监督第三节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一、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二、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三、城乡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程序四、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本章重点: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一、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法律依据----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2003年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和2005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一)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1、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2、已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担负担仍较重的人员及其它特殊困难群众。(二)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1、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2、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贫困农民。二、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一)城市医疗救助的形式主要有三种:1、社会力量资助;2、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3、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二)农村医疗救助的形式三、城乡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程序申请→核查→审批三个程序四、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一)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第四节住房救助政策法规一、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与保障形式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与审核程序三、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待遇的享受四、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年度复核与退出本节重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与保障方式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程序一、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积与保障形式(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