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的经验,充分吸收当代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作出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命题,它广泛涉及到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要求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所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本质上就是以人民为本□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用以人为本表述我们党的发展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重要理论升华。但是,由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而且这个口号也曾为历史上不同阶级所主张过,因此,在对其科学内涵的理解上,人们的认识还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两种倾向需要引起注意:一种是把以人为本泛化,离开中国发展的主题,离开中国最大多数人,把以人为本的“人”泛化为抽象的人、所有的人,把以人为本泛化成为一个任何阶级都可以接受的非马克思主义命题;另一种是把以人为本的含义窄化,简单地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为“为了谁”的问题,似乎它要解决的只是一个发展目的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的经验,充分吸收当代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作出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命题,它广泛涉及到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要求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为克服和防止对以人为本的泛化和窄化倾向,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总的来说,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就是,必须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人,是发展的根本前提依靠人,就是要看到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不论是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人来进行,通过人来实现。离开了人,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靠人,就是要依靠绝大多数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千百万人的事业,靠少数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只有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复杂的任务。依靠人,就是把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基点上。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依靠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则把唯物史观称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人,就其主体而言,就其绝大多数而言,就是人民群众。因此,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资料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所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本质上就是以人民为本。把中国发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所有中华儿女、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把中国发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所以,实现发展,必须依靠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爱国的,希望祖国富强的;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官兵,因为他们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必须依靠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因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依靠所有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依靠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是实现中国发展的根本前提。离开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提高人,是发展的根本途径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人,就是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努力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走人才强国之路。提高人,就是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形成。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提高人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是从世界各国发展实践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面临的迫切要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使这些因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方面因素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重要,而且科学技术越是发达,人口质量的决定作用就越大。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大量劳动者的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简言之,取决于提高人的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人的素质不能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矛盾也很突出。我国的教育事业还不发达,人均受教育年限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缺少大批受过教育、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科技专家、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而且人才分布极不平衡。这种状况,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严重制约我国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人为本必须把提高人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把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把提高人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途径,就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坚定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资料之路,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尊重人,是发展的根本要求尊重人,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得到尊重。尊重人,必须尊重人的需求、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人的需求与生俱来,是社会发展的原初动力。人的生命弥足宝贵,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人的价值无法估量,是任何物的东西所不能取代的。满足人的需求、珍爱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是尊重人的起码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针对传统发展观重物不重人而提出的。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发展中,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GDP总量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增加,导致了片面追求GDP的倾向。虽然国际上有些国家的人均GDP增加了,但贫富不均,一部分人的富裕是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取得的;政治不民主,广大贫苦群众缺少基本的人身自由和政治参与权,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社会腐败和政治动荡,这种状况被人们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人们开始认识到,寻求尊重是每个人、每个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发展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重视解决贫困、就业、社会公正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开始转而强调,必须摆脱重物不重人的倾向,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之一。在我国的发展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重物不重人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表现为,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唯GDP论”很有市场,人的劳动和创造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分配不公造成收入背离劳动和生产要素的贡献;困难群体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忽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在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违法违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致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尊重人作为实现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把尊重人的劳动、尊重人的创造、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贯彻和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为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了人,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了人,就是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为谁发展”,是涉及发展根本目的的重要问题。发展的目的,不仅要回答“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一般说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走上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振兴本国经济,消除贫困,赶上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潮流,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维护国家尊严、提高国际地位,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目标。.资料但是,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因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进一步都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而正是在“为谁发展”的问题上,能够更鲜明地体现出不同性质的执政党在发展观上的根本分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表明,很多国家错误地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或者把人看作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而丧失精神追求的“单面人”,造成了发展价值目标的扭曲和丧失。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谋求发展,就是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因此,必须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此而言,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