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经济期末复习笔记一、名词解释1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必须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物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就是其使用价值。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货币流通规律45页: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5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6通货膨胀46页:所谓通货膨胀,就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补充:通货紧缩,流通中的纸币供应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的现象。7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8不变资本64页: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价值转移,而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用C表示9可变资本64页: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产生剩余价值,故称可变资本,用V表示。10固定资本M54:指以厂房、机器和有关的生产设备等形式所构成的生产资本。11流动资本M54: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12资本积累76页: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断地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13扩大再生产76页: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而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14资本有机构成77页: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2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15垄断:凭借一定的资本和市场份额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控制某个部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16垄断利润M62:通过垄断地位,操纵市价获得的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M57:“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7公平134页: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18效率134页:资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经济效益的较快增长,也就是‘投入’与‘产出’比率的较快提高。19企业资本循环M53: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原来出发点,并使其价值得到增殖的运动。二、简答论述1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27页: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能通过与另一种商品交换,才能获得表现。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值相背离。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30页: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体现,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联系的桥梁。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具体劳动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反应的是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因而是历史范畴。补充:马克思创劳动二重性,创造价值的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3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28页: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用价值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反应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是商品的经济范畴。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不一定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不是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还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商品的生产者和商品的购买者只能占有其中的一个因素,即生产者占有商品的价值,购买者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33、34页: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自发调节、配置社会资源。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1改进技术,○2改善经营管理,○3提高劳动生产率,○4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5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2综合的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的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6货币的职能41页:○1价值尺度: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商品价格的变化,同商品本身价值变化成正比例,同货币本身价值变化成反比例○2流通手段:指货币用作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4○3贮藏手段: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货真价实的货币或法定的纸币○4支付手段:指赊账买卖而发生的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只能是以重量计算的黄金或白银。7资本流通的公式的矛盾及如何解释:□?矛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A解释: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成资本的前提。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M49和使用价值M49:劳动力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维持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3个部分:○1劳动者本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养育子女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教育训练费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并带来‘剩余价值的能力’。9资本价值增值的过程63页M50:价值形成过程(它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力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价值增值过程(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10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雇佣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设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竞相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11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76页:区别:(1)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5(2)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因而受社会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资本集中不增加社会资本总量,因而不受社会生产要素是否增长的限制。(3)由资本积聚引起的资本总额增大所需时间长,速度慢;由资本集中;引起的资本总额增大所需时间短,速度快。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资本积聚会增强资本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助于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形成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有助于技术设备的更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价值的增加,从而加快资本积聚的趋势。12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1企业利润率的差别,引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引起单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部门之间的竞争,等量资本要求实现等量利润,引起平均利润率的出现。○3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部门按平均利润率分别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13垄断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84页M60:垄断的可能性: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垄断的必要性:○1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2生产高度集中后,企业规模巨大,竞争的破坏性更大,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大企业间有必要暂时妥协,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3生产高度集中后,企业规模巨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资本的进入,导致原有大企业在该生产部门的垄断。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89页M62:○1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干预和协调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客6观上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91页M62:○1国有垄断资本(国有经济)○2国家参与制经济(国有垄断资本与私有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内相结合)○3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二者在企业外部的结合)○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宏观调节和围观规制)16社会主义的本质:○1解放生产力○2发展生产力○3消灭剥削○4消除两极分化○5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32页○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2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0如何看待我国当前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137页?(1)合理性:纠正平均主义,市场经济效率的体现和不同市场主体的差异。(2)不公平性:公平竞争的秩序没有完全形成,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没有成分贯彻,教育的落后。(3)改革和完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21如何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722如何扭转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1)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国民收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2)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和经济垄断,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加大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5)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7)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民增收幅度。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160页和基本特征161-164页实质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2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3以人为本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4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5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6在对外开放中保持经济和政治的独立自主性。○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24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164页: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25如何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72-173页(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