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师理论素养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应该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第一节教师理论素养概述本节主要通过对教师理论素养内涵及其具体内容的介绍,使教师了解和思考教育学所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促进自身理论素养的不断提高。一、理论素养的内涵(一)关于理论的一般认识一般认为: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由于理论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反映,因此,它具有高度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规律性,以及科学的预见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的本质特征。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的建设、发展和创新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恩格斯对此曾作过精辟的阐述:“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任何忽视甚至漠视理论的意义和作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肤浅的、有害的。(二)教育理论与教师的理论素养1.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教育理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因为任何理论必定是通过概念、判断或命题等基本的思维形式来构成的,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命题,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描述,即使是系统的,那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教育现象陈述。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第三,教育理论具有系统性。单个的教育概念或教育命题,不借助于一定的逻辑形式,不构成一定的系统性,也不能构成教育理论,即使它是对教育现象和事实的概括反映,那也许只是一种零散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资料链接1】教育理论的层级和体系——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教育理论是个具有层级结构的体系,依据理论的抽象程度,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四个层级: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材教法分析、教学课例与案例。显然,不同层级的教育理论其抽象性、包容性、概括性不同,与实践的关系(距离)也不一样,对实践的作用也不同。教学课例与案例是直接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与教学实践的距离最近,因而最具有可操作性和情境性;教材教法分析比课例案例报告稍微概括、抽象一点,因而与教学实践的距离稍微远点,但教材教法分析对教师依然有很强和很直接的导向性;课程与教学理论显然在教材教法分析之上,课程在教材之上,教学在教法之上,严格来说,课程与教学理论才具有一般理论的特点,它是教育理论中承上启下的层级,上承教育基本理论,下启教材教法和课例案例,也可以说它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教育基本理论是最抽象、最概括、最有包容性的教育理论,它与教育实践的距离最远,也正因此,教育基本理论之灯才能照亮最广阔的实践之域。不同层级的教育理论对实践的影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教育基本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实际工作者教育思想、思维方式、教育信仰和教育理念产生影响,它的价值是精神性的,而非物质性和操作性的,优秀教师是需要这种精神营养的,没有精神和信仰的教育必定是庸俗的教育;课程教学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以及教学的理性思考和基本素养,让教师有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教法,从而使教师摆脱就课论课、就学科教学科的窠臼;教材教法分析对实践的影响相对直接,但是,我们所讲的教材教法分析是着眼于整体的,整个学科,整册教材,至少是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目的是使教师对所教学科(内容)有整体感,从而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和展示学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教学课例案例是一种情境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样本或样板,它对教师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对一线教师而言,课怎么上,永远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2.教师教育理论素养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视,人们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也开始关注起来,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仍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领域,研究成果不够丰富,也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更多的教育学者和专家予以关注。关于教师理论素养的内涵问题,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理解透彻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自己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改进教学,做出明智教育教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理论素养,是指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或培训之后,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所持有的基本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修养。分析以上两种观点可以看到,二者都看到了教育理论知识在教师理论素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还强调了理论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这样的认识比较全面、科学,但也有一些问题,如只强调了教师对现有教育理论的学习、内化与运用,却没有看到教师在教育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看到教师自身理论的形成和创新也是教师理论素养高的集中体现。特别是第二种观点对教师理论素养的独特性体现不足,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修养”并不都是理论素养。因此,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教师理论素养可以表述为:是指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或培训之后,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教育理论持续学习、运用、表达、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个教师的理论素养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一个教师是否具有理论素养是评判其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是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础和重点。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而有效地反思,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教育理论素养还能促使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持续地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教育理论素养还能促使教师积极地接纳、吸收新的教育理论,理解并主动参与教育改革;教育理论素养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日益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并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对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价值的职业,从而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在不断进取中享受教师的幸福和快乐。一个教师的理论素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概念、原则和相关的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懂得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家以及外国著名教育家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教育界最新的思潮动态。(2)把有关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j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合作、积极探究,帮助他们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3)能够以教育理论的视角和观点来反观教育实践,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并有意识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教育现象,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日常教育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4)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和对教育的兴趣,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事进行交流探讨,甚至公开发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科研能力。一个教师理论素养的养成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教育理论素养形成的最初阶段,严格来说只是萌芽,具备了形成教育理论素养的可能条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教师一般是那些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学习了一定的教育理论,但还没有教育教学的经历,他们所了解的教育理论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上。(2)尝试阶段。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走进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这其中又分为初步尝试运用和熟练运用两个阶段。刚毕业的学生会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但由于对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对实践没有足够的了解,致使这种指导并不成功,充满了困难和挫折,甚至对教育理论充满了怀疑,对工作产生了失望情绪。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教育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学习反思,逐渐找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知道如何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一般教师达到这一阶段就不再前进。(3)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发展相当成熟,称得上专家。他们深入了解各种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熟悉教育实践的每个环节,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达到较高的一致,很自然地运用合适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并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他们在课堂内外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同行的尊重,成为某一学科的领头人,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二、教师理论素养的基本内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教师形成良好理论素养的必要前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科研理论等方面。为了使老师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明确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和以往培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相区分,下面从对教育的基本认识、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一)对教育的基本认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新生一代成长、发展与社会生活得以继承、延续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讲,教育已经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并且越来越具有终身性的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认识和把握。这就需要对诸如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教育的功能何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不断地追问。1.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指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其实质就是要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这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讲,可能是一个既非常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问题,同时它还是一个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一生去体味、思考和回答的最基本的、终极性的问题。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的定义通常是这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教育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就已产生了,广泛存在于生产社会之中,如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对人的影响i这属于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这种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发展之后,社会活动日趋复杂化、多样化,此时再仅仅通过非专门的教育活动来影响人的身心变化,已难以适应时代需要。于是,一种专门从事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从生产、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活动中独立划分出来,并且日益发展。【资料链接2】“教育”的溯源③在中国,“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礼记·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文解字》对“教”字的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孟子是中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该词在后来的一些古代文献中也还有出现,但并不常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古代社会,行重于知,学重于教。关于修业、进德、学习、践行的言论尤其丰富,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学为本”的话语体系。其二,古代所用的“教”有别于今人。他们所说的教,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