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题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总复习—历史第12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梳理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农民世界市场商品原料破坏维护体用李鸿章张之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新式学堂留学生破产培养抵制外商洋务东南沿海发昌天津资产维新瓦解近代资本放宽资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民一战辛亥革命实业救国面粉纺织无产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日本美•⒈(2009福建文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随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说其“进一步发展”不正确。•⒉(2009海南19)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表格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1937年的重工业大幅度增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迅速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⒊(2009天津文综6)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答案】D•【解析】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⒋(2010天津文综12)(节选〉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一一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第(5)问阅读材料四立法的种类、范围及立法的概况,归纳经济立法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指出经济立法的历史作用。•【答案】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拓展演练提升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⒈(2010江苏单科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答案】C•【解析】首先要明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获得经济赔偿,即使得到赔偿也和大量发行法币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应排除A;B项中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确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它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于1935年);C、D两项的理解成为本题的难点,需要大家正确分析货币增发对民族工业的影响及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布雷顿森森体系维护的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可能推动中国货币的大量增发,D项排除。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无疑给国内民族工业带来巨大的灾难。•⒉(2009江苏7)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答案】B•【解析】近代化也称现代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换,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因此,蒋廷黻所言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但没有考虑到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认识到近代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⒊(2009广东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B.3个C.2.5个D.0.55个••【答案】C•【解析】题目中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875~1895年产生时期;1896~1911年初步发展时期;1912~1913年进一步发展时期;1914~1918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上述时期与选项中的数字对应关系应为:1875~1895年是0.55;1896~1911年是2.5;1912~1913年是3;1914~1918年是4.6;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答案应为C项。•⒋(2010全国文综Ⅱ3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解析】本题以材料信息切入,考查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广,属于学科内综合。(2)从材料中近代新兴城市的颁地区、近代工商业对城市影响、帝国主义侵略对城市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归纳“特点”。结合近代城市兴起后对中国城市布局的影响,促进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分析“影响”。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避免绝对化。•【答案】•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6分)•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强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6分)•⒌(2010浙江文综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材料三图12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9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问通过材料中的核心信息“黄金时期”可联系到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具体状况主要依据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分布、地位等进行分析。•(2)问时间是“1927—1937年”,联系到这一时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包括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加剧侵华、国民政府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等。•(3)问时间是1945—1949年,主要从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官僚资本的掠夺和美国的侵略等分析。•【答案】•(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⒍(2010北京文综37)(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题四茶叶与民族企业•(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8分)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4分)•(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张一元”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900年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1925年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1930—40年代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1956年公私合营“文革”期间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1982年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1992年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1995年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1999年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2002年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解析】本题以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为基点,是一道与北京地域相关、串联了古今中外相关史实问题的试题,是典型的“小切口、深分析”型试题。作为材料型试题,注重结合材料审读好材料是关键。•第(4)问解题中要重视试题作答的提示,另外需要注意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相关经济状况,不能所有阶段都答。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900—1925年创业阶段1925—1956年扩展阶段1956—1999年改制阶段1999年至今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答案】发展阶段:①从企业发展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900—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56年至今①1956—1999年②1999年至今社会主义企业①国营(有)企业②股份制企业1956—1999年改制阶段1999年至今企业改革(与扩大)阶段②从企业性质角度:阶段划分阶段名称1900—1956年私营企业1956—1999年国营企业1999年至今股份制公司③从企业经营角度:•中国经济状况:•(1)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2)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4)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⒎(2010福建文综38)(节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材料四中国在18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