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第5课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深、室、穷、发、顾、兵、假、陈等)和虚词(而、以等)及其他文言知识。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学习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用辩证的观点评价人物。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深、室、穷、发、顾、兵、假、陈等)和虚词(而、以等)。2.重点赏析“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两个场面。学习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3.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其他文言知识。2.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导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英雄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位英雄就是荆轲。他的歌声透露出只身赴强秦的无限的苍凉和悲壮,也透露出一去不返的生之留恋。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的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荆轲刺秦王课堂学习相关知识介绍《战国策》及相关资料《战国策》是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辑整理而成的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课堂学习相关知识介绍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除“见陵之耻”,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樊於()期戮()没揕()其胸拊()心淬()火忤()视濡()缕变徵()陛()下瞋()目遗()赠卒()起夏无且()被八创()提()轲目眩()课堂学习初步感知课文wūzhènzhǐlùwǔrúcuìfǔcùwèichēnbìxuàndǐchuānɡjū请按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划分文章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明确:第一部分(1、2):故事的开端,交代刺秦原因。第二部分(3~9):故事的发展,交代刺秦准备。(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第三部分(10~17):故事的高潮,交代刺秦经过。(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第四部分(18):故事的结局,交代刺秦结果。课堂学习课堂学习1.解决重点词语:北:向北,名词作状语。略:掠夺,夺取。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微:没有。谒:拜会,前往。信:信物,凭据。亲:接近。购:重金征求。邑:封地。穷困:(古义)困厄,处于困境;(今义)贫穷。长者:(古义)品德高尚的人;(今义)年长之人。更:改变。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课堂学习2.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提示: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壮的基调。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课堂学习3.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提示:荆轲在燕国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的勇而多谋及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而他是在太子丹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写太子丹“不忍”,反衬了荆轲的非凡智谋和处事决断。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理清了课文层次结构,并且学习了文章的第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课后及时复习本课所学的知识,并预习下一部分的内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把第一部分的重点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2.预习第二、三部分的内容。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第5课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2.赏析“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两个场面。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握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课堂学习研读课文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师生齐读第3~9段。2.课文串讲。重点词语:遇:对待。奈何:怎么办。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善:好好地。把:握,抓住。揕:刺。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被。陵:侵犯、欺侮。意:想法,打算。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扼腕:握住手腕。拊心:搥胸,形容非常痛心。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淬:把烧红了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濡缕: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忤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迟缓。反:通“返”。竖子:对人的蔑称。不测:难以预料,表示凶险。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衣,名词用作动词。顾:回头(看)。课堂学习研读课文文言虚词:而、以、之、者特殊句式: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也”表判断)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即“千斤金,万家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宾客”。“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被动)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被动)研读课文课堂学习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再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理;最后和盘托出行刺打算,舍生取义,使樊於期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於期自刎献头,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3.探究疑难问题。(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研读课文课堂学习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2)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和“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研读课文课堂学习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不可辱”,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他的刚烈性格。(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他的什么性格?研读课文课堂学习提示:①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②歌声由悲凉到慷慨,使重义轻生的英雄也产生了凄凉悲愤的感情。③“易水诀别”场面的描写烘托了悲壮、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突显了荆轲重义轻生的英雄气概。④a.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b.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c.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壮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d.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e.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4)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这里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一场面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课堂学习研读课文二、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1.师生齐读第10~18段。2.课文串讲。重点词语:币:礼品。遗(wèi):赠送。振怖:惧怕。振,通“震”。比:并,列。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陈:陈述,说。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使”是动词,后一“使”是名词。闻:使……知道。唯:“希望”的意思。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奉:两手捧着。以次进:按先后顺序进来。陛:殿前的台阶。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奇怪。顾:回头看。谢:道歉。假借:宽容、原谅。发:打开。引:指身子向上起。操其室:握住剑鞘。室,指剑鞘。还:通“环”,环绕。卒:通“猝”,突然。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郎中:宫廷的侍卫。陈:排列。提:掷击。负剑:负剑于背。废:倒下。引:举起。被:受。就:成功。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课堂学习研读课文文言虚词:为、以、因、而、乃。特殊句式: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结构后置。即“燕王于庭拜送”)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句、介宾结构后置。即“(于)咸阳宫见燕使者”]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即“侍殿上群臣”。“者”定语后置的标志)课堂学习研读课文3.探究疑难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提示:(1)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把、持、揕”表明荆轲的机智、敏捷,“逐、提”表明荆轲的勇武,虽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起—绝—拔—走—击”,从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3)运用间接描写,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的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谈笑而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故事的发展、高潮、结局三部分,既写出千钧一发的紧张场面,也在一波三折、尖锐曲折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其中,“求取信物”“易水诀别”“廷刺秦王”是最精彩的情节。请大家课下重新阅读这三个片段,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将之扩写或改写。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把本课的重点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2.选择“求取信物”“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中的一个场面用现代汉语进行改写,不少于300字。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教学要点第5课探讨人物形象特点,对荆轲的人物形象进行评析。课堂学习讨论交流一、出示问题,明确要求。问题一:我们该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问题二:我们应怎样认识荆轲刺杀秦王这一行动?二、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点拨。课堂学习研读课文三、学生自由发言,展示交流成果。问题一:我们应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性格:深沉,刚毅,义愤。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明知“一去兮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课堂学习研读课文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其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问题二:我们应怎样认识荆轲刺杀秦王这一行动?课堂学习话题拓展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史上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其舍生忘死、不畏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荆轲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认为荆轲以暴制暴,是“莽夫”,其行为不值得称道。那么,在你的心目中,荆轲是英雄吗?请围绕这个话题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