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点等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1观测时段observationsess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受,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3.2同步观测simultaneous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3.3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observationloop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4独步观测环independentobservationloop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5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ofdatarejection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于获得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3.6天线高antennaheight观测时接收机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3.7参考站Referencestation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成为参考站。3.8流动站rovingstation在参考站得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3.9观测单元observationunit快速静态测量定位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连续观测的时间段。3.10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GPS84)WorldGeodeticSystem1984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应的精密星历N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0.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一种地心坐标系。3.11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InternationalTerrestrialReferenceFrame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面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LERS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3.12GPS静态定位测量staticGPSpositioning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个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3.13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rapidstaticGPSpositioning利用快速整周模糊度解算法原理所进行的GPS静态定位测量。3.14永久性跟踪站permanenttrackingstation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3.15单基线解singlebaselinesolution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3.16多基线解multi-baselinesolution从m(m≥3)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1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1条基线向量。编辑本段坐标和时间4.1坐标系4.1.1GPS测量采用广播星历时,其相应坐标系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该坐标系的地球椭圆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GPS测量采用精密星历时,其坐标系为相应历元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当换算为大地坐标时,可采用与WGS84相同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4.1.2当要求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参考坐标系时,可按坐标转换等方法求得这些坐标系的坐标。当要求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他高程系高程时,可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高程系统的高程。1980西安坐标系及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4.2时间系统GPS测量采用GPS时间系统,手簿纪录宜采用世界协调时(UTC)。编辑本段精度分级5.1GPS测量按其精度划分为AA、A、B、C、D、E级。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可用于C、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5.2各级GPS测量的用途: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B级主要用于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D、E级主要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AA、A级。可作为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AA、A、B级可作为建立国家空间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5.3各级GPS网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列公式表示,并按表1规定执行。表1精度分级级别固定误差比例误差系数AAABCDE≤3≤5≤8≤10≤10≤10≤0.01≤0.1≤1≤5≤10≤20σ=√a²+(b.d.10-6)²式中:σ—标准差,㎜;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d---相邻点间距离,㎜。5.4GPS测量大地高差的精度,固定误差a和比例误差系数b按表1可放宽1倍执行。AA、A级平差后在ITRFYY地心参考框架中的点位精度及对连续观测站经多次观测后计算的相邻站间基线长度年变化率测定精度,按表2规定执行。表2点位精度和基线长度年变化率精度规定级别点位地心坐标精度,m基线长度年变化率精度,㎜/年AA≤0.05≤2A≤0.1≤3编辑本段技术设计6.1技术设计基本要求GPS网布测前应进行技术设计,以得到最优的布测方案。技术设计书的格式、内容、要求与审批程序按照CH/T1004进行。6.2技术设计准备6.2.1根据任务的需要,收集测区范围既有的国家三角点、导线点、天文重力水准点、水准点、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站、卫星激光测量站、天文台和已有的GPS站点资料,包括点之记、网图、成果表、技术总结等。6.2.2搜集测区范围内有关的地形图、交通图及测区总体建设规划和近期发展方面的资料。若任务需要,还应搜集有关的地震、地质资料等。6.2.3技术设计前,应对上述资料分析研究,必要时进行实地勘察,然后进行图上设计。6.3技术设计的原则6.3.1在设计图上应标出新设计的点位、点名、点号和级别,还应标出相关的各类测量站点、水准路线及主要的交通路线、水系和居民地等。6.3.2GPS网布设原则6.3.2.1GPS网布设应视其目的、要求的精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6.3.2.2AA、A、B级GPS网应布设成连续网,除边缘点外,每点的连接点数应不少于3点。C、D、E级GPS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附合路线。6.3.2.3A级及A级以下各级GPS网中,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的规定级别ABCDE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5≤6≤6≤8≤106.3.2.4各级GPS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表4要求。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表4GPS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KM)项目级别AAABCDE平均距离10003007010~155~100.2~56.3.2.5AA、A、B级GPS网点,应与GPS永久性跟踪站联测;其联测的站数,AA级不得少于4站,A级不得少于3站,B级不得少于2站。6.3.2.6A、B级GPS网,应尽量与周围的GPS地壳形变监测网、基本验潮站联测。6.3.2.7AA、A、B级GPS网点已与参加过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的三角点、导线点和一、二等水准点并置或重合。6.3.2.8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国家高等级GPS点进行联测,联测点数不得少于2点。6.3.2.9B级GPS网,在高程异常变化剧烈地区,其点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km;在地壳断裂带或地震频发地区,其点间距离以适当缩短。6.3.2.10大陆、岛、礁之间的A、B级GPS网的边长可视实际情况变通,重要岛、礁与大陆之间的联测,其连接的点数不应少于3个。6.3.2.11为求定GPS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坐标,应与该参考坐标系中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的总点数不得少于3点。在需要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控制网的地区,C、D、E级GPS网点应有1~2方向通视。6.3.2.12为求得GPS网点的正常高,应根据需要适当进行高程联测。AA、A级网应逐点联测高程,B级网至少每隔2~3点,B级网每隔3~6点联测一个高程点,D级与E级网可依具体境况确定联测高程的点数。6.3.2.13AA、A级GPS点的高程联测,应按GB12897二等水准的方法进行,B级GPS点的高程联测,应按GB12898三等水准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C、D、E级GPS点的高程联测,应按GB12898四等水准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高程联测。6.3.2.14GPS快速静态定位网的布设,除应满足上述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相邻地区两个观测单元之间的流动站的重合点数:C、D级不应少于2点,E级不应少于1点;b)相邻点的距离大于20km时,应采用GPS静态定位法施测;c)当网中相邻点间距离小于该级别所要求的相邻点间最小距离时,两相邻点必须直接进行同步观测;d)对于双参考站作业方式,不同观测单元的基准基线宜相互联结,以构成整个网的骨架。e)D、E级GPS网可采用单参考站作业方式,对相邻观测单元的一些流动测站点必须进行二次设站观测。6.4技术设计后应上交的资料:a)野外踏勘技术总结;b)测量任务书与专业设计书(附技术设计图)。编辑本段选点7.1选点准备7.1.1选点人员在实地选点前,应收集有关布网任务与测区的资料,包括测区1:50000或更大比列尺地形图,已有各类控制点、卫星跟踪站的资料等。7.1.2选点人员应充分了解和研究测区情况,特别是交通、通讯、供电、气象及大地点等情况。7.2点位基本要求a)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º;b)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c)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等);d)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e)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位保存;f)AA、A、B级GPS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的地点;g)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h)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7.3辅助点与方位角7.3.1非基岩的AA、A级GPS的附近应埋设1~3个辅助点,并测定其与GPS点的距离和高差,精度应优于±5㎜。7.3.2GPS点可视需要设立与其通视的方向点,选点应目标明确,观测方便,和GPS点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0m。7.4选点作业7.4.1选点人员应按照技术设计书经过踏勘,在实地案7.2要求选定点位,并在实地加以标定。7.4.2当利用旧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7.4.3点名应取居民地名,C、D、E级GPS点名也可取山名、地名、单位名,应向当地政府部门或群众进行调查后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应使用准确的音译汉语名,在音译后可附上原文。新旧点重合时,应采用原有旧点名,不得更改,如确需更改应在新店名后括号内附上旧点名。如与水准点重合时,应在新店名后括号内附上水准点等级、编号。在同一网区有相同点时,应在点名后附上(一)、(二)加以区别。点名书写采用汉字,一律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为准。点号编排应便于计算机管理。7.4.4需要水准联测得GPS点,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情况,选择联测水准点和绘出联测路线图。7.4.5不论新选定的点或利用旧点(包括辅助点与方向点),应实地按照附录B形式绘制点之记,其内容要求在现场详细记录,不得追记。7.4.6AA、A级GPS点,在其点之记中应填写地质概要、构造背景及地形地质构造略图。7.4.7点位周围有高于10的障碍物时,应绘制点的环视图,其形式见附录B。7.4.8一个网区选点完成后,应绘制GPS网选点图,其形式见附录B。7.5选点结束后应上交的资料a)用黑墨水填写的道林纸点之记、环视图;b)GPS网选点图(测区较小,选点、埋石与观测一期完成时,可以展点图代替);c)选点工作总结。编辑本段埋石8.1标石类型8.1.1GPS点的标石类型及其适用级别按表5规定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