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章节名称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体制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了解和掌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令人关注的地方。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国内严重问题;美国的称霸企图和全球战略;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极其面临的障碍;日本的政治大国图谋。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经济的较快发展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1课时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战略1课时思考题作业题1.2.3.4.5.主要参考文献1.塞缪尔·亨廷顿(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2.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高等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版3.戴维·赫尔德(英):《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周红云陈家刚褚松燕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版4.吉米.福尔克(美):《主权的终结》,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体制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了解和掌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令人关注的地方。教学重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国内严重问题;美国的称霸企图和全球战略;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极其面临的障碍;日本的政治大国图谋。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经济的较快发展(一)战后经济发展概况1.经济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战后恢复时期(1945—1950)战后初期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极度困难,但是经过大力的调整与重建,并在美国的扶持下,得到迅速恢复。整个西欧到1950年已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日本到1955年除对外贸易一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恢复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也顺利地将战时经济转轨为平时经济,并实现了较快增长。(2)快速增长时期(1950—1973)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接近5%,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更快,均创下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率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及较低的失业率,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大繁荣时期”。(3)滞胀时期(1973-1982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生产停滞,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不及60年代的一半,同时伴随着失业剧增、物价飞涨、工资下降,停滞与通货膨胀的奇怪结合“滞胀”持续近十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停滞”是一种“增长性衰退”,而不是绝对的止步不前。(4)调整时期(1983-1989年)为了克服滞胀,发达国家普遍开始实行一套新的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起了一定作用,但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缓。(5)90年代以来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新经济”和全球化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现象和新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内部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也有了新发展。总的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战后50多年中,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周期性波动仍然存在,但总体上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发达国家进一步保持了在生产和科技方面的领先水平,产业结构先进,成为高度现代化和向信息化迈进的国家以及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地位的经济力量。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较为平稳而快速的增长都是在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实现的。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据估计,现在科技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70%左右。不仅如此,战后科技革命还具有缓和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重要特性。由科技革命促兴的第三产业本身也具有许多抗周期性波动的性能。(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有两方面:(1)国内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改变社会政策,由政府对经济实行调节,建立福利制度。(2)国际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主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这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西方大国间的矛盾极大地缓和,而且在美国的保护和支持下,西欧和日本获得了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第二,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性购买和利用,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成为促使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进行改造、想方设法确保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压力,而且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中的一些内容为这种改造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启示。(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所带来的最重大变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成为资本主义垄断极为重要的表现形态和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最为重要的特征。在经济体制作出重大改变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政策也不断进行了调整。1.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节机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一种临时性、应急性的措施变为一种具有经常性、长期性、稳定性的工作和经济必不可少的内在机制,即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国家开始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和不同层次的深刻干预。从政府经济职能强化的内容来看,它是指政府谋求夺取和占领经济的关键部门——“制高点”,而不是对经济生活的直接管理。在手段上,除了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最主要和最经常使用的手段之外,还通过经济计划、产业政策、行业规章、国有企业、福利政策、就业政策等多种方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总之,当代发达国家经济基本上都是一种混合经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区别于古典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是资本主义体系的稳定发展所必须的。一旦平衡无法实现,资本主义体系就会陷入危机甚至崩溃。2.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也并非表现为某种单一固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与所有制形式往往是根据经济形势与经济病症的需要而进行具体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围绕国家所有制所进行的国有化浪潮与私有化浪潮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国有化曾被称为“社会主义实验”,但其真正意义是在于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物质手段而发挥作用。同时私有化浪潮说明,当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主要在于私人资本所有制,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垄断资本的存在是为了促进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使我们进一步看清了当今发达国家资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并未触及私有制这一根本制度的性质。3.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战后,社会福利制度成为由多种社会福利计划组合而成、内容上更具系统性、并由政府统一组织管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它是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取得一份国民收入,然后以社会福利开支的形式把其中很大的份额用于广大居民,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由最初的市场分配而形成的收入状况。战后初期,所谓福利国家的构架已基本建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福利制度在发达国家不断扩展,社会福利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制度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随着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滞胀,福利制度也面临着挑战和危机。福利制度的改革在80年代提上日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实现社会福利计划多元化,私人化和市场化。不过迄今为止,发达国家对福利制度的改革尚未动摇福利国家的根基。福利制度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和重大的经济政策,战后资本主义的所谓“全然改观”,很大程度上就是福利制度普遍确立的功效。它使广大劳动群众、特别是社会上弱者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证,并享有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权益,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分配的不均衡性。在此基础上,社会福利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成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福利国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即市场分配)中的两极分化,消除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潜在根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通过工厂法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是可能的,但这只能产生边缘的效果。实现人类福利的永久和现实的办法是最终全面改造社会制度,将国家福利或社会福利扩大为全人类的福利。4.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管理体制作为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变化:(1)企业管理日益超出个别企业的范围而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管理相结合,呈现出企业管理社会化的趋势。(2)企业管理“民主化”。主要表现,一是经理阶层的形成与“管理革命”;二是“民主管理”与“劳资合作”。⑶管理因素的开拓与管理关系的转换。⑷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当今西方国家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社会化已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它一方面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优化与提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资本剥削劳动力的功能的强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效能的优化与提高。5.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机制和部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协调并不仅仅意味着合作,它也是国际竞争的延续,是以国际协调和协议为形式的竞争,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与平衡。1985年促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缓解了其他西方国家与日本之间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逆差的压力,也成为日本“泡沫经济”的诱因之一。如果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无论是全球层面还是地区层面的国际调控,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加强彼此的经济协调而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虽然这种国际协调远非完善,但它确实缓和了西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紧张,为各国经济实现较为平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制度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这两种机制相结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经济模式是国情和国际环境的产物,此外社会思潮、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等对一国经济模式的形成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有多种划分方法,最受关注和有典型意义的经济模式包括:(1)美国模式,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德国模式,或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3)瑞典模式。(4)日本模式,又称“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各种模式的优势与弱点具有相对性。90年代以来,企业至上的政府观念、对金融市场和股东价值的强调,使美国经济在90年代显示出更大的活力,所谓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受到极大的重视和推崇;但美国模式驱使企业急功近利,投机盛行,造成贫富悬殊,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这些弊端也有目共睹。2.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层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在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与过去相比有相当程度的缓和,但是资本主义内外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失调、失衡、停滞和危机并未祛除,而是在程度趋缓的总趋势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结构性的问题和难以祛除的慢性疾患,并酝酿着新形式的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现实难题包括:首先,周期性经济危机仍困扰着已经过全面调整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总的来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有所减弱,但后遗症有加重的趋势,它表现为经济增长长期乏力。其次,当今资本主义经济的疾患大量地表现为结构性的失衡。几种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是:(1)各发达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