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是产品及其质量的保证和实现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质量很高,能得到很高的设计和开发成果;采购过程的质量高,能采购回高质量的产品,而生产过程的质量不高,就不能保证实现最终产品及其质量,这是不言而喻的。1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制造业的产品,无论是构造复杂的,还是构造简单的,其生产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这个系统工程协调、有效地运行,多、快、好、省地生产出产品来,产品在生产之前,组织应对生产的准备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并对检查工作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检查过程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1.1成立检查组1.1.1检查组的组成最高管理者授权一名主管领导(一般是管理者代表)组建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工作组,并担任检查组组长。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理化计量、标准化、生产计划、生产部门、生产现场(车间)、设备动力,物资供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选派出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检查工作组。如合同有规定顾客派代表参加,则按合同规定执行。为了防止泄密,不允许外组织的人员和无关的人员参加检查活动。1.1.2检查组工作职责①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检查计划与检查活动的协调工作,并监督检查过程的工作质量;②检查组组长负责组织、领导检查工作,审查检查单,提出检查报告质量;③检查组成员的工作:·根据分工,确定检查项目及检查的方式方法、编制相应的检查单,送给组长审批,批准后实施;·实施检查。按检查项目和检查的方式方法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出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1.2检查工作流程生产准备状态检查流程:申请检查一审查申请一实施检查一处置。1.2.1申请检查受检查的部门(单位)根据检查内容与要求进行认真准备,当准备好后,向质量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检查报告,列出受检查的各项内容。1.2.2审查申请检查组长组织检查组全体成员对申请检查报告进行审查,如同意申请,则按组内分工,检查组成员对受检查对象确定其检查项目,将其列入检查单,送组长审批。1.2.3实施检查由于检查的专业性很强,要按分工进行检查,由2~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检查,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做到检查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准确,按计划按程序进行检查。1.2.4处置根据检查结果,做如下处置:①根据检查结果全组开会讨论,填写检查报告,对产品生产准备状态提出明确的结论和对存在主要问题的改进措施建议,检查组长签字,检查组成员签名。②如检查中提出问题,最高管理者组织协调,责成相关部门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限期解决,质量管理部门跟踪监督、检查。③如检查未通过,则让检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再申请检查。④检查通过,则最高管理者批准检查报告,方可开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有的组织的“生产现场检查”就是一例。产品转厂生产前和产品停产一段时间后又恢复生产前,也应该进行准备状态检查,不打无准备的仗,也不打没有准备好的仗。1.3生产准备状态的检查内容与要求制造业产品生产准备状态,应从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去检查,检查这些要素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1.3.1“人及其要求1.生产工人及其要求①数量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生产工人和辅助人员,以满足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各工种和各工序的要求。②素质要求。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2.检验员及其要求①数量要求。检验员数量以能完成检验工作任务,并能有力配合生产为宜。②素质要求。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2.技术和管理人员要求①数量要求。能够紧张而有效地管理生产现场,确保整个生产有效进行为宜。②素质要求。能够及时而高效地解决分管领域内发生的各种问题,确保自己的工作不影响生产。1.3.2“机及其要求按工艺文件要求配齐生产设施,生产设备应符合生产纲领要求,生产设备利用系数达到1。生产设备要处于随时能启动状态,其不确定度、过程能力指数和使用状态应符合规定要求,有操作和保养规定。1.3.3“料及其要求有《采购活动流程图》、《合格供方名录》;外购产品的数量、质量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对外购产品的入厂检验、入库、贮存和发放实施了有效控制。1.3.4“法及其要求将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归入法。“法”及其要求如下:①产品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能满足批量生产需要;生产用的设计图样要通过定型,并完整、准确、协调、统一、清晰;②有生产产品的工艺总方案,并经过三级评审;工艺质量经过评审并合格;③有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并纳入工艺规程,且经过评审;对生产过程进行标识管理;④有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并纳人工艺规程,且经过评审;⑤工艺总方案、关键件和重要件的工艺经过评审;对产品制造、检验和试验所用计算机软件,已经过鉴定,并确保满足生产要求;⑥有各种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文件,其质量和数量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⑦有生产计划,该计划能保证均衡生产,其生产进度保证满足合同要求;⑧有批次管理文件;大批量生产应有规定采用统计技术进行控制的文件;⑨有安全、卫生的控制文件。1.3.5“环及其要求①生产活动过程对环境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要求,并有相应控制手段。如有些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程要求恒温恒湿,对光强度、清洁度、振动、电磁等也有要求。②外购产品的贮存条件应满足规定要求。1.3.6“测及其要求①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并形成文件;②有外购产品入厂检验的文件;③有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文件;④有计量器具的检定、修理、发放等各种文件;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应满足生产产品的要求;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按生产纲领配备齐全;对检验与生产共用的工艺装备,应有控制文件,保证按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1.3.7质量控制①有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产品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程序文件;②有对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工装设备和外购产品的技术状态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序文件;③有识别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专用质量控制程序及实施有效控制的文件;④有对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协调、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及时验证措施有效性的程序文件;⑤有质量信息传递系统的程序文件。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检查人合格不合格2工序质量控制制造业中,工序是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生产点,由点串成线。生产过程总是波动的,不波动的生产过程是不存在的,公差就是对这种波动的无奈承认。工序质量控制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生产过程的波动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获得质量合格的产品。实践证明,生产准备状态合格,不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照样生产不出合格品。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组织的技术工艺部门应会同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和管理人员,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点、生产纲领、工艺类型、设备情况和员工素质等,选定适合于本组织而且经济的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制造业中常见的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有:专职三检制(首件检验、中间检验、完工检验)、工检结合三检制(工人自检、工人互检、检验员专检)、控制图法、不合格品统计法、工序诊断调节法、抽查法、要素法等。本章介绍要素法。这是一种管理要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产品的生产和组织。2.1工序质量控制要素法概述制造业生产中的工序,是生产操作工人、所用设备、原材料(外购产品)、工艺方法、环境和测量六个要素共同作用点,它们对产品及其质量的保证和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把它们控制住了,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控制住了。这是工序质量控制要素法的思路。要素法是把工序中的人、机、料、法、环和测的质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为此,事前应规定满足工序质量要求的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标准,在组建工序时,按该标准去配备,从而达到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要素法要与“工检结合三检制结合起来使用。制造业生产中的工序不一定是六个要素,有的可能多几个要素,有的可能少几个要素。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上,许多工序没有生物人。所以,总的原则是:工序中有多少要素,就控制多少要素,使工序的质量受控。工序质量控制要普遍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2.2一般工序质量控制2.2.1“人的控制1.技能的控制①验证。检查新上岗或调来本工序的生产操作工人的《资格合格证》,无证不准上岗。②考核。有《资格合格证》的工人,在上岗前应经过考核:在本工序上,机、料、法、环和测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条件下,一次成功地生产出三件合格产品。如果生产不出合格产品,说明技能不满足该工序要求,不准上岗。对批量生产的工序,要求该工序上的工人会熟练应用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变异,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2.体能的控制上岗前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无不适宜本工序的疾病,而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注意:在用人中,不要小材大用,也不要大材小用,要各得其所。小材大用保证不了工作质量,大材小用是浪费人才。2.2.2“机的控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序中的机(工艺设备、工具、计量器具、标准件)非常重要,应严格控制:①本工序的机必须符合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要文实相符;②机必须有明显而明确标识,如合格证;③机的不确定度要满足本工序过程能力的要求;④本工序新开工时,本工序的生产操作工人要试用本工序的机生产,以检查机是否合格,如果机不合格,有权拒绝使用;⑤本工序的生产操作工人应非常熟知本工序的机的构造原理、性能及用途,并了解其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保养方法,并按时保养,不得拆卸机。也要注意不要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2.2.3“料的控制进入本工序的料(外购产品和本组织生产的毛坯、半成品、零件、组件、部件等),有些是可以由本工序的生产操作工人检查的,有些是本工序的生产操作工人不能检查的。由本工序工人检查而没有检查和检查不出问题的,料出了问题,由本工序工人负责。本工序工人不能检查的,料出了问题(如料废)由上工序负责(如发料工序)。检查料的方法是检查来料是否有质量证明文件。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为了分清质量责任,下道工序的工人一定要检查(不能检查的除外)上道工序转下来的料,经检查不合格的,有权拒收,不允许不合格的料流转。’2.2.4“法的控制工序中用到的法主要有图样和工艺文件(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对工序中所用的法的要求如下:①必须是现行有效版本,而且要求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清晰、文实相符;②除有生产对象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还必须明确而具体地规定:.谁来做?·什么时间开始做?·做到什么程度7.做什么?·用什么来做?·做中注意什么7.在什么地方做?·如何做?·做后如何处置?“文革”前,我国的工艺基本是按上述要求编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指导性也很强。后来,工艺简化了,只写“做什么,直到目前,许多组织的工艺仍是这样写。这样的工艺自由度很大,根据这样的工艺干活,随意性很大,因此,工序质量很难保证。要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首先工艺文件要编好。不按工艺干活,说明他不遵守工艺纪律。抓工艺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抓工艺纪律。不遵守工艺纪律,是生产现场最常出现的问题。工艺错了,工人执行它生产不出产品,或者生产出来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工人不负责任。工人有权拒绝执行错误工艺,无权更改工艺。要求工人会背诵工艺文件,特别是会背诵作业指导书。2.2.5“环的控制工序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法的要求,如不符合规定要求,工人有权拒绝工作。2.2.6“测的控制①工序配的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不确定度应符合法的要求,并处于检定期内且合格。工人有权拒绝使用不符合法规定的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②工序的生产工人必须对首件进行自检,如果有互检的话,应进行互检。经自检和互检合格后,送去专检,经检验合格后,方继续生产。未经首件检验造成不合格品由工序的生产工人负责;经首件检验造成的批量不合格品,检验员负错检或误判责任。③检验员应根据法的规定对工序的产品进行检验。2.3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关键工序和特种工序,称为特殊工序。2.3.1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特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形成工序,称为关键工序。例如,形成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的工序;质量不稳定、出问题后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等。关键工序是在产品工艺设计时确定的,在生产阶段是按已定的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除按上述2.2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规定和要求对关键工序质量进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