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长沙城市概况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和浏阳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1819.5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7.7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体呈狭长形。长沙东临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总人口639.3万人.非农人口218.07万人,农业人口402.85万。长沙市属湘江水系,湘江自湘潭昭山流经长沙县西南边境,然后由南北向纵贯市区,经望城县乔口出境。经过市境长度有74公里,其间流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较大的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沩水。长沙交通通讯便利。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现代化交通体系,长沙黄花机场是国际空港,已开通39条航线,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曼谷等特大城市和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107、319、京珠高速等公路均汇于市区,长沙已列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长沙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京广复线贯穿南北,湘黔、浙赣、石长线连接东西;长沙港口主枢纽霞凝港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具备千吨级生产能力。长沙具悠久的文明历史,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古墓古迹遍布。悠久的历史留给长沙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古迹有岳麓书院、马王堆、开福寺、天心阁等,有名的旅游景点有岳麓山、烈士公园、橘子洲等近期重要规划成果与未来重大市政工程规划成果: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长株潭一体化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六桥三环城市骨架省府生态新城体育新城新河三角洲城市亮化工程背街小巷整治未来重大工程: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火车新货站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建设长株潭轻轨一港一站一枢纽长沙2007年城建重点计划出台2007年,全市拟安排城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29个,年度总投资166亿多元。其中市级10个重大项目:湘江大道工程、长沙三角洲整体开发工程、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配套工程、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道路和停车场工程、橘子洲风景区建设工程、湘江滨水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工程、长沙南北货站搬迁及配套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部分工程列为2007年续建项目:太平街历史街区二期、龙王港立交、岳麓山道路改造、天然气配套等14个市级市建项目和省府文化公园、省府景观中轴线、韶高北路等4个市级区建项目。“十一五”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河西新城星马新城一洲两岸城南新区:包括天心生态新城、环保科技产业园、体育新城、黎托新城,定位为复合型新中央商务区。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四大组团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一主”指中心城区。“两次”指河西新城和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长沙市总规划2003年11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今后长沙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批复同意新版规划构筑的“大长沙”概念,规划区面积从90版规划的960平方公里扩大到2893平方公里,将长沙县、望城县部分区域纳入了规范范围,增加了长株潭这一空间层次,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到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64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53平方公里以内。长株潭三市在空间上呈现“品”字结构,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组合形态看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基本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构筑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动力,核心区城市功能空间为主体,外围生态系统为基础,交通运输和环境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并能够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实现的空间格局;提出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以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以长株潭北、西南、东南三个功能区为主次核心,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突出长株潭北核(长沙)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组团、片区组团和小城镇发育相对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发达,各类空间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功能互补契合,生态循环良好的特征型、网络型的城市化地域,概括为‘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长株潭一体化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年)》通过国务院审批,依据城市不同区域制定了大量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规覆盖现有5个城区,并逐步扩大到农村。长沙第一次将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到细微之处。“六桥三环”城市骨架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多亿元,新修、改扩了100多条主次干道,“六桥三环”构成长沙道路环网的主骨架。省府生态新城生态新城以省政府新址为核心,涵括二环线以南、暮云镇以北、韶山路以西、湘江以东,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新城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区,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正在建设“三馆一中心”(省群众艺术馆、省地质博物馆、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新城体育新城总面积26平方公里。依托现有体育文化设施,重点建设长沙报业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圭塘河文化风光带,完善一馆三中心、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举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运动员培训、社会科学及文学创作等活动。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蓝图上的体育新城将不仅仅是长沙最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区,其终极目标在于将其打造成一座以体育为基石,集体育、文化、休闲、娱乐、居住、经营商贸于一体的健康、环保、高档次的新城区。根据长沙体育新城的规划,未来新城,在3.29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体育区占12%,公园休闲区占14%,经营商贸区占4%,居住区占31%,配套设施占29%。届时,这里将是长沙市配套设施最齐全、人居环境最好的新城区。新河三角洲新河三角洲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江和浏阳河的交汇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新河三角洲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以“二馆一厅”(音乐厅、建筑规划设计馆、历史风情博物馆)建设带动整体开发,整个开发预计4-5年完成。新河三角洲建成后,将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及三产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小区。同时长沙第一条大型过江隧道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从新河三角洲穿过浏阳河后再继续往北延伸。城市亮化工程2003年,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全市开展了以改善夜景灯光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亮化工程。工程针对一洲、一山、两岸、三大桥、四广场、六园、十六座立交桥、432栋楼实行夜间亮化,使长沙具有“不夜城”的魅力。背街小巷整治工程2006年3月,全市431条背街小巷提质改造任务宣告完成,标志着长沙基本实现了背街小巷的旧貌换新颜。2004年—2005年,长沙市共改造了500多条背街小巷,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生态经济带全长为128公里,总投资3亿美元以上。北起长沙月亮岛,南至株洲空洲岛,在湘潭市境内长达42公里。工程主要包括韶山风景区、湘江四大桥等。湘江生态经济带将逐步建成一个带状的集零次产业、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生态住宅区和生态小城镇于一体的经济发展走廊。建设火车新货站2007年长沙市将启动南北火车货站的搬迁工作。主要设想是:在京广铁路捞刀河车站和霞凝车站处征地2121亩,一是兴建一级二厂道发线8条、吊车线8条,牵出线两条的捞刀河作业站;二是兴建一级二厂道发线4条、吊车线3条的霞凝车站近期300万吨的霞凝货站;三是兴建捞刀河车站、霞凝车站牵出的东西两条线路专线主干线。总投资11.6亿元左右。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随着武广高速铁路的全线贯通,长沙新客站的投入运营,黎托将成为长沙未来新的增长区。黎托新站作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长沙站配套建设项目,地处长沙市城区东部。作为长沙市东部新城区商务、贸易聚集点的黎托商业中心,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为进一步缓解湘江两岸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长沙市将在劳动路附近建设一座大桥——劳动路湘江大桥。劳动路大桥位于长沙市的核心地带,东起劳动西路,西接牌楼口,横卧湘江,跨越橘子洲,距洲头1.5公里,距橘子洲大桥(湘江一桥)1.9公里。大桥设计时速60公里,桥宽27米,双向六车道,总长2230米,总造价约4亿元。设计效果图水环境整治工程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项目是我市城市建设历史上利用外资额最大的一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约37.37亿元。主要包括引水工程与水质环境工程两大子项,整个工程建设工期将历时4年。引水工程规划建设总规模为输水能力95万立方米/日。从现有的浏阳株树桥水库引水至星沙净水厂,新建、改造城市配水管网553公里。近期还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万立方米/日,建设配套污水管网116公里及其污水泵站6座。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是湘江九级开发中,下游三个梯级航电枢纽中的最后级,坝址位于湘江长沙市区下游11公里处的香炉洲,是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项目。长沙综合枢纽建成后,可以渠化株洲航电枢纽至长沙综合枢纽128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对于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改善滨水环境、改造湘江航道、提高防洪通力、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改善沿岸交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长株潭轻轨长株潭轻轨将分为市区轨道和市际轨道两部分。长沙的城市轻轨初步规划为两条线路,东西线和南北线。东西线由长沙市政府经汽车西站、荣湾镇、火车站到汽车东站,全长约17公里,计划建12个站点。河西路段计划建高架桥,河东部分则建地铁。河东的地铁部分有三条路线待选,分别为沿八一路,沿解放路或沿五一路。而南北线则由芙蓉路伍家岭直通长沙大道以南,全长30多公里,计划建13个站点。市区路段也将采用地铁形式修建,在城郊接合部则可能建高架桥。一港一站一枢纽搞好一港一站一枢纽,即抓好霞凝新港二、三期工程和长沙水上客运站、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设,形成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内河水上通道。市政交通将加强城区路网的改造提升和衔接配套,全面建成城区“八纵八横”、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新建劳动路、咸嘉湖路湘江大桥,启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市区斗小时可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岳麓区规划建设岳麓区是湖南省会长沙的主要门户和市辖城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个管委会,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还有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岳麓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集山、水、洲、城于一体,是省内独具魅力的生态区、文化区、科教区。岳麓区概况岳麓区各片区控制性详规一、项目基本情况:桐梓坡片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的北部,处于东经112°54′、北纬28°13′,位于一主、两次、四组团中次中心的河西新城,南到龙王港,东到湘江,西到环线,北到岳麓大道。南与岳麓山隔咸嘉湖相望,东滨湘江,北与市政府相对,西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接壤,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现状人口约9万人。二、总体功能定位:依托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结合湘江风光带、西湖水上公园、市政府行政中心的建设,以河西中轴线为骨架,将本片区建设成集高尚居住、行政办公、观光休闲、科教于一体的岳麓新城。三、规划重点:1、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河西中轴线为主轴,龙王港为纽带,联系桔子洲、湘江风光带、西湖渔场、梅溪滩,形成集观光、旅游、娱乐、居住、防洪于一体的生态观光长廊,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2、以长沙市委、市政府为中心,在岳麓大道两厢、市政府周围及金星路中段,规划形成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体的行政办公中心,并配套建设会议、展示、博览、咨询、现代商务、文化娱乐等相关服务体系。3、沿江区域,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对银太公司用地进行置换,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成高尚住宅区,以高层、小高层为主。环龙王港利用咸嘉湖水面,建设高尚住宅区。4、河西中轴线,主要控制市政府与岳麓山之间的视线通道。5、完善路网系统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老城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高标准制定新区建设目标。6、落实好区内的村民安置用地,保障村民利益。四、用地规划:1、居住用地提升人居环境。老城区改善居住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