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艺术课兴趣激发与欣赏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类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课程不仅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更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大熔炉。我校是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在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走科研兴校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规模+特色”学校,显得尤为迫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教育部明确了艺术课在小学课程设置中要规范化、常规化。各校都能在课表中按规定开足课程与课时,但部分老师、学生对美术课只是满足画一幅画,音乐课学会唱一首歌曲等,艺术课大多数成了学生放松课、休闲课,老师也是简单苍白无力的说教。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艺术课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资金、设备、师资原因艺术课程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占。其次是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的兴趣不浓。有的学校把完成“双基”作为艺术教学的重点,更有学校把艺术教育当成学校争脸面的工具,忽略对学生艺术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个体的爱好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学生产生了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再者学生对音乐、美术的鉴赏与欣赏能力还没有更好的挖掘出来,他们不能充分感知“艺术之美”存在的形式和价值。学生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审美观、2创造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心理健康的发展被无形扼杀。因此,艺术课堂的美育就偏离了艺术课素质教育的宗旨。小学艺术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这种形势下,我校艺术教研组申报、确立“小学艺术课兴趣激发与欣赏能力培养的研究”为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我们的学习研究把艺术课的美育目标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小学艺术课点燃学生的激情,放飞学生的梦想。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发展学生特长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怀,认识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了解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2、开发教育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活学生爱好艺术的情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文化素养。3、经过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能熟练地演奏乐器、掌握绘画、舞蹈、唱歌、欣赏、创造等技能,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健全人格。4、了解艺术创作与历史背景,具备初步的艺术欣赏水平。5、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艺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学校艺术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校艺术教育真正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2、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是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赋予美育重要的地位,二是做出3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重要,与此相反,艺术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研究。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艺术课的兴趣,这是把艺术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习艺术课的基本动力,人的情绪和兴趣对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的兴趣就更强烈,学生就会喜欢学和坚持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他们对艺术课的兴趣是落实艺术教学的重点。4、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5、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欣赏能力,艺术课的美感就不能被学生所感受,艺术课本身就会黯然失色,艺术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效。小学艺术课的兴趣激发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课综合能力的体现,许多心理学家、艺术教育家以及一线教师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很多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四、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原则1、全面发展原则:艺术教育的研究,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既注重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又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2、开放性原则: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选择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开展活动或比赛,增进教学的参与性,提高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艺术快乐。3、科学性原则:艺术教育的内容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和途径,使其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的知识讲授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必须严格地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不能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从艺术教育内容和目标都要分层次有计划来安排的,即使是每一门课、每4一个专题、每一项实践活动,也都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进行,做到连贯、完整、系统,使其具有科学性。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艺术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研究实践,充分挖掘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在实践中进一步实施、完善,建构艺术教育的新模式。(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访问和开家长会等方式调查和反馈艺术教育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影响。2、个案研究法:建立典型的个案档案,对学生个体进行研究,分析实施艺术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影响。3、文献法:依据现有艺术教育相关研究成果,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步骤(1)第一阶段(2013年2月—6月)准备阶段。召开艺术教研组会,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分析,准备申报课题研究申请书,并开展相关培训。(2)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5年6月)课题论证、实施阶段。从“艺术课学生兴趣激发与欣赏能力培养”对我校艺术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当前我校音乐、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阶段研究目标,开展与课题有关的实验、研讨、学习交流,总结中期研究成果,并撰写教学论文。通过汇报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展示实验成果并将研究经验在全镇研讨,总结出切实可行提高我校艺术课“兴趣不浓,艺术素养不高”的教学方法,形成艺术课是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金钥匙。(3)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总结、推广阶段。把课题研究成果在全镇推广提升。收集材料,完善结题报告等工作,进行课题相关成果的汇总出版。总结研究经验,完成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上缴结题报告。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艺术课兴趣激发和欣赏能培养的研究,通过5调查分析、比较等方法找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欣赏能力的因素,找出教学上的弊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活动实践法等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艺术课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使艺术教学发挥实效性。(一)发挥整体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内在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这样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这是《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美术课上,我们应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我们尝试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美术同其他学科相比,“创设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可视性和非语义性特点。因此在教学时,美术教师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借助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美术史实与其他学科,拓宽学生视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2、利用音乐效果来创设情境。都说音乐美术不分家,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改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注入音乐内容,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如:《美术的节奏》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音乐激活孩子们的听觉想象力,诱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与感觉,有了不同的音乐,就表现了学生内在的线条能力,激昂的乐曲用折线、温柔的乐曲用直线等不同的音乐效果,也就有了学生不同的作品。所以在美术课程中使用音乐创设情境,借助于通感效应来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好办法。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也相应提高。多媒体教学是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经计算机处理后再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掀起学生情感波澜。6如:教学《向动物朋友学习》一课中,教师可以先用一段动物活动的动漫设计,并配上欢快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再展开讨论,我们要向动物朋友学习什么?多媒体这种形色兼备,声情并茂的场景强烈冲击学生的视听,使学生很快入境,让学生在情与意境感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4、利用道具创设情境。道具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产生创作灵感。如:在教《盒子造型游戏》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各种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纸盒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特别高。再如,在教学《做年历》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节日气氛,教师如果可以把真的无引线的鞭炮摆放在教室中,让孩子亲自去点,让其身临其境,感受过节气氛,引起入境。道具的使用信手拈来,巧妙运用,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5、利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习兴趣。语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它是教师思想态度,情感观念的载体。良好的教学语言应当是情意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体。学生不但能从中学到知识而且能得到美的享受。教学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把拥有语言艺术的高度修养,做为自己的目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恰到好处的鼓励语言可以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获得最终成功,并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在教学时教师可多采取以下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语言:“太棒了!你这样做很好!”“很有创意,有很大进步了!”“老师欣赏你这样做”“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6、巧妙地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但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与之相对比,美国学生学习美术,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真实地7表现自我,使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很高。因此美术课堂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保持教学活动新颖性,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尽量动手动脑,创造出他们满意的作品。在课堂上,应巧妙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7、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始终离不开兴趣。在上《剪贴画》制作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剪贴,喜欢自己动手发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