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讨-----以福建省尤溪县公安局洋中派出所为例郭先湖李保总(尤溪县公安局,福建三明365100)【摘要】农村社区警务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社区警务虽有效发挥了社会治理积极作用,但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仍然不少,深入推进农村社区警务建设要从确保人员专职专业,激发社区民警实战能力;保障警务运行经费,提高社区警务科技含量;突出社区警务成效,筑牢警民互动群众基础;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社区警务持续发展上着力。【关键词】农村社区;警务建设:解困对策————————————————[作者简介]:郭先湖,男,福建省尤溪县公安局洋中派出所所长。联系电话:13950995459。李保总,男,福建省尤溪县公安局退休干部。联系电话:13960522086。社区警务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8月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意见》,特别是2006年9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通过社区民警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在落实各项治安管理,预防或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密切警民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社区警务存在警力严重不足、经费没有保障、警民关系不够和谐、考评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如2不加以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农村社区警务的深入开展。一、洋中镇社区警务建设概况洋中镇位于福建省尤溪县的东北部,与南平、闽清比邻。辖区总面积363平方公里,总人口3、27万人,17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2004年福银高速公路纵贯全镇南北32、35公里,在集镇中心设互通口一个、南北设服务区两个,成为福州进入三明的第一站;2006年被列入三明市县域次中心建设试点镇;2010年初被列入全省21个小城镇建设规划之一;2013年底被列入全省15个小城市建设试点镇之一。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旅游景点3个,工业园区4个,企业182家,个体工商户838家,行业场所150多家,从业人员546人,各种机动车辆达11700余辆。集镇人口密集、人口流动加快、有人无户人员上升、安全隐患增加,治安状况较为复杂。洋中派出所现有民警5人,协警10人、巡逻队员5人。辖区按照若干行政村划分一个警务区的基本原则,设立警务室4个,其中一类警务室一个,二类警务室3个。警务室民警4人(均由所长、教导员和两个副所长兼任),负责责任区警务工作和一般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处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洋中特色的农村社区警务模式。(一)创新“1+1+N”警务模式。在短期内民警总量不能大幅增长,而在公安工作日益繁重的条件下,面对现有警力,以创新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为切入点,分3类设立和规范警务室工作,即根据民警工作分工数量、社区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治安状况等特点和农村警务要求,以8000个人口左右配备一名社区兼职民警。实行社区警务“1+1+N”人员配置模式。所谓“1”就是一个兼职民警,“+1”就是加一个协警,“+N”就是加警务室所在村一名协勤人员和若干名巡逻队员。依据警务室工作制度,紧紧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的要求,在警区积极开展“警治联勤、警企联防、警商联动、警民联巡”和治安排查等社区防范活动;帮助解决村民家庭、邻里等纠纷及群众困难和治安热点问题;规范民警每月向居民通报辖区治安状况、明确应做好的防范要点、辖区警务工作汇报和征求工作意见。由此确保警务室工作的运行,用最低的运行成本,取得较好的工作效率。(二)实行联勤工作制。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驻所“民调室”的作用,紧紧依靠相关部门对公安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开展各项公安工作。针对辖区实际,对进出村组的陌生人员、外来人员和其他各种可疑人员由治保会负责查询,并将废旧收购点、摩托车维修点等特殊行业纳入工作范畴,提供各类预警信息和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预防了农村十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对各类矛盾纠纷,建立了与镇司法所、各村调解委员会联勤工作的制度。对矛盾纠纷实行逐级管理,一般家庭矛盾纠纷由村调委会和村主干负责解决;涉及农田、水利、宅基地纠4纷由司法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协调解决;对打架斗殴、损坏公私财物等治安调解由社区民警先期出警处置;对前来派出所报警要求调解的民事矛盾纠纷,由驻所“民调室”人员负责调处,符合条件的及时移交司法务所负责调处;如果情况比较复杂,再由派出所协同司法所共同做好化解工作。充分发挥联勤工作优势,每周设立所长接待日,拓展信访问题解决渠道,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维护了辖区稳定。(三)积极开展“平安建设”。以镇“综治委”为牵头,拓展农村综合治理新渠道。在辖区内深入开展好“平安洋中、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和谐洋中”建设,不断拓展农村综合治理新渠道。依托辖区单位、企业的保卫组织的职能,加强对辖区治安秩序的管理,有效克服辖区警力少、管理困难的矛盾,将维稳信息搜集责任由村级延伸至村小组,充分利用村小组对本组数据清、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快速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辖区基本上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二、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社区警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也出现了许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社区警务警力严重不足。警力配置是确定社区警务运行中具体勤务模式的一个重要5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小城市试点镇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大,因邻里纠纷和征地拆迁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农村社区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然而,农村社区“一区一警”的警力却不能得到落实,面对类型繁杂、数量众多的农村社区治安问题,民警深感力不从心。由此,民警除值班备勤、接处警和处理手头案件外,很少有下社区和关顾警务室事项的时间,民警的警务工作也习惯于等待领导派遣的工作方式,使辖区的安全防范和打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二)社区警务经费没有保障。警务经费能否保障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洋中派出所在推进农村社区警务建设过程中,虽然在各责任区设立了警务室,但无论是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来看,都远未达到标准要求,警务室虚大于实,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就后楼一类警务室来说,原有的1名专职协勤人员和3名治安巡逻队员、由于无力发放队员每月的基本工资和加班补贴,现只保留1名兼职协勤人员,专职巡逻队员被迫解散。其它警务室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个别警务室名存实亡。社区民警为了开展好社区警务工作,相当大部分工作要靠民警的个人人缘关系。(三)社区警民关系不够和谐。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做好社区警务的前提和基础。一是民警素质有待提高。6一些社区民警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较淡薄,一些社区民警对社区警务认识不足,把相当部分的社区业务交给协警去做,缺乏深入社区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见警率、知警率、满意率较低;二是社区居民对警务工作不理解。一些社区单个事件和人员被处理,受处理的人员、家属及亲友对民警就不满意,当社区发生案件需要制作旁证材料时,一些证人就不支持,百般推脱。由于社区治安问题的复杂性,致使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警民关系疏远。(四)社区警务考评机制不健全。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考评是社区警务运行的关键环节。现有社区警务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往往侧重于内部考核,忽视了外部力量参与,这种绩效考核方法,既影响了社区警务的开展和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群众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率。另外,在目前派出所管理体系中,面临上级和政府的各类考核任务,派出所往往又不得不把考核责任分解到每一个社区民警的身上,造成考核的内容与责权不统一,“责大权小”现象,使社区民警往往被通报批评的多,立功机会较少,成就感不高,责任过大而不堪重负,以至基层民警不愿做社区民警。三、深入推进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建议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对社区警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农村社区警务改革必须与公安工作改革同步而行,消除短板、完善机制、创新发展。7(一)确保人员专职专业,激发社区民警实战能力社区民警职责“泛化”,工作繁杂;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的最基层和最小单位,只有确保警力、并做到专职专业,才能使社区民警立足社区、激发实战能力、履行社区警务各项职责。1.确保社区警力。按公安部规定每社区按1000户或3000人配备1名社区民警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不现实、也能理解;但按8000人口为一社区,落实“一区一警二协警”势在必行。就洋中派出所来说,起码要达到8至10名民警,其中社区警务室民警4人,派出所日常值班备勤、接处警,轮训、轮休、节假日、上级公安机关临时抽调专项打击、当地政府临时抽调安保等小城市建设等警力4人,户籍内勤1人。只有确保必须的基本警力,才能保障农村警务的正常运行,才能把农村警务室办到群众的家门口,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警务目标。2.规范运行机制。坚持以社区群众安全需求为导向的主动警务,赋予社区民警开展警务工作更多的自主权。社区民警要根据居民的生活、生产、工作规律和治安状况,实行错时工作制,在群众最需要、防控相对薄弱的时段开展工作,警力与警务协调,警务与警情同步。建立相邻社区民警协作机制,避免社区警务因民警休假、培训出现工作空档。3.明确主要职责。要认真履行公安部关于社区民警的五大职责,即:组织开展群众工作、深入了解社情民情、有效管控实有8人口、做实做牢安全防范、全力维护治安秩序。严格执行社区民警“十项任务”即:全面开展治安防范,组织警民治安巡逻;走访群众服务民生,助力解决群众问题;深入排查社区矛盾,有效化解治安纠纷;准确掌握实有人口,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强化行业场所管理,做实做强阵地建设;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真实摸排治安问题;实时更新信息数据,立足实战应用服务;协助案件侦办查破,及时提供准确线索;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增强懂法用法意识。同时,对社区民警除重大案事件、突发事件和安全保卫任务外,原则上不得安排社区民警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以外的其他非警务活动。(二)保障警务运行经费,提高社区警务科技含量推进社区警务建设,不仅要努力增强社区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要确保警务室软硬件建设和警务室所在村专、兼职协勤人员、巡逻队员的工资及误工补贴,更要重视社区警务工作开展所需技术装备的现代化。1.落实社区警务数字化。社区警务是基础信息采集的前沿阵地,以服务基层基础信息采集为目标,为社区民警配备实用性信息化装备,减少信息重复录入,提高基础信息采录工作效率,提升移动警务平台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结合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将社会视频监控纳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平台建设,推进视频资源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和社会视频共享建设,加快治安卡口、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视频监控点等资源整合,逐步消灭视频盲区。92.做到信息采集常态化。将社区民警放在情报预警平台的核心位置,将“警综平台”等警用系统作为社区警务的实现手段,制定信息基础数据采录规范,确保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及时、全面、鲜活、准确。社区民警要紧紧围绕“社区人员不漏管、流动人员不漏查,复杂场所不漏控、嫌犯逃犯不漏网”的工作目标,将社区的警务活动处置流程、方法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居民。同时,社区民警要全面采集在控重点人员及同行人员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和随身携带物品等情况信息,分析历史轨迹,掌控生活动向,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掌控。3.实行信息研判制度化。要完善《警情信息研判工作制度》,建立每日上报、每周分析、每旬研判、随时通报、重点调研的信息研判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工作平台覆盖面广、传递快、信息量大的特点优势,通过对社区治安警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发布,从中发现倾向性、深层次的信息,掌握治安防控形势,通过在小区信息粘贴栏实时发布治安预警信息,指导社区群众针对性地开展治安防范,预防和减少抢劫、盗窃、诈骗等侵财性、可防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