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部分中国与世界国际政治学概论读书分享010203第十四章:从文明的发展看中国与世界02中西文明对比——两种不同的世界主义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再度崛起,中国与外部世界将是一种这样的联系,这无疑会成为收到高度关注的问题。国际上时不时出现所谓“中国威胁”的说法,反应的就是某些人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的惊恐。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有争论:即如何解释中国的对外关系行为。如:GDP的发展速度、军事力量的发展速度、人口的发展速度等,但这样视角不够,原因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固然要收到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军事实力以及其他种种物质因素的影响,但中国的行为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观念与意图,而观念与意图有决定于中国文明发展的总体模式。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时间,而是中国悠久的文明的积淀。在今天,中国文明的再度崛起,一方面是中华文明史的继续,另一方面又是通过与西方文明的互动而实现的发展,所以了解中国的文明属性,就应该进行中西文明的对比,从全球发展角度或世界主义的视角考察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不同的角色。一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全球化最根本的推动力量是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高。发端:追溯到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兴起,这是一个源于西方的过程,以哥伦布发现美洲为起点,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发展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全球化。西方世界主义的发端就是所谓的“地理大发现”,西班牙葡萄牙人在专制王朝的支持下,投入了对新航路的探索。迪亚士14871489达伽马印度1493哥伦布美洲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好望角地理大发现为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开辟了道路。荷兰、法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投入到对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争夺之中,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19世纪称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并打动了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到1876年,英国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了2250万平方公里,是他本土面积的100倍,成为“日不落帝国”,俄国、美国、日本也不甘落后加入海外扩张。资本主义向全球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尤其是在早期,经济目的的实现往往是以暴力为手段。为了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掠夺黄金和进行奴隶贸易,全球化的先行者们以坚船利炮把世界投入了血腥的战争。亚非拉是这种世界模式的直接受害者。15世纪,早期的殖民者们在非洲、美洲和亚洲大肆掠夺黄金、宝石、香料等,并且从事血腥的奴隶贸易,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典型表现。资本主义的发挥在那时,对落后国家来说,是一部屈辱史,中国在其中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英国直面这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先后遭到了世界上各个先行进入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欺凌。二、以“天下”观为特征的中国的世界主义中国是一个大国。他的幅员之大、早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原因: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具有一种世界主义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又是以道德文明的传播和各民族的大融和为特点的“世界”---“天下”ABC众所周知地域角度文化与文明中国古代是以“天”为神,认为“天”是人的主宰。皇帝自称为“天子”,表示他的权力来源于天,他是代表天来统治万民的,他所统治的范围,就是天下。天下是由“家”和“国”构成的。即所谓“积家成国,积国称天下”,在这里“国”是指诸侯统治的地方,“家”是指大夫统治的地方。“天下”又有“中国”与“四方”之分。在中国早期文明发展中,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的文化比较发达的华夏族,以是聚天下之中,故自称为“中国”,而对于四周文化比较落后的部落,则称之为“四方”。例子:按照古代中国人的眼界,“中国”与周边部落或国家是共处于“天下”的关系。汉-匈奴:汉朝皇帝认为自己余下国家的关系都是天下的统治者,自己单统治着自己的人民。按照世界主义的“天下观”,“中国”与周边部落民族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地缘关系,而主要是一种文化关系。一方面。另一方面从华夏中央王朝这一方面看,基本上沿袭的是一种“恩威并施”和以“恩”为本的处理周边民族关系的模式从与华夏民族形成的密切互动关系的少数民族的发展来看,则基本上沿袭接受、学习中华文明并最终能够融入到中华民族的道路。文化主义的天下观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以鲜卑拓跋部为主体建立的北魏王朝,在汉化的改革中就确立了汉族传统的利益文教制度,包括立学校,定乐章,立孔子庙于京师等。•建立辽王朝的契丹族,在族源上也以炎黄子孙自居。在思想上,其统治者特别认同唐朝的历史思想。•以项党族为主体建立的西夏王朝,更是全面地接受了华夏文明。在中华民族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一种以文化互动为特征的世界主义,可以说是最大限度的促进了民族融合。当然,中华民族在这期间也曾遭遇浩劫•从上古至先秦,华夏民族融合了当时史称的东夷、西戎、南蛮等。•自秦至南北朝,中华民族又增加了匈奴、鲜卑等•自隋至元,中国又融入了契丹、女真等。历史表明,中华文化有一种能让人时时感受到伟大的力量中华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和平主义。0102中国古代“和与战哪个更加有力”的大讨论经常出现1“中国”的战,通常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外族入侵的威胁,而不是想要对边远地区进行领土扩张,因此往往打完仗就班师回朝。2“中国”的战只是手段,和才是目的,因此古人认为,“若不战而和,示之以弱”,入侵者下一年还会继续来,只有“既胜而后与合”,才能“恩威并施”。3“中国”始终强调教化的作用,认为通过传播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道德,就能实现天下的大一统。总之,古代中国政治家是倾向于和,在不得不战时,采取的是以战促和。和与战的关系是比较中西两种不同的世界闻名,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是有很大差异的1中国文明是先有一个边缘不定的“天下”,再以华夏文明的教化力量吸引周边的文化不断内聚,而西方的文明则是由中心点即修向外扩张。2中国文明的内聚主要是靠非宗教的精神力量,而西方文明扩张则既靠宗教力量,又靠包括暴力在内的物质力量。3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前者实现了最大的民族融合,而后者却在向世界推进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引发了无数的战争和冲突。2019谢谢您的聆听汇报人:东七318宋茹1807224060万佳艺1807224017沙煊1807224020王兆琦1807224025崔芸菲1807224033刘亚鸽1807224004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