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3、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4、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5、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6、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二、选择题(四选一)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特别重大火灾。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B)重大火灾。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C)较大火灾。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D)一般火灾。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B)乙炔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A)木材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C)赛璐珞片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A)甲醇。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D)金属锂。1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D)铝粉1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C)赤磷。1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A)乙醚。1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B)汽油1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火灾类的是(D)棉纱。2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C)乙炔2l、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B)沥青2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23、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2、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3、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4、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5、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6、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7、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8、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9、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10、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11、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2、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13、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1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15、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16、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17、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18、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19、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0、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21、室熄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22、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23、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二、选择题(四选一)1、燃烧是可燃物与(A)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B)可燃物。3、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A)助燃物4、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A)助燃物。5、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B)闪燃。6、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C)着火。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B)闪点。8、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D)燃点。9、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28℃。10、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C)≥60℃。11、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B)阴燃12、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D)热辐射。13、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称为(B)化学爆炸14、阴燃是(A)固体的燃烧特点。15、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A)燃点以下。16、窒息灭火其主要灭火机理是(C)降低氧浓度17、(D)氧指数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主要参数。18、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D)生物、物理、化学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19、热辐射是以(B)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20、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导的性能。它们的强弱顺序为(A)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21、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A)冷却法22、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B)窒息法23、利用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C)隔离法。24、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履盖火焰,中断燃烧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D)抑制法25、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液体的(C)闪点分类的。26、可燃气体爆炸属于(B)化学爆炸27、蒸汽锅炉爆炸属于(A)物理爆炸28、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完全燃烧29、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如(B)硫磺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30、根据闪点可讦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A)大31、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热传播过程。32、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B)扩散燃烧33、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热对流34、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C)阴燃35、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C)蓝白色36、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有关。当含氧量达到(B)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37、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关。当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D)60%以上,火焰就显光,而且带有大量黑烟,会出现烟熏。38、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C。(C)本身自燃39、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C。(C)自燃点40、棉、麻、煤等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发生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D。(D)阴燃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2、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3、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4、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液体。(√)5、自燃固体指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6、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7、氧化性固体指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8、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另外,它们可能易于爆炸分解:迅速燃烧;对撞击或摩擦敏感;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9、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10、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二、选择题(四选一)1、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l3690-2009,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称之为A。(A)爆炸物(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易燃液体(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然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C范畴。(C)爆炸物3、易燃气体指在C℃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C)20(D)154、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称为D。(D)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5、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A(A)黄磷(B)6、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B。(B)金属钠7、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磨擦、撞击等,是因为它具有A的危险特性。(A)燃点低,易点燃8、由于易燃固体的热解温度较低,在储存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散潮,是因为它具有D的危险特性。(D)自燃性9、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是因为它具有B的危险特性。(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10、有些自燃物品起火时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是因为它具有B的危险特性。(B)遇湿易燃易爆性11、硝化纤维及其制品,当堆积在一起或仓库通风不好时,会发生自燃。是因为它具有(C)的危险特性。(C)积热自燃性12、下列不具有腐蚀毒害性的气体是B。(B)氧气13、下列不具有窒息性的气体是C。(C)压缩空气14、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A。(A)高度的易燃易爆性15、下列属于易燃固体的是A。(A)纸张16、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D。(D)黄磷17、下列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