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通关宝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通关宝典主编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目录第一模块 考点提炼第一部分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13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39………………………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9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44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51…………………第一节 教育目的/51第二节 教育制度/67·1·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76……………………………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76第二节 学生/85第三节 师生关系/88第五章 课程93……………………………………第一节 课程概述/93第二节 课程目标/101第三节 课程内容/105第四节 课程结构/110第五节 课程管理/111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115第七节 课程评价/119第八节 课程资源/122第六章 教学124…………………………………第一节 教学概述/124第二节 教学过程/126·2·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32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49第五节 教学评价/165第六节 教学模式/174第七章 德育181…………………………………第一节 德育概述/181第二节 德育内容/183第三节 德育过程/185第四节 德育原则/188第五节 德育模式/194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98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205…………………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205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212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213·3·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218………………………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概述/218第二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219第三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220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221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224…………………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224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225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225·4·第二部分 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237…………………………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237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238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41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245……………………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245第二节 记忆/254第三节 想象/261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265第五节 注意/273第三章 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79………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279·5·第二节 意志与教育/283第四章 个性发展与教育287……………………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287第二节 能力/290第三节 人格/295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305……………………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305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306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308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309………………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309·6·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317第三章 学习理论322……………………………第一节 学习概述/322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324第四章 学习心理340……………………………第一节 学习动机/340第二节 学习策略/349第三节 学习迁移/354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359第五节 技能的形成/367第六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372第七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77第五章 教学心理385……………………………第一节 教学设计/385第二节 课堂管理/391·7·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403…………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403第二节 学生心理辅导/406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419第四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432………………………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432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436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437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440第五节 教育法律救济/441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447……第一节 依法执教/447第二节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448·8·第五部分 新课程改革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451……………………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背景/451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452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454…………………………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454第二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455第三节 新的教学观/456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456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460………………………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460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462·9·第六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465…………………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及价值蕴含/465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466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67…………………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467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468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470…………………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470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471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473………………………………………·01·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473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474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475第七部分 教育教学技能第一章 教学设计技能482………………………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技能/482第二节 教案的设计技能/484第二章 课堂教学技能488………………………第一节 课堂导入/488第二节 课堂提问/489第三节 课堂对话/490第四节 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491·11·第五节 结课技能/493第三章 教学语言表达495………………………第一节 教学口语表达/495第二节 教态语言表达/496第八部分 教育写作与面试第一章 教育写作498……………………………第二章 教师招聘面试504………………………第二模块 名词解释精选522……………………第三模块 简答题精选553………………………第四模块 论述题精选614………………………第五模块 案例分析题精选676…………………·21·         ■■■■■■■■■■■■■■■■■■■■■■■■第一模块 考点提炼第一部分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1)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1·         中国招教网(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3)更狭义的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2.受教育者(学习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3·         中国招教网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二、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二)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4·         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三)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四)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由苏联的教育学家提出,也被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四、教育的历史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总体来说,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3)教育具有原始性。·5·         中国招教网(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尽管世界各国奴隶社会的教育都有自己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然而,在一些基本的方面仍表现出共同的特征:①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2)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并且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仍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不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6·         任务,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古代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具体表现如下:①教育具有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②教育具有道统性,天道、神道、人道往往合而为一,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③教育具有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④教育具有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⑤教育具有刻板性,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比较单一,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⑥教育具有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1)古代中国①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