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质量培训教材区别项目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定义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良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对象不同不合格,只是“就事论事”。产生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是“追本溯源”。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目的不同针对不合格的处置。例如,在审核的报告/证书时发现填写有误,当即将错误之处改正过来,避免错误报告/证书流入顾客手中。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例如,通过建立模板来固定报告/证书上的检测/校准项目,防止今后不再出现项目遗漏的错误。预防不合格的发生。例如,在阴霾天,许多人出门时戴上口罩。又如,作业现场的张贴的安全警示标识、质量提醒。时效性不同纠正是“返修”、“返工”、“降级”或“调整”,是对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当机立断的补救措施,当即发生作用。纠正措施是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如通过修订程序和改进体系等,从根本上消除问题根源,通过跟踪验证才能看到效果。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采取措施,措施的效果一般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够看到效果。效果不同纠正是对不合格的处置,不涉及不合格工作的产生原因,不合格可能再发生,即纠正仅仅是“治标”。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文件、体系等方面的更改,切实有效地纠正措施由于从根本上消除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因此就纠正措施是“标本兼治”。预防措施能彻底避免不合格或不期望情况发生。触发条件不同不符合分为不合格项和不合格品,一般情况下,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立即纠正。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四种情况是: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顾客抱怨的不合格、反复出现的不合格以及后果严重的不合格预防措施在没有发生不合格前提下,往往从数据分析得到这种预见和趋势。例子:商家的玻璃门被撞破了,于是,A商家把撞破了的地方换了一块玻璃———纠正A商家为了不再发生,在新的玻璃上用白笔画了个眼睛——纠正措施;对面的B商家看到了,也在自己的玻璃上用白笔写上当心玻璃——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