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计划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常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好奇、质疑正好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问题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思考问题,其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地发展,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打破以往的常规,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想一想,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导入,生很踊跃,提出了很多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这样,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物体的热胀冷缩这个课题上来了。2、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教师面对受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例如《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课的伊始教师教师演示实验:把一张纸包裹在一段自然水管上,然后放在火上烧。过了很长时间纸始终未燃烧。学生对这个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了想探索的问题,探求愿望油然而生。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常识实验教学中,不能把实验变为“一讲、二看、三示范、四照着课本做实验”这种学徒式实验,这样“依样画葫芦”,只能获得一些具体的操作技能。为此,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植物的根》一课,教师精心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养料,可是人们并不把水和肥料直接给植物,而是把水浇在地里,把肥料撒在地里。根据以上事实你可提出什么假设吗?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植物的根,提出了“植物可能是用根来喝水”这个假设。那么验证这个假设实验所需的材料呢?让学生分组讨论,经分析假设不难发现,一是需要带根的活植物一棵,二是水,而水是液体必须有容器。其次是启发学生推想,分析实验结果,如果植物是用根来“喝水”的,那么实验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容器里的水面会下降。”“为什么?”“因为容器里的水不会自然蒸发减少,只有植物的根浸在水里,所以减少的水一定是植物的根‘喝掉’的。”第三,引导学生设想实验方法步骤。先在容器里装一定量的水,再把带有根的植物种在容器里,植物的根都浸在水里了,就想到需用东西(棉花塞)将它固定起来,为了防止水份从容器口蒸发出去,还需要注入一层植物油,最后在容器壁上标出水面高度。学生从设想实验方法、步骤中对实验所需材料又作了补充。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然后教师提供适当材料供学生摆弄、实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三、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学会求知的习惯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思想方法。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相比,小学教学更注重发展认识的能力。观察、比较、分类是低年级常识教学发展的重点。这些能力发展的目标,是以“经历一个个典型的认识过程”来培养的。例如《蚂蚁》一课的课堂观察活动;《蜗牛》一课的课堂观察活动;《材料》一课的分类活动;《纸》的比较活动等等。在每堂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整理今天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观察、比较、分类、摸、闻、尝……),这样,学生从中悟出学习的方法,学会求知,如果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出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那就不仅仅是观察、比较等能力的发展,也许也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萌芽了。学习的习惯和任何习惯的培养一样,在培养过程中它都会自始至终地受到一些习惯势力的干扰。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因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等原因,会影响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学生虽有创造的天性,但由于年龄的局限、生活经历较少,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不稳定,易反复。因此,教师需转变教育理念,练好“内功”,及时吸收多方面信息,努力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探索一条新路子。————马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