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2012.2.25本章要点提示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经济监督,独立性是其本质特征。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循环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是什么1、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的经济监督形式。因为:两权分离产生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营管理者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按照财产所有者的意志,管好用好财产,保证其安全完整、保值和不断增值的经济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对审计这种代理经济监督形式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审计的产生,并推动审计的不断发展。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审计的本质是一种代理性的经济监督是形式,审计的基本作用是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2、审计关系人及其相互关系人们通常把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称为审计关系,审计关系人就有三方:审计人、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目前发展成为了审计信息的使用者)、被审计人(即承担经营管理责任的人,也叫责任人),这三方关系人的关系是:审计人接受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的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向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报告审计结果,以实现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对被审计人的有效监督,维系他们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二、审计的本质特征1、独立性就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主体身份上的超脱性,精神上的公正性。身份上的超脱性,是指审计主体至少与被审计人之间,有时还要与审计委托人之间,在组织人事上要没有隶属关系,在血缘上要没有近亲关系,在财务上要没有关联关系,在业务上没有冲突关系。身份上的超脱也叫形式上的独立。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精神上的公正性,是指审计主体能够公正地对待审计活动有关利益各方的品质和能力,包括品质上的正直诚实,能力上的充分胜任,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成果上的权威公允。精神上的公正也叫实质上的独立。2、独立性的意义审计的独立性意味着审计是一种客观公正的监督,是一种财产所有者可以放心委托而受托经营管理者可以放心接受的经济监督形式,意味着审计必须存在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之上,必须以客观公正的鉴证为基本职责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独立性也意味着审计是一种代理型的经济监督形式,审计委托或授权者与审计主体之间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双方也存在着利益差别,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需要他律和自律。政府所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规制和监管;审计职业组织需要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规范,进行自律。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价值的源泉。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的独立性也是审计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的保证。3、独立性的保证为了确保审计主体具有独立性,从而确保审计独特价值或作用的发挥,多数国家的《宪法》,各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都对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或规定。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三、审计的主体审计主体是指审计活动的发动者,即从事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人员。分类概念特点政府审计主体从事政府审计活动的机关和人员。强制性无偿性独立审计主体从事独立审计活动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托性、有偿性内部审计主体指从事单位内部审计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经常性、及时性、针对性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四、审计的客体审计的客体也叫审计对象,是指审计活动的作用对象,即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一)政府财政收支政府财政收支是指政府依法取得的各总收入,如税收、收费、举债等;政府依据批准的预算而发生的各种开支,如经费、公共工程投资、社会救助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预算外的各种收支等。对政府财政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政收支审计,简称财政审计,它通常只能由政府审计机关来实施。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二)单位财务收支单位财务收支是指行政单位的拨款收入、经费支出等,事业单位的拨款收入、收费收入、经费支出等;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等。对单位财务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务收支审计,简称财务收支。最典型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是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三)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这里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是指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如环保、公益或爱心捐助等。对这些经济活动也需要进行审计,如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等,其审计主体应视使用资金的性质而定。第一节审计的基本概念五、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指审计活动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审计目的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责任性审计效益性审计第二节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独立审计的萌芽独立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据史料记载,16世纪末,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日益繁荣,出现了合伙经营的商业组织形式,形成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明显分离,也形成了不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对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监督的需要,为此,有些不参与经营活动的合伙人开始聘请一些熟悉会计的人士通过对合伙企业的账目进行审查,帮助他们对承担经营活动的合伙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16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便呈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专门从事查账和公证工作的人员,形成了独立审计的萌芽。第二节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二、独立审计的形成独立审计正式形成于18世纪的英国。1720年,英国发生了南海公司破产案,英国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审查。斯耐尔通过审查已独立会计师的身份出具了一份确认该公司存在虚假会计记录、进行舞弊的查帐报告书,从而宣告独立审计师的正式诞生。第二节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独立审计的完善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急剧推进,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当时,美国的短期信用发达金融资本开始广泛向产业资本渗透,企业同银行的关系更加密切。银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逐渐把企业资产负债表作为了解企业信用的主要依据。这样,以证明企业偿债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在美国迅速兴起。第二节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四、独立审计的发展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成千上万的股东和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于是,美国政府于1933年公布了《证券法》,1934年公布了《证券交易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向社会公众公布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这种以损益表为中心的财务报表审计成了美国的法定审计,也成了现代独立审计的核心内容。从此,美国成了独立审计发展的中心,独立审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二节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五、独立审计的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与此同时,审计技术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财务报表公允真实性发表审计意见和揭露被审计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与舞弊成为同等重要的审计目标,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成熟并开始向风险基础审计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扩大到代理纳税、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等领域。第二节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六、独立审计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独立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及其发展是独立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独立审计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三)随着独立审计业务的发展,独立审计职业也不断发展。第三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一、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确定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的历史演变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也叫财务报表审计目的,是财务报表审计活动所要获得的最终成果,是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是确定财务报表审计范围,选择审计程序,确定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独立审计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需求和审计能力是确定审计总目标的基本依据。财务报表审计是由资产负债表审计发展而来的,其最初的审计形式是详细审计。第三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二)现阶段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的规定,现阶段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第三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二、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具体目标的涵义财务报表审计具体目标是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具体报表项目或业务类别进行审计时所要查明的各项具体问题,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各种认定的检验。(二)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包括披露,下同)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三)一般审计目标的内容审计具体目标其实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会计报表认定的验证。第三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三、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原则合理保证原则关注和控制审计风险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原则审计范围充分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原则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循环一、审计工作循环的意义与发展过程(一)审计工作循环的意义审计工作循环是指某项审计业务从开始到结束应做的各项工作及其顺序。各项审计业务的工作循环通常都包括三个主要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不同的审计业务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具体工作内容有所不同。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审计事项的内容、要求和特点,来确定审计工作循环的具体内容。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循环(二)审计工作循环的发展过程在审计发展史中,先后出现过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种审计工作循环模式。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循环账项基础审计一般工作循环详细审查会计账目出具审计报告编制审计计划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循环制度基础审计一般工作循环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出具审计报告编制审计计划抽查会计账目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循环风险基础审计一般工作循环编制审计计划评审内部控制制度抽查会计账目出具审计报告分析和评估审计风险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循环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循环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组成审计项目组编制审计计划进行控制测试进行实质性测试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汇总差异,提请处理形成意见,出具报告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循环本章小结审计是建立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基础上的一种代理性经济监督形式。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独立性要求审计主体在身份上应当具有超脱性,精神上应当具有客观公正性。独立审计萌芽于16世纪的意大利,形成于18世纪的英国,完善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中令人瞩目的一种自由职业。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财务报表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审计工作循环是指某项审计业务从开始到结束应做的各项工作及其顺序。在审计发展史中,先后出现过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种审计工作循环模式。讨论及思考题1、投资者利用了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后,发生了投资失败,他应否追究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企业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章独立审计主体第二章独立审计主体•【教学要点】•(1)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资格和获取资格的程序•(2)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3)会计事务所组织体制•(4)我国会计事务所的内部治理•(5)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第一节注册会计师一、注册会计师资格(一)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资格条件独立审计质量取决于该行业吸引的个体的质量,因此,准入条件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个体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提供其所需的基础,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