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匠精神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如破竹,但与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当前在市场经济发的驱动下,企业更加迫切的希望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精准对接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并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专业始终保有一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敬业态度,而这种信念的培养首先应来自职业院校的一线。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等指导精神,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根据《实施意见》,对天津的职业教育提出重大改革举措,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遴选名校长开展“领航校长”专项培训、遴选骨干教师开展“工匠英才”专项培养,深化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人员配备规范。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我们要用工匠精神理念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担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让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让“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而我们需要将这种灵魂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所以如何培育具有“匠魂、匠技、匠志”的学生是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四、物联网专业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机制现状及问题1、专业课程缺乏工匠精神融入为了全面了解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对中职教育工匠精神情况做了调查,共收回问卷XXX份,参与者包括中职院校教师、学生、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通过调研问卷结果发现,中职学生年龄偏小,欠缺思考能力,也没有经历太多生活,社会实践,没有积累实践经验,导致他们所学文化知识、实训实践、自身成长均缺乏思考与理解,所以需要教师充当好“人生导师”的重要角色,“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课堂是中职教育当务之急,引导学生以“大国工匠”为目标,看清现实、学会思考、建立目标势在必行。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包含工匠精神培养理念为了全面了解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和企业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中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对中职教育工匠精神情况做了调查,共收回问卷XXX份,参与者包括中职院校教师、学生、毕业学生及行政事业单位、教员。调查显示,对工匠精神认知来看,%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少认为工匠精神包含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来看,XXX%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重要考核因素;XX%以上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中职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XX%中职学校开始对工匠精神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尝试,但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工匠精神满意度还是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的只占10%左右,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中职学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3、考核评价体系对工匠精神内容有缺失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对中职教育关于工匠精神考核评价体系情况做了调查,共收回问卷XXX份,参与者包括中职院校教师、学生、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调查显示,目前中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提高,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逐步接轨,但在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认识上还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要原因,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合理的将“工匠精神”相关知识融入考核评价环节,所以制约了工匠精神的有效培养。4、实践训练缺乏量化标准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对中职教育关于实践训练过程缺乏工匠精神量化标准情况做了调查,共收回问卷XXX份,参与者包括中职院校教师、学生、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调查显示,中职学生选择职业学校,主要是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的工作是他们接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动机,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他们更多的追求的是勉强掌握技能,能应付将来的工作即可,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品质,没有对专业技能量化的概念。五、解决物联网专业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问题的策略“立德树人”是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实践研究的根本任务,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优秀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荣誉称号。物联网专业按照一个核心、三个原则、四个方面的方法,解决当前工匠精神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紧紧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形成相近专业统一,系部牵头,专业教师配合协调落实,加强与企业深度融合,让优质企业资源广泛参与到实践教育教学新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二)坚持三个原则1、坚持思想引导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塑造优质的职业精神,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注意方式方法,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优质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真正成为学生行为依据。2、注重师德师风原则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职业素养,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优质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专家、大赛获奖学生在学校开展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3、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三)四个方面1、专业教学方面广泛调研物联网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岗位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譬如:经过调研归纳出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要搭建数据互联的信息网络,并通过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连接,并通过对各类设备的调试,实现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构成自动化操控系统,完成物联网体系建设,实现物与物的相联的工作内容,其中遵守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核心专业课程《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协调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2、实训实习方面物联网专业应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在实训中,有效融入技术和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譬如:6S管理融入到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以准员工身份与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3、校企深度融合方面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物联网专业应经常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零距离接触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规范管理和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4、课堂行为规范方面日常行为管理师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物联网专业以项目为载体,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程中引入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学习全过程,细化专业技能的每一个环节,为将来走向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物联网职业人的自信心。另外,在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上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善于发现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1、物联网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需紧密相连2、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培养职业工匠精神理念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缺乏职业精神,说明中职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统一的认识,但中职学校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