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丁肇中(AFPPHOTO: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丁肇中(1936~)作者简介•到目前为止,有10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4、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86年获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5、达赖:1935年生于青海,中国国籍,198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6、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7、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8、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作家、翻译家、编剧,1987年出走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奖前的几个月刚刚加入法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获奖代表作《灵山》原是作家出版社的一部约稿并预付了3000元稿费,;9、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岁。10、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2009年获得诺贝物理学奖,时年76岁。李政道(WIKIPEDIA):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杨振宁(GettyImages):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李远哲(GettyImages):1936年生于台湾,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86年获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朱棣文(GettyImages):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高行健(GettyImages):1940年生于江西,在大陆读完中学和大学,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钱永健(GettyImages):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岁高锟(AFPPHOTO):1933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2009年获得诺贝物理学奖,时年76岁课前预习整体感知: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4、理清课文结构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注音:丁肇()中彷徨()2、释词:彷徨:齐家:袖手旁观:不知所措:zhàopáng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何处去。即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协助。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检查预习不知所措(cuò)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抽象: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欣赏朗读感知课文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思考1:在《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格:推究。致:获得。:“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神2、“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3、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2)这样做的依据是:(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4、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实验的方法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无论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还是课本的不断翻新,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不断的实践5、“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答:原因是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6、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8、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7、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9、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10、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11、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12、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11段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13、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提问:第九段讲的是什么道理?归纳:实践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2、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作者围绕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举了哪些事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研读课文,探寻方法分析问题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以研究竹子的性质为例)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作者本人的经历为证)研读课文,探寻方法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引论(提出论点)本论(阐明道理)结论(解决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贡献人类社会培养实验精神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种格物致知精神?•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科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你还能举一些“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知识”的例子吗?拓展延伸,体验反思•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王阳明的事例一种竹子的实验作者本人的经历•彼此联系,互相对比•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