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阅读目录,宏观上把握整本书的编排思路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第2课第3、4课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的含义诸子百家:__________时期,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春秋战国争鸣:是指当时诸子百家代表_____________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提出自己的主张,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本阶层或政治派别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经济领域: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领域:衰微,士大夫崛起。(3)阶级关系:受到各诸侯统治者的重用。(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变化。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井田制周王室“士”“学在民间”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的辩证关系)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儒家学派(1)春秋时期:孔子A、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万世师表”、“至圣”、“六经”、“七十二贤”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庙——杏坛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同文门孔林至圣林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府圣府大门1、政治思想:核心:“仁”(含义:即“爱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别人)“克已复礼”(对自己)2、民本思想:3、教育思想:B、孔子的思想实现“仁”的方式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教育方式:首创私学“仁”与“礼”“以德治民”10•子曰:“有教无类。”•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局限性: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具有进步性: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儒家学派(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思想1、政治主张:“仁政”3、人性论:“性本善”论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孟子荀子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3、人性论:性本恶荀子荀子的思想1、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4、主张礼法并用5、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为政以德足食…民信之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创立儒家学派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蔚然大宗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2、道家学派(1)老子A、老子简介:道家的创始者;生活在春秋晚期,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1、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B、老子的思想庄子(2)庄子—战国时期思想主张:1、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2、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143、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A、思想主张:(1)政治改革(2)法治(“法不阿贵”)(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意义: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墨家——墨子(战国初期)(1)“兼爱”(2)“非攻”(3)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4)“尚贤”墨翟(dí)三、“百家争鸣”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4)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小结:一个时期:一种局面:四大学派:各派代表主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孔子、孟子、荀子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性信任是立不住脚的。)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性的拥护)而为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2分)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以个典型事例。(1分)(1)三段材料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1分)(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1分)民本思想。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性。“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2分)唐太宗时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治”。学派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所代表阶级儒家道家法家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