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授课时间:37课时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学校名称:XXXXX小学【背景】六年级上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法治专册,法治专册系统的、完整的以宪法为主的内容呈现,主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专册的难度是有依据的,也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首先对于对于六年级法治专册,开展法治教育不是零起点,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不是高程度;其次通过法治专册的学习,学生会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认知,为后续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学则是小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和充实。在前五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采取了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意识教育。进入六年级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权力的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问题,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必要的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的作用。【课程目标】1.对学生进行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让法治观念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2.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知道法律对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3.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了解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4.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认识人大代表的产生,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民主制度。5.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追责,引导学生对公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识,逐步形成法治意识。6.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帮助学生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掌握维护权利的途径、方法、技巧。【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学习内容课时【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1.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2.《道德与法治教学参考书》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课程纲要分享本纲要1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32.宪法是根本法3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测试1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3.公民意味着什么3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测试1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5.国家机构有哪些36.人大代表为人民3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3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测试1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8.我们受特殊保护3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3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测试1总复习各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及归类练习4期末考试2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5.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6.关于法律的官方网站、法治电视节目、法治典型案例、法治教育基地等资源。二、学习活动(略)三、教学建议1.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比如:教材通过活动园的方式,呈现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讨论交流,观点辨析;资料查找,信息分析;体会感受,方法指导;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情景连线,图文配对)通过活动园中来自生活中的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应的观点和内容。例如:活动园中经常出现的方式有讨论交流,观点辨析。教材中只是呈现简单的讨论场景,教学时不能干巴巴地呈现观点,需要丰富它。比如第一课中法律、道德与纪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呈现一个学生违反了班规,最后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个结果的?举例实际生活中需要道德价值观判断的案例(看见老人摔倒,到底扶?还是不扶?)呈现某个公民违反了法律,甚至犯罪受到刑法惩罚的案例。学生结合这三个不同的案例进行讨论、交流,观点辨析,明确了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2.依据学生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教材是严谨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的,教学时要加入生活中的案例,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分析问题;现场说法,解决问题。3.注重方法指导,指向知行合一。教学时,要依托教材提供方法指导的范例(如:法律文本学习、连线、判断和观点交锋)来帮助学生,用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对很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4.开展多种活动,多方协力合作。教学时,不仅依托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还可以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整合的效果,来帮助学生真正地在不同的活动中树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思维。可以结合学校的活动,安排开展模拟法庭,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法治辩论知识竞赛,讲好法治故事,进行法治情景剧的表演等活动,活动方式丰富多样,有助于法治专册的学习。5.灵活利用资源,拓宽教学空间。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教学空间,多观察,多留意,多关注关于法律的官方政府网站,法治电视节目、法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读等资源,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可以灵活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走进开放的法庭,把相关的法治工作人员请进课堂等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法律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课程评价】本学期的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成绩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结果性评价占70%。一、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30分)=前置性作业(5分)+当堂达标(10分)+单元测试(15分)二、结果性评价(70%)以期末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卷面成绩的70%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