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普外科吴苏丹体液约占体重的比例青年男性60%青年女性50%婴幼儿为70%-80%影响因素:年龄、肥胖、体质老年人婴儿细胞外液又可分为组织间液和血浆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15%血浆,占5%细胞内液占体重40%(女性35%)细胞外液均为体重的20%正常人24h液体出入量2000-2500mL认识渗透压在细胞内液与外液之间,水分受到渗透压(尤其是晶体渗透压)的影响而不断流动。决定渗透压大小的因素在于溶解于一定容量水中溶质的颗粒数多少保持渗透压的稳定,是维持细胞内、外液平衡的基本保证。(290-310mmol/L)细胞外液中Na+的颗粒数(摩尔浓度平均为142mmol/L)占外液阳离子数的90%以上,相应地必有90%以上的阴离子(Cl-、HCO3-等)围绕着Na+而存在,两方面一起形成的渗透压已达280mmol/L以上所以Na+就决定了细胞外液渗透压水与钠的失衡常一起讨论:水钠损失常相互连锁;Na+潴留常伴随着水的潴留。细胞内、外电解质分布差异很大:细胞内主要阳离子为K+、Mg2+细胞内主要阴离子为HPO4-、蛋白质但是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正常渗透压为290~310mmol/L低于290mmol/L为低渗高于310mmol/L为高渗水总是向高渗透压一侧流动正常人每日钠摄入量5-9g,钾3.5-5.5g.电解质的平衡血管内外液体的流动影响血浆与细胞间液间液体流动主要因素:渗透压(主要为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内静水压的认识水电平衡调节水、电解质及渗透压的平衡调节: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脏进行调节另外,以下参与:①抗利尿激素(ADH)调节②醛固酮(ADS)调节醛固酮血容量下降及细胞外液缺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ADS分泌增多--肾保钠保水排钾作用加强--维护体液容量和血钠的平衡;反之排钠排尿增加。第二节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临床上失水与失钠常同时发生,统称为脱水或缺水。按失水和失钠的比例不同,脱水可分为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护理评估一、评估脱水性质(一)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绝大多数因为原发病因直接引起,故又称原发性脱水。病理特点细胞内缺水:口渴皮肤干燥谵妄病因临床表现1.基本表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一般表现(轻度—失水量2%-4%):口渴明显的主要症状;随后可出现尿少、尿比重高;病人可感疲倦乏力。(2)组织缺水体征(中度—失水量4%-6%):皮肤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舌纵沟增多、眼窝下陷、小儿前囟凹陷等,统称脱水征。脱水症明显正常皮肤干燥重度—失水量6%以上(3)循环体征:当失水量达体重的5%以上病人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循环功能不稳定的表现,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4)脑功能障碍症状:如谵妄、惊厥、昏迷以及体温调节功能异常所致的高热(又称脱水热)。实验室检查①尿比重高;②血清[Na+]150mmol/L;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治疗要点:补水轻度饮水,中度或不能饮水者IV5%GS,或低渗盐水(二)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绝大多数病人是失水后处理不当间接引起;又称继发性脱水或慢性脱水。病因任何原因失水后,补水过多引起低渗性脱水;由于短时间的失水及其处理不当,很可能经正常饮食后机体调节所代偿,以致主要见于慢性失水(如胃肠、皮肤持续失水)。病理特点①口渴中枢抑制;②细胞水肿加剧循环功能障碍;③ADH与ADS的拮抗与协同:ADH与ADS分别主要接受晶体渗透压、血容量调节;低渗性脱水早期低渗抑制ADH分泌,尿量增多;脱水致血容量减少,ADS分泌增多,保钠保水排钾,尿量减少;因此早期二者不协调,以前者为主,病人尿量不减或有所增多;随着脱水程度加重,血容量降低引起的ADS作用为主;血容量严重下降时,也会刺激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ADH与ADS出现协同效应,此时尿量减少,尿比重低。④低渗性脱水的病人如果摄进大量低渗液体或水:只要心肾功能健全,仍呈脱水;反之,水中毒。临床表现低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①无口渴,有头晕、恶心、乏力、淡漠;②尿量早期不减或有所少增多,后期尿少,尿比重低;③组织脱水征明显;④较早低血容量表现(如脉细速、血压下降、站立性昏倒),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低渗高渗主要区别:有无口渴尿量、尿比重①尿液检查,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Na+、Cl-常明显减少,甚至几乎不含Na+、Cl-;②血清[Na+]135mmol/L,血清[Na+]浓度愈低、发展速度愈快,则病情愈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均升高。治疗:补钠轻度含盐饮料不能饮水或中度补充等渗盐溶液,重度(先补充血容量,再纠正高渗)——先盐水、再胶体、再缓慢滴注少量高渗盐水,后补糖(三)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等渗性脱水是病人短时间内大量失水所致,故又称急性脱水。在外科临床上为最常见的类型。病因绝大多数组织失液愈快,愈接近等渗。①消化道急性失液:如频繁或大量的呕吐、腹泻、肠瘘等;②局部大量积液:急性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等。病理特点主要为细胞外液容量迅速减少,导致血容量不足;细胞内外体液无明显转移。动态转化等渗性脱水如未及时补充适当液体,因无形失水不可避免,可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补给大量低盐或无盐液体(如葡萄糖),则可转变为低渗性脱水。临床表现口渴、尿少等缺水症状;恶心、乏力等缺钠症状;若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可出现明显脱水征和血容量不足征象;再进一步发展,即可出现休克;如为胃肠道大量失液,可伴有酸碱失衡;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液浓缩现象、尿比重增高等。二、评估脱水程度(1)轻度;除口渴外,无其它症状体征;失水量为体重的2%~4%。(2)中度:严重口渴,尿少、尿比重高,并有组织脱水征;失水量为体重的4%~6%。(3)重度: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尚有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表现和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失水量超过体重的6%。三、评估缺钠程度临床按血钠多少分为三度。(1)轻度:患者有头晕、疲乏、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表情淡漠等低钠所致的一般表现;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血钠在135mmol/L以下,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5g。(2)中度: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出现明显脱水征和血容量不足所致的循环功能异常的征象(脉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直立性晕倒、视觉模糊、浅静脉萎陷等);尿少,尿比重低;血钠在130mmol/L以下,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5~0.75g。(3)重度: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昏迷、肌肉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等);常伴有明显休克。血钠在120mmol/L以下,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治疗:先盐后糖,盐糖各半护理诊断/问题1.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多、摄入少有关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同上)3.潜在并发症:失液性休克护理目标脱水情况得到纠正,体液维持平衡。护理措施一、控制病因:按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如:高渗大量出汗低渗补水过多等渗腹泻、肠梗阻二、实施液体疗法:(一)补液总量(“补多少”)1.生理需要量2.已丧失量(累积失衡量)3.继续损失量(额外损失量)(二)液体种类(“补什么”)首日补液量1.生理需要量:按机体对盐糖日需量配置;2.已丧失量:按脱水性质配置:高渗:先5%GS,后等渗盐,以2:1给;等渗:等渗盐、糖各半(1:1);低渗:以等渗盐为主,重者先少量高渗盐;已休克者:先平衡盐液扩容,入3000ml者予胶体液500ml(6:1)。3.继续损失量:一般补平衡盐液,失水者补糖水。(三)输液方法(“怎么补”)液体补充以口服最好、最安全;静脉输液原则:一般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适度)后慢、液种交替、尿畅补钾的原则。(四)疗效观察了解输液是否顺利观察液体出入量观察治疗反应:包括①精神状态;②脱水征象;③生命体征;④输液反应);⑤辅助检查等,以随时调整护理方案,处理异常情况。三、脱水的预防进食困难、禁食者供给:1.日需量2.继续损失量1、林某,男,30岁,60kg,体液约(),血浆()2、细胞內液主要阳离子是(),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是(),主要阴离子是()。3、高渗性脱水指()典型表现()()4、低渗性脱水指()典型表现()5、等渗性脱水指()典型表现()、6、正常人每日液体出入量(),钠摄入量(),钾摄入量()7、脱水病人补液原则()8、80kg体重的中度高渗性脱水病人首日补液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