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质性环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与管理导引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亚平第一阶段申报与立项结题与推广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研究与管理第一阶段:申报与立项申报:一般包括选题、文献搜集、现状调查、研究方案设计、申报论证等具体环节。立项:主要是规划课题管理部门的事情,与课题主持人没有太多关系。课题立项了,意味着申请人的研究方案获得通过,可以开始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了。第二阶段:研究与管理过程研究:过程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过程研究是从课题立项以后算起,包括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论证以及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阶段。狭义的过程研究则从课题开题论证以后算起,专指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阶段。过程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实质性环节,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由一连串因果关系的步骤构成。过程管理:就是对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过程管理可以很好地避免课题研究“重立项与结题,轻过程研究”的现象。第三阶段:结题与推广结题:即课题经过专家鉴定,已经完成研究任务,成果符合预定标准,结束课题研究。结题需要的材料:课题工作报告(侧重对课题研究组织工作的介绍)、课题研究报告(是成果的主件,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简化研究内容,突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成果附件(包括相关论文、论著、文献研究综述、调查报告、相关光盘、活动方案、相关证明、会议记录等等)。结题鉴定:一般包括准备相关结题材料,向规划部门提出结题申请并获得批准,确定结题时间并邀请专家参加结题鉴定会等具体环节。推广: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的内容进行传播,并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更大教育效益、发挥更多辐射作用的过程。成果推广存在难度主观原因:课题研究者以及管理部门对于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意义认识不足;客观原因:很多课题研究的成果不够“成熟”,而且,多数研究成果带有很浓的校本特色,推广难度很大。“成果推广‘四部曲’”(南京市教科所):遴选→招标→锤炼→推开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举行专家引领的开题论证三、实施严格规范的过程研究四、推荐朴素适用的研究范式五、采用科学合理的科研方法六、注意过程研究的相关问题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研究者在课题立项以后,为实现预期的研究目标,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对整个课题研究做出的全面规划与合理安排。“实施方案”是整个课题研究的行动纲领,也是监控课题研究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依据,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一)“实施方案”与“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就是《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中要求填写的“论证报告”和“设计报告”两部分内容的总和。这两部分内容在《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中,统称为“研究方案”。“实施方案”与“研究方案”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实施方案”是在“研究方案”基础之上形成的,其包含的主体内容与“研究方案”大致相同。“实施方案”与“研究方案”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行文时间文本格式内容深度操作层面(二)“实施方案”的三种框架1.“我行我素”模式研究路线: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突破(拟创新点)、预期成果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研究假设、技术路线2.“问题导入”模式研究路线: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内涵界定研究价值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突破(拟创新点)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研究假设技术路线预期成果3.“实事求是”模式研究路线: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成什么内涵界定、理论依据预期成果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研究假设、技术路线(国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突破(拟创新点)(三)“实施方案”的“特别要求”1.成立课题小组,增强研究的“合作性”。案例:《素质教育南京经验的研究》实施方案中的研究小组成员2.细化研究步骤,增强研究的“计划性”。案例1:《基于秦淮人文资源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步骤案例2:《基于秦淮人文资源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中的研究步骤3.制定研究制度,强化研究的“保障性”。案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整合研究》4.预设研究成果,增强研究的“导向性”。显性的研究成果是指与课题研究直接高度相关的成果。隐性的研究成果是指与课题研究间接相关的成果。案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科研兴校”典型案例推广性研究》预期成果(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科研兴校”的再认识》——论文(2)《南京市农村学校“科研兴校”典型案例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3)《南京市农村学校“科研兴校”典型案例的提炼研究》——经验报告(4)《南京市农村学校“科研兴校”典型案例集》——案例集(5)《南京市农村学校“科研兴校”推广策略的研究》——论文(6)《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科学兴校”典型案例推广性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报告5.聘请批判友人,增加研究的“科学性”。所谓“批判友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课题研究“顾问”。案例:《基于学生基本需要的“主体育德”范式的研究》二、举行专家引领的开题论证(一)何为开题论证开题论证,就是课题组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题实施方案的价值、创新性、可行性,给予进一步科学分析、讨论和审定的过程。(二)开题论证的目的与意义进行开题论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请专家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会诊,帮助课题组进一步凝炼课题标题,理解核心概念,精选研究内容,明晰研究目标,找准创新点,预设研究成果等,弥补课题申报时各方面存在的缺憾和不足。由于不同的专家其个人的学术背景、理论立场和从业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可能会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对课题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弗洛伊德提出的著名事件:儿童反复扔东西的游戏一个年幼儿童非常依恋母亲,但母亲每天出门工作,留他一人在家。母亲走后,他开始扔东西,把各种东西扔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如沙发后等隐匿处,让东西在他的视野内消失,然后再找出东西,不断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对于儿童反复扔东西这一现象,不同的专家给出的解释是不同的。弗洛伊德的解释: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所关注的是人的“本我”的情绪。弗洛伊德认为,母亲的离开,对儿童而言必然产生一种无助感和挫折感,但他无法控制母亲的行动。于是通过扔东西再找回东西的反复行为,在游戏中找回掌控自己的能力,以缓解和发泄自己的无助感和受挫感。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皮亚杰的解释: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皮亚杰关注的是个体“符号象征能力”的获得。皮亚杰认为,“客体永存性”是一种符号象征能力,既无论我是否能看到一样事物的存在,但我知道该事物确实存在,这对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极为重要。年幼的儿童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对他而言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儿童通过让物体不断消失而又不断出现,逐步形成了个体的“符号象征”能力。布鲁纳的解释:布鲁纳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学习活动的探索过程。男孩反复扔出——回收这一过程,是一种外部的操作学习行为,具有探索的意义:扔出去和回收的是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和符号上可以互换,不断重复,逐步形成了顺应外部操作的内部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可有效地面对更多的外部情境,产生同化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莎士比亚说过:“接受每个人的批评,但要保留你自己的判断。”江苏省规划办主任彭刚:理解力——听懂,弄明白批判力——判断,有没有道理建构力——内化,形成新想法(三)开题的形式与程序1.会议开题(1)“一题一开”式(2)“一拖二”式(3)“多展一”式“会议开题”形式的一般程序:介绍开题论证专家和课题组成员→校领导致欢迎词→课题主持人汇报实施方案→子课题主持人代表汇报实施方案→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对话→专家分别陈述论证意见→课题主持人谈开题感受2.通讯开题3.网络开题三、实施严格规范的过程研究(一)案例展示案例1:《基于学生基本需要的“主体育德”范式的研究》案例2:《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过程研究具体做法(二)常规做法一是在过程研究中需要做什么,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固定的模式;二是过程研究需要做什么,也不是随意和随机的,而是要依据课题实施方案中的具体安排,立足于实现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取得研究成效,有的放矢地展开研究。一般来讲,课题过程研究中通常包括以下常规做法。1.学习研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学习研讨时段(2)学习研讨内容(3)学习研讨形式(4)学习研讨作用2.教育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1)教育调查时间(2)教育调查设计(3)教育调查功能3.“主干”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凸显研究“主干”“主干”研究就是指课题组要紧紧围绕研究内容或子课题开展研究,完成预设的研究内容。“主干”研究是整个过程研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课题研究最富有创造性、最务实、最聚焦的阶段。《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在“主干研究”中,研究者一般需要厘清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或者子课题。其次,围绕研究内容或子课题安排研究计划。第三,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制定相应的措施,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顺序或同步完成研究内容或子课题。第四,通过实践检验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研究效果的可靠性,并在研究中不断修正相应措施,确保更好的完成研究内容,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4.过程监督——过程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败一般情况下,课题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过程监督。一是“课题年审制”二是“网络晒题制”三是“友人批判制”四是“自我反思制”五是“同伴交流制”六是“成果展示制”四、推介朴素实用的研究范式“五步研究法”“五步研究法”将复杂的过程研究简化为“五步”,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策略——付诸实践——经验总结。(一)直入问题:从课题到问题,删繁就简案例:《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首先,这个课题是有问题的,即要解决“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问题,有问题说明这个课题有研究的需要。其次,这个课题的问题是具有“问题性”的“真问题”。因为,“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在一些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堂上的确普遍存在。再次,这个课题的问题是具有“问题性”的“实问题”。因为,“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就是真实地发生在研究者自己的课堂上,是真真切切需要解决的“实问题”,而不是不需要的“虚问题”。(二)细析原因: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关键在寻找原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因需要完全。《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者经过周密调查,了解到小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大约有教师的严厉、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农村小学生胆子小、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听话”,等等。2.原因需要深入。《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教师的严厉”是一个原因,严厉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但是,教师为什么要“严厉”呢?是因为“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影响,还是教师本人的性格使然等的。再比如,“农村小学生胆子小”,为什么胆子小呢?是因为生活环境狭小还是因为见识太少等等。3.原因需要分主次。《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教师严厉,方法不当,学生胆小,家长教育抓住了主要原因,课题也就抓住了研究重点。当然,不同学生的课堂沉默的原因也会不尽相同,如果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原因,那么就更具有针对性了。(三)巧拟对策:从问题到策略,针对原因一是改造原因。《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教师严厉的态度,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农村小学生胆子小,家长的教育观念二是正面引导。能否把学生课堂的积极发言与学生的成绩单填写联系起来?能否把学生课堂的表现与先进评比结合起来?(四)付诸实践:从计划到实施,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观察——反思。首先把设计好的对策付诸实施,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然后观察实践的过程,反思实践的效果,修正实施对策,提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