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君子啊,就应该专心的追求和践行‘道’,不要把心思放种庄稼、种菜上,你们去耕地,也不一定能种好,很可能还会饿肚子,你们好好悟‘道’,有了真本事,还怕以后没有好工作吗?君子只会担心自己有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道’,是不会去为贫苦担忧的。”孔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出于君子应安贫乐道的道德要求,更主要是因为,从事农业生产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但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必须是经过系统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的,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孔子教学生,是为了培养出赞同他思想、并能身体力行贯彻他思想的一群引领者,这些人将引领更多的人去实践孔子的理想,去建设大同社会,这些引领者我们称之为君子。他们有更大的责任,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谋求衣食之类一己私欲的事情上。讲到这里,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说有三个建筑工人在工地干活,有一人过来问:“你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旳说:“没看见吗?在砌墙”。第二个工人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曲,回答道:“我们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工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在办公室里设计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变成了前两个人旳老板。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第一个人的眼界只在墙上,只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远大理想,注定只能在疲于谋食的状态中度过一生;第二个人认清现状,脚踏实地,也取得了一番成绩,但格局终究太小;只有第三个人,即便也在为生计奔波,却并没有被“谋食”的压力磨蚀掉眼界和理想,最终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这个故事和孔子的这段话表达的其实是同样的主题: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这比紧紧盯住眼前的温饱更加重要,越是志存高远的人,越拥有未来。志向——对于奋发的人来说,是一种动力;对于迷惘的人来说,是一个指路标;对于失败的人来说是一种鞭策,有大抱负才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境界。一个真正的君子之所以只会忧虑德行不圆满,学问不精通,而不去忧虑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是因为他们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当一个人的心中装的是社稷、天下、公道、正义,那世俗之荣辱、贵贱和毁誉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一个人只有真正树立起具有更高格局的志向,并坚持不懈去奋斗,才会在这样志向的引领下,走得更远,站的更高,呈现出更厚重的生命姿态。1911年年底的一天,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还有一个憨厚的学生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这时他注意到一个少年,那少年若有所思地坐着,没有抢着发言。于是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个学生回答。这个学生站起身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少年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周生,即为周恩来。我们的开国总理,从小就立下这样高远的志向,并在这样远大志向的鞭策和指引下,历经求学、革命,一步步走来,历尽磨难,矢志不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他也确实做到了引领中华之崛起,为人民所爱戴,被历史所铭记。当然,追求“道”的道路上,仅有高远的志向是不够的,孔子还指出了另外一个条件-专注。“谋道不谋食”其实说的也是专注,“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说不要在衣食方面花太多的心思。《庄子》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到楚国去,在林中看到一位驼背老人正用长竿聚精会神地粘蝉。老人拿着长长的竹竿从高高的树上粘蝉就像从地上拾东西一样轻松,孔子惊讶之下向老人求教,老人说:“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左顾右盼,绝不因任何事情改变对蝉翼的注意,经过长期练习,自然会成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有次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课题做好,没有心思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从来没有想到去国外,也从来没想去获奖。”粘蝉老人和屠呦呦的成功都源于专注,一个人的精力就那么多,今天忧虑吃不饱,明天忧虑穿不暖,后天再忧虑会不会受穷,这里用去点儿心神,那里用去点儿时间,还怎么能真正潜下心来,去领悟“道”呢?踏踏实实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不被纷杂之事所扰,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造诣。“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志存高远是放眼未来,专注做事,则是把握当下,若做到这两点,则“禄在其中矣”,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习近平曾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写道,“你们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不同于孔子时代,如今的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引领者,可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生活琐碎又无奈,却忘记了去思考有些遥远的未来;很多时候只忙于眼前的得失,却把真正想做的事情置之不顾。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光,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火种,愿我们能够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把握平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位置,踏踏实实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勉强,不彷徨,不退缩,有知有行,有生活也有远方。愿我们既能胸怀山川湖海,同样也能快乐于厨房,昼夜与爱。愿我们既能脚踏实地向前走,也能仰望星空不低头。愿我们特别淡然、特别坚定,特别强悍,也特别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