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时间:4次课,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主讲:刘曙光地址:J8楼409室Tel:81217(O)E-mail:sxlsg@sdust.edu.cnqq:1187288926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第1章概论教学目标: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1、性质: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2、研究对象: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原理以及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3、主要内容与学习要求(1)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要求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具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的初步能力;(2)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定位理论、工艺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等。(3)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4)学会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5)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方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较强的课程,它涉及了毛坯制造、金属材料、热处理、公差配合等方面的知识。金属切削理论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希望学习本课程时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即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本书给出的仅是基本概念与理论,真正的掌握与应用必须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善于总结,才能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学教教学环节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实验课4.课外作业成绩评定1.期末考试成绩(闭卷)(70%)2.综合训练环节、讨论课成绩和附加成绩(10%)3.作业成绩(10%)4.实验成绩(10%)实验安排第六周:1、刀具角度;2、机床传动系统地点:J8楼112室57592乔志刚老师联系使用教材:倪小丹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07.3参考教材:1.张世昌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高教出版社,2008.122.王启平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陈日曜主编。《金属切削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答疑安排1、暂定每周四晚7:00-9:30答疑地点:J8楼-409室2、随时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联系E-mail:sxlsg@sdust.edu.cnqq:1187288926目录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第2章金属切削基本原理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第4章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第5章机床夹具第6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第7章典型零件加工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时间:4次课,8学时)第1章概论教学目标: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第1章概论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典型机床的加工工艺范围刀具的几何角度工件定位的方式六点定则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第1章概论案例导入怎样获得如图1.1所示的阶梯轴零件?分析:它是由一些外圆柱面、圆锥面(倒角)和平面组成,并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表面?需要哪些运动?需要用什么机床、刀具、夹具和量具?怎样把它装在机床上?精度怎样?第1章概论图1.1阶梯轴简图第1章概论1.1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1.2机械加工工艺装备1.3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1.4工件定位的六点定则1.5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1.6实训1.7习题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1.1.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1.1.2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掌握机械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熟悉零件常见表面(外圆、孔、平面、螺纹、齿面)的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切削加工中的运动、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所有机械零件的表面,都是由一些基本表面形成的。这些表面包括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以及各种成形表面(如螺纹表面、渐开线齿面等),这些表面通常可以看成是一条母线沿着另一条导线运动而形成的。图1.2所示的几何表面都是由母线1沿导线2运动而形成的。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图1.2零件表面的成形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需要指出:1虽然母线和导线相同,但若两者间起始位置不同,形成的表面也不同,如图1.2中的b及c。2有些表面,其母线和导线可以互换,如图1.2中a、d和f等,称为可逆表面;另一些表面则不能互换,如图中b和e,称为不可逆表面。切削加工中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和轨迹的相对运动得到的,不同的加工运动、不同的切削刃形状,形成发生线的方式不同,获得的零件表面就不同。形成零件表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1)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为点接触,发生线为接触点的轨迹线。图1.3中母线2,工件作回转运动形成导线,最终获得回转曲面。采用轨迹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图1.3形成零件表面的4种方法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2)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b所示,切削刃1的形状和长度与所需形成的发生线(母线2)完全吻合,工件作回转运动形成导线,最终也获得回转曲面。(3)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c所示,刀刃1作回转运动,同时刀具轴线沿着发生线的等距线作轨迹运动,切削点运动轨迹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为了用相切法得到发生线,需要二个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4)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d所示,加工时,刀具1与工件按确定的运动关系作相对运动,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相切,切削刃各瞬时位置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用展成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即刀具运动A与工件运动B组合而成的展成运动3)。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1.成形运动(1)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以形成工件以加工表面的基本运动。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主运动可以由工件或由刀具完成,车削时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2)进给运动是指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进给运动不限于一个,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切削时,工件上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见图1.4):已加工表面指经切削形成的新表面,它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逐渐扩大。待加工表面指即将被切除的表面。它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逐渐缩小,直至全部切去。过渡表面指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图1.4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相对于工件运动轨迹面,就是工件上的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切削刃,二是切削运动。不同形状的切削刃与不同的切削运动组合,即可形成各种工件表面,如图1.5所示。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图1.5各种切削运动和加工表面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2.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它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线速度。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其切削速度为(单位为m/min)式中d——完成主运动的工件或刀具的最大直径(单位为mm);n——主运动的转速(单位为r/min)(2)进给量f当主运动旋转一周时,刀具(或工件)沿进给方向上的位移量f。进给量的大小也反映了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的大小,关系为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背吃刀量车削时(单位为mm)是工件上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式中——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单位为mm;——工件已加工表面的直径,单位为mm。合成切削速度在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实际切削速度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