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竞文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讲课教师简介夏竞文,男,1956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孝感市人。现为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主任。海口市“优秀教师”系全国中语会教学改革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学校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海口市中语会副理事长。撰写了100多篇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散见于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并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编著17部。曾被《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研究》、《学校思想教育》杂志作为封面人物介绍。事迹录入《中国当代名家名师传略》和《中国专家大辞典》。夏竞文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师德修养从“师”字谈起师作为名词时,首先是指一种职业,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金代元好问有《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师同时也是“榜样”“楷模”“表率”的意思,如“为人师表”。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帅”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师作为动词时,是“模仿”“学习”“效法”的意思。如“师法自然”。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都是用作动词的例子。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非常悠久,《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古代一般老百姓的家中往往在堂屋正中的壁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据说“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把“师”与天、地、皇帝、和父母长辈并列加以祭祀,足以见我国师道尊严的程度了。当历史车轮驶进21世纪的时候,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教师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网络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几乎是放大到了无限。网络成了一个巨大的师生共享的知识、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自由便利地利用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因此教师作为“知识和信息”垄断者的地位不复存在了。其次,电脑把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的、立体化的教材。这种声电光立体化教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第三,网络时代的师生交往也将日益平等化、普遍化。教师的权威从根本上被动摇了。那么,怎么样当好教师呢1、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2、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3、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4、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谈谈教师的“四气”正气、底气、大气、雅气正气,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学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宣扬民族气节,写下《正气歌》,其中对正气的解释是“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他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结句,进一步诠释了正气的含义。作为教师,我们所说的正气就是指一股“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浩然之气。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把振兴民族教育事业当作己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底气,就是指胜任工作的学识和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不能脱离“教书”而独立存在,而是在“教书”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所谓“教书”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底气不单指深厚渊博的学识,更是指教师的教学艺术。大气,就是指教师应当拥有宽广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大气的教师既要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又要关注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动向,民族教育事业整体状况。也就是说,既要在三尺讲台上苦心经营,又要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要善于学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最新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断总结个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大气的教师也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而是锐意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大气的教师还懂得好的教育是宽容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体谅学生,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容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过失,从而不厌其烦地去做各种思想工作。大气的教师更善于体谅、尊重同事和领导,用集体的合力来给学生最好的教育。雅气,就是指教师身上应当具有的所散发出来的书卷之气,儒雅之气。雅气是一个人内在涵养与外在形象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个人魅力。雅气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修养,是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积淀的外在反映。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儒雅之美,是那种饱读诗书,由内而外渗透出的一种内敛的气质与风度。因此他善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会以自身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进而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雅气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修炼到雅气这一境界,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书香为伴,苦海作舟;潜下心来,反复思考,笔耕不辍;恒下心来坚持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否则,教了几十年的书,最终也只能是个教书匠。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赏。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在社会日益浮躁、喧闹的今天,儒雅之气更有其净化心灵的特殊意义。教师应当将儒雅之气发扬光大,使其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良心教师的良心就是指教师的职业良心。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现代大学教育的理想和使命,是培养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良好的大学教育应当造就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民族的良心。毋庸讳言,作为“培养民族良心”的教师必定要首先具有其“职业良心”然后才能够承担起这样的使命。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其“职业良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教师的良心就是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认知。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教师对自己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理性和明确的自我觉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觉和自律。教师的职业良心也是教师职业神圣性和权威性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毕竟是一种社会期待,教师是代表社会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导师。教育的神圣和权威靠什么来支撑呢?靠权力和武力吗?不是,恰恰是靠教师高尚师德修养的自觉和对职业行为的自律。没有高尚的师德和教师的自律,教师的神圣和权威就会在瞬间土崩瓦解了。追求高尚师德,自觉进行自律就是具有“教师良心”的表现。教师的职业良心主要靠自我修养形成。具体地说,教师良心的修养主要包括“童心和责任心”两个层面。当教师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他就成了社会期待的化身,因此,必须把自己的“责任”铭记在心。他以真诚的态度,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法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去学习、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能力得以提高,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体验得以深化。教师的良心是教师个人走向成功,事业得以成就的原动力。一、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为什么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1、教育发展的需要2、学校发展的需要3、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广人民大教师应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担负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努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当前在师德师风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拜金思想严重,不能廉洁从教2、工作作风粗暴,不能平等施教3、事业马虎应付,不能认真执教4、纪律观念淡薄,不能恪尽职守加强自身职道德建设,树立四种意识1、“事业意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具有担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感,才能自觉地“教书育人”。2、“服务意识”。它是教育的宗旨,强化宗旨观念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育的效果。3、“责任意识”。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人民教师神圣的使命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爱岗敬业”,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默默奋斗,无私奉献,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4、“业务意识”。教师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与教学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因此,人民教师应自觉学习,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改形势和要求。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事业成功,15%由于他的专业技术,85%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卡内基名人名言从人们对服装的选择,可以窥测到他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底蕴。---郭沫若鲁迅谈穿着女作家萧红穿了一件红上衣和咖啡色的裙子去见鲁迅先生。女作家以为是一身不俗的打扮,忍不住问鲁迅:“我的衣裳漂不漂亮?”鲁迅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红上衣要配红裙子,或者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放在一起很混浊。”鲁迅还说:“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横格子的更不能穿。”在鲁迅看来,如果不根据自身的条件正确地搭配色彩,选择款式,就不美。穿衣戴帽,学问大矣!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我们这些新教师积极适应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变革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一)学习社交礼仪有利于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没有谁能够与世隔绝,于是就有了交际。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