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视野下的精神扶贫摘要:川陕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却一直都没有摆脱贫困状态。当今,老区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消极懈怠,依赖性较强;封闭保守,缺乏冒险精神;茫然焦躁,自我认识能力较差;得过且过,容易满足等精神贫困现象。其实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可是过去我们的扶贫模式一直都采用物质扶贫手段,没有重视精神扶贫,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理论,将精神扶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展精神扶贫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奋斗光荣的传统;树立物质扶贫保生存,精神扶贫求发展的价值标准。关键词:川陕革命老区精神扶贫物质扶贫一、川陕革命老区扶贫的现状川陕革命老区涵盖现今四川省的巴中、广元、达州的全部和南充的5个县(市)、绵阳的4个县(市),重庆的城口县,陕西省汉中的7个县、安康的3个县,共38个县(市、区),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2420余万。川陕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苏区,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川陕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迟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甚至被称为“全国老区中的特困户”。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老区的发展情况,关心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间断的对老区实施扶贫工作,使得老区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也日渐完善等。但是,长期以来的扶贫工作更多使用了物质扶贫的手段,给贫困人口提供物质帮助,而对他们的精神贫困问题关注不够。以下为老区贫困人口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1.消极懈怠,依赖性较强。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缺乏积极向上的斗志和必须改变贫穷面貌、追求富裕生活的决心。他们认为贫困是天生的,命中注定的,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我意识较差。但同时又由于享受到扶贫的优惠照顾,“尝到了甜头”,这就更加助长了这他们靠党、靠政府活下去的心理和行为。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大家争当贫困户,争着享受政府的救助政策等现象普遍,存在视贫困“光荣”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念。2.封闭保守,缺乏冒险精神。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传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农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人们的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安土重迁、恋家思想严重,以及受宗族观念和血缘伦理观念的影响使得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不主动、不广泛、不深入。人们习惯了固定的生活方式,求变意识不强,并且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冒险、不敢与大多数人不一样,墨守成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弱,最后只能是“泯然众人矣”。(这是全国普遍现象啊,并不是川陕革命老区独有的,可以这样写吗?3.茫然焦躁,自我认识能力较差。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有着强烈的脱贫渴望,不甘于贫穷的现实,对美好生活也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暂时还达不到预期的期望,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到茫然,没有方向。尤其是有几次的失败经历之后,他们的焦躁感就会更强,要么对自己的认同感迅速降低,要么就是对社会充满抱怨和不信任,在较偏激的情况下,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总之,这部分人对自身的认识不到位,不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4.得过且过,容易满足。深厚的封建文化和根深蒂固小农思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些人经过自己的辛苦努力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就感到非常的满足,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受到小富即贵、小富即安的影响,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事业。有些人受多子多孙,儿孙满堂的陈旧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就是孩子长大成人即可,在还可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更大的理想抱负。二、川陕革命老区精神扶贫的意义(一)理论角度: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的关系物质贫困是从经济方面来讲的,主要指的是人们的收入、饮食、住房、服饰等基本生活条件的缺乏,得不到满足的状态。物质贫困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情况,比较直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表现。例如:中国在2011年确立的国家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年2300元(约合每天1美元),而国家银行在2015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因此,物质贫困也容易得到关注,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使我国人民的物质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目前在国内以及国际上对精神贫困概念争议的比较广泛,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而本人比较赞同余德华学者对精神贫困下的定义。他认为:精神贫困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是一个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的价值理性范畴。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文化知识缺乏、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消极懈怠、自卑焦躁、“等靠要”思想严重、精神世界空虚、安贫乐道等方面。精神贫困相对比较复杂,也更加隐蔽,很难用明确的标准来划分和量化,所以国家在过去很多年得扶贫工作中对精神贫困的关注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物质贫困整体上决定精神贫困,从哲学上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其精神世界多数情况下也比较贫乏,不会特别的健康和谐,并且人们也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善精神生活。落后的教育、文化设施,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闭塞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通信条件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知识获取、理想信念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但是,物质贫困不一定精神生活就必然贫困,物质贫困者可能由于教育或者别的因素的作用,精神世界比较富有,只是当下还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同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一样,精神贫困对物质贫困也会有反作用。如果一个人精神世界富有,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知识丰富,价值观正确,那么他就更有可能获取社会的物质财富;而一个人思想僵化保守,安贫乐道,缺乏斗志,知识文化水平又低,那么他就很容易陷在贫困的泥淖中。因此,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危害性更大,影响力也更加持久,难以改变,我们必须要引起注意,加强认识。(二)实践角度:川陕革命老区重视物质扶贫,缺失精神扶贫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老区人民共同努力之下,老区在扶贫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进行了各种尝试,先后采取了各种扶贫模式,诸如以工代赈、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模式。但是,这些传统的扶贫模式只是注重“授人以鱼”在短时间内缓解了贫困状态,而没有做到“授人以渔”没有培养起贫困人民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追求财富的能力。本文着重介绍以下几种传统的扶贫模式:1.救济式扶贫模式。建国以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老区一直采用救济式扶贫模式,直接把食物、衣服、资金等及生活必须品发放给贫困人口。在经济不发达、物资欠缺的时代下,救济式扶贫是必须的,这也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可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扶贫模式只能解决短期的基本生存问题,长期实行这种扶贫模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而且可能会滋长部分人的惰性、依赖心理,导致他们没有坚定的脱贫意志,出现越扶越贫穷的现象,反而违背了扶贫的初衷。2.整村推进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内涵就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以贫困人口为对象,以村级扶贫规划为依据,以村级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民主管理、树立文明新风、整治村容村貌、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工作措施。例如,2001年巴中市昌平县就实施开展了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使得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显著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本设施日渐完善,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这种扶贫模式注重贫困村的整体建设,而瞄不准贫困人口,受益最大的反而不是正真最贫困人口;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项目需要贫困人口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可是资金的门槛多数情况贫困人口达不到;扶贫项目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单一,地方特色不够鲜明,没有更多的与人民生活生产相关联的项目,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3.科技扶贫。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于1986年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重要的反贫困战略举措,同时也是老区开发扶贫战略的重要手段。科技扶贫模式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增强人们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科技扶贫模式的实施不仅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实惠,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还使得科技理论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推广了科学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培训经费落实不到位激发不起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科技培训在一些地方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艰苦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和农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科学技术难以推广等。(三)精准扶贫理论,提出精神扶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扶贫工作也去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为全世界的减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人类历史的壮举。但是,我国仍然还有七千多万人没有摆脱贫困,并且新形势下贫困问题也更加复杂。贫困主要集中在老少边区,区域贫困更突出;随着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现象比较严重;长期贫困和暂时性贫困并存;由疾病、教育、等因素返贫现象层出不穷等。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对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研究,并做出了新的尝试,针对之前扶贫工作粗糙、不精确的缺点,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同时也指出了“扶贫必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精神扶贫思想。其实早在1992年7月由习近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就蕴含着精神扶贫的思想。尤其是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这一章节中习近平就谈到了“脱贫致富从直观上说,是贫困地区创造物质文明的实践活动。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习近平在这本书中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会议的讲话中也提到“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此时,习近平总书记已经认识到精神贫困是影响脱贫的重要因素,并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在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说到“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对精神扶贫思想的进一步发展。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会议在北京招开,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用“五个一”来解决怎么“精准扶贫”的问题,其中有一项就是“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将精神扶贫思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始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推广,这将会指导我国未来的扶贫工作取得新的发展。三、开展精神扶贫的措施(一)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脱贫致富看似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实则与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