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礼举要讲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常礼举要》讲解《常礼举要》是由台湾李炳南老教授讲解的,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需要知道的日常礼节。全文共分十二章节,分别为: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人们对礼仪的重视日益增高,礼仪教育从儿童抓起的观念已经深入到越来越多的家庭之中。《常礼举要》因其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容,成了儿童礼仪教育的首选教材。同样,对于成年人,《常礼举要》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李炳南(1889~1986),山东济南人。名艳,字炳南,号雪庐。为衍圣公孔奉祀官府秘书长。初学唯识于梅光羲,于禅、净、密等,皆曾修习,后归依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此外,亦精中医。抗日期间,随孔德成于重庆,并助太虚大师弘法。后卜居台湾,除仍任职孔奉祀官府外,并兼任中国医药学院及中兴大学教授,业余则致力于弘扬佛法。于台中讲经说法数十年,以“李老师”之名著称于台湾佛教界。先后创办台中佛教莲社、菩提树杂志社、慈光图书馆、慈光育幼院、菩提医院、菩提救济院等弘法及慈善机构。1986年4月13日逝世,享年九十八岁。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就是野蛮的民族也有他们的一套礼节。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都是礼节从中周旋。自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人们反对礼教、主张把它打倒以后,大家就对礼节不重视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导子弟做。这就成了后来家庭中夫妇失和、子弟不孝、兄弟反目、邻里纷争等不良社会乱象屡见不鲜的社会问题。今天客来了,明天访客去,这里来馈赠,那里请聚餐,东街庆吊,西街嫁娶,都是有一定礼节的。如果你不照着去做是会受人诟病的,什么少教育、少见识、粗鄙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世面、讨厌、可笑、远着他、少来往,一连串的词就都会加在你头上。为避免上诉问题的出现而给我们人生带来不快。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常礼举要》:子、居家“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为人子”指小孩子,作为年轻人,“不晏起”,不要晚起床,衣被自己整理。有的人,一进门,就把衣服“啪”的一下甩一边了,扔的哪儿都是。衣服不穿的要叠好,放在被子上,很好看。“晨昏必定省”,“省”反省的意思。《论语》里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得记住。“吾日”,我每天;“三省”,在古汉语里,三、六、九都是泛指多数。“省”,反省,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反省什么呢?“为人谋而不忠乎”?老师来教书,是不是负责任地对待学生呢?当班主任是不是忠于职守的呢?如果我是打工的,我对老板安排的工作是不是尽心去做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老板一转身,我就撒谎搞名堂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同事和同学,与人交往,借东西,还东西;是不是言而有信呢?为什么有进监狱的诈骗犯?你以为开始他就想诈骗吗?是先借,结果还不上了,人家就说你是诈骗。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传不习乎?”老师辛苦教给我们的知识,是否认真温习了?这些事情无论是早上要做的还是晚上要做的都要清楚。“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这些都是常礼。一说就知道了。可做起来就不那麽容易,春节期间有对母女来拜年;给我鞠躬问候以后,我就指着沙发请妈妈先坐,结果妈妈没有坐,却对着站在那里的女儿、指着对面的沙发:“孩子你先坐吧。”女儿刚要坐,我拦住了:“别动,先上课。你们不是学了《弟子规》了吗?长者还没有坐?”妈妈红着脸坐下了,我才让女儿坐。他们说,真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孔子讲庭训,如果你的父亲和一个长者站在或坐在那里讲话,你不可以在他们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应该是从他们的后面走。如果老师坐在这里讲话,你没有办法从后头过,在前面走也要弯着腰侧着身走过去,这才合乎礼仪。“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站立的时候不要在门槛上站着,过门的时候脚不能踩到门槛上。“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站着时不要有一只脚这样撇着;特别是女同学,坐着两条腿叉开像簸箕的形状,很难看。男人也是,坐着时打开双臂,把沙发占满了,都不好看。“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睡觉的时候不趴着、不仰着睡,右卧如弓这个姿势有利健康。有句老话:敢看十个死尸却不敢看一个活人睡觉,可想而知那个睡觉的人的睡姿、睡态是多麽的恶劣。既然老祖宗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睡觉最科学,我们就应该听老人言,免得吃亏在眼前。“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不挑剔食之美恶。”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一般吃一样的。有的人另备美食虚让大家一下,却独自一个人吃,这是不礼貌的行为;表面上是显示自己有钱,其实是缺失常礼。还有的人在吃饭时经常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这都不对;我的学生给我做饭,其实做的一点都不好吃,我却说“很好吃啊”!心里想着好吃就吃下去了,这样鼓励学生他也欢喜,其实吃的就是一种心情。“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有的人经常在”吃饭的时候长吁短叹的,“长叹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啊?吃饭的时候不要长吁短叹的,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有的父母早不管孩子晚不管孩子,一到桌上吃饭就又管孩子又管大人的。不够他烦的,这些都是毛病;这是在家里应该注意的、应该遵守的规矩、应该践行的礼仪。丑、在校“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学校开始放国歌了,开始唱校歌了,我们要侍立、行注目礼。如果你在那抓耳挠腮的、或与他人讲话,站不像站样,说明你没有教养。“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咱们上课的程序已经演示过了,先礼后话;先互相见礼了,然后老师才开始讲课;课堂上你提问题要举手:“老师”;老师说,“请讲”,不要坐在那不起立就说话。站起来还要给老师敬礼,请问老师…“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见到师长道旁停一下致意或打招呼,老师走了你再走。即不扶下颌,不交手,不弯腰,不翘腿。这些都是不良的习惯,学了就要及时改正。“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其实考试内容你都会,但是左右来回摇头,容易引起别人误会,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有耳不旁听、目不斜视的一个好样子。“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要安心学习,亲近老师,你不亲近老师,怎麽能从老师那里的到知识,受损失的还是你自己。这是在学校的礼仪。寅、处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咱们在社会上跟人交往,同学之间交往,背后不要讲他人坏话,特别是女同学爱东揭长西揭短、七个长八个短的,她没说完我还得接,不接不够意思啊。结果容易伤了和气。处世,是说不要说长论短的,“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这是《常礼举要》的第二句,老人有一句话是:“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伸长舌,安身处处牢。”大家要管住自己的舌头,我说让你去管千军万马你没理由管,就让你管住自己这张乌鸦嘴还管不住吗?管不住自己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人。本来你和的公婆、丈夫、妻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朋友同学见面了,总要说上几句话;要么是婆婆的不是了,要么是丈夫的不对了,要么是妻子多么不懂事、多么懒惰;害的同学和朋友就都顺着这个话题开涮了。先教你如何对付他们的技术,然后就讲自己都施用了哪些本领让他们都听我的(实际上都不和你一般见识);以胜利者自居。唉!其实这个罪魁祸首是第一个诉苦的怨妇(或蠢男)。大家知道这次聚会的后果吗?很可能会让家庭关系更糟糕甚至马上就有离婚的也未可知。所以家庭的小摩擦不要轻易外传。应该学习一下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看看美女罗敷是如何夸夫的;我们做老师的要先学先做。把好的社会风气兴起来。“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见人商场上失意,不要说我每天赚了多少多少钱,这就会伤害到别人;看到老人了,正赶上自己一时的不快,就说我活着太没意思了等等,这就会让老人觉得该死的应该是自己;这是在是不懂规矩、礼仪。“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有些人专门拿别人开玩笑,甚至对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出言不逊侮辱人格;别人要是反击他,他就翻脸。所以咱们做老师的要给世人做表率,君子不重则不威呀,这是《论语》里的话,说君子不庄重你就没有威仪没有威严,没有威信,所以我们要率先尊重别人,才能从别人那里的到尊重。“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跟人刚见面,就把祖孙三代的事给人家报告了,说完了,还说我妈不让我告诉别人;有人跟人家见了两次面就跟人家借钱,这都是不行的。在我们的学习环境里还有吵架的,这都是老师的过错,是家长的过错;没有教导你们《常礼举要》。如果我们觉得有些人以后不愿再和他们联系了,也绝交不能恶语伤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哪,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与残疾人会面,需格外恭敬。”有句话是当着瘸子不说短话,是不是?在有残障有毛病的人在面前说话不要让人家警觉是不是在说我?与眼睛不好的人见面,要让他坐在亮堂的地方,帮他拿东西、递茶水。与腿脚不方便的人会面必须要拉着他、扶着他,先给他安排好坐位;让他们感到心里暖暖的。“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我们学校大门口可能有生活困难的老爷爷老奶奶卖点水果、青菜了,跟他讲价讲得都靠墙上了,最后走再拿一根,这就不妥。你为什么就不能少吃一口呢?这个老人是肩挑小贩不是大款啊,大款你可以跟他讲讲价,他要的是虚价,你能砍下一半来。小贩自己产的这点东西挑着多远的路来了,我们不要占那个便宜,应该有慈悲的心。什么叫慈悲啊?理智的爱就是慈悲。有一次,我开车在一个菜市场门前通过,看到一位中年女子推着自行车走过来,后车架子上的两个装满水果的筐很重,她要努力压着前面的车把避免车子翻上来,脸上很紧张地躲着马路上过往的车辆。我的心…,我靠边停车了,“大姐,你把装在筐上面要掉的梨都卖给我,我有车可以拿得动。”“你真是活菩萨。”就这麽个举手之劳的小事、一个女人应该具有的同情心,还闹了个“活菩萨”的美誉。记得当年我在大连工作的时候,因为我是大家推举的鞍山旅连同乡会的秘书长。同乡的名誉会长、时任大连市副市长的陈政高(现任辽宁省省长)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若是在街上看到卖东西的是鞍山老乡,我一定会买一些;若是遇到老乡是擦皮鞋的,我也一定花这个钱给我的老乡。”那他现在做省长了,也一定会照顾好辽宁省的人民。因为他的爱心、他的慈悲心,所以他一定会“达者兼济天下”的。其实这种事情我们大家都会有,我说出来是为了让我们把这种精神能够发扬光大。“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需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什么意思呢?我对你有帮助施恩于你,别动不动就说,你怎么忘了我给你办的那件事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错了。我们要懂得施恩求忘,善与人知,不是真善的道理。受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经常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这样的话,也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是说受到人家的恩惠,应该常记着别人对自己或家庭的好处,要懂得感恩。我儿子是学京剧的,九岁进戏校;他的专业指导老师马振刚和他有一个照片,是给他着装时别人给照的。孩子们刚刚毕业他就不幸去世了。我嘱咐儿子,老师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你要想着常去看师娘。有一年春节我问起儿子,给师娘磕头拜年去了吗,儿子说去了,供养师娘五百块钱;我听了很高兴。这几年儿子说师娘的房子动迁了,找不到了;今天说到这里觉得我这个妈还是有问题,为什么不想办法找到呢?一日之师,终身之父啊!革命尚未成功,儿子还需努力。等孩子找到了师娘,我还会向大家报告的。“开罪于人需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我们说话哪一句不当心会得罪了人,发现了一定要请对方谅解。“开罪于我需加恕”,如果别人哪句言语冒犯了我,我要宽恕他,不要计较。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嘛,心胸开阔一些,可能他说过后也后悔了,你何必记在心里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拿原谅自己的态度原谅别人,拿埋怨别人的态度来埋怨自己,我们还会吵架吗?现在你看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得着在大学课堂上如此这般堂而皇之讲一番?“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你觉得这个人是个好人,自当亲近他,但是亲近了三天,就开始找别人毛病了。这是不对的,因此要求我们对待老师、对待善知识要久敬,不可怠慢。恶人,对我们有伤害的人要敬而远之。我的座右铭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不再跟你共事了,就应该敬而远之,没有必要宣布什么“割袍断义”之类的话来伤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