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学_余开湖_肾上腺C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肾上腺CT诊断体位:仰卧位常规平扫,必要作增强扫描范围:T11-L1,双侧肾上极-肾门,当怀疑有异位嗜铬细胞瘤时,加大扫描范围,甚至全腹部扫描层距与层厚:3-5mm,怀疑有醛固酮增多症时,层厚为2—3mm重建:冠状面、失状面胃肠造影及平静呼吸第一节CT扫描技术第二节肾上腺CT解剖双肾上腺位置肾上腺位于腹膜后肾脏上极内上方肾周间隙内可分成内侧肢、外侧肢以及由内、外侧肢相交构成的体部肾上腺形态CT表现基本上可分成三型:三角形、倒V字形或“人”字形及线形。少数呈Y形、逗点形或蝌蚪形右侧肾上腺以线条形最常见,三角形很少见左侧以倒V字形或人字形最多见,其次是三角形肾上腺大小肢体厚度5-7mm体部较厚,但仍小于10mm,如大于10mm则肯定为异常肾上腺的内、外侧肢厚度均匀,呈凹陷形,如向外隆出,则应考虑为异常与同侧膈肌脚比较,比同侧膈肌脚细第三节肾上腺疾病CT诊断原发醛固酮增多征Conn综合征为一种可治愈性高血压65~95%腺瘤5~35%皮质(球状带)增生极少为皮质癌腺瘤大多为单发,偶尔为多发性或双侧性,瘤体通常较小,直径多为1cm~2cm,包膜完整皮质增生位于球状带可为小结节或大结节型病理特点发病峰值年龄为20岁~40岁女性多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肌无力和夜尿增多实验室检查:血和尿中醛固酮增高、血钾低和肾素水平下降、立卧位血浆醛固酮量测定有助腺瘤与增生鉴别临床特点Cushing综合征依病因分为垂体性异位性肾上腺性过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增生占70~85%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皮质癌占15%~30%病理特点Cushing综合征可见于男、女任何年龄,常见于中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痤疮、毛发多、高血压实验室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血中ACTH升高或降低临床特点肾上腺腺瘤CT表现常单侧肾上腺孤立小肿块,偶双侧或单侧多发类圆或椭圆形,与侧枝相连或位于两侧枝之间密度均匀,由于富含脂质,常近于水样密度肿块轻度强化,病侧肾上腺多显示病侧肾上腺可受压、变形,但无萎缩性改变Cushing腺瘤.单侧肾上腺类圆或椭圆形肿块,与肾上腺侧枝相连大小多2cm~3cm,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边界清..增强检查轻中度强化,同侧残部和对侧肾上腺变小肾上腺增生CT表现双侧肾上腺常显示正常少数则呈弥漫性增大肾上腺边缘一个或多个小结节,可达16mm肾上腺增生•双肾上腺弥漫增大,侧枝厚度>10mm和/或面积>150mm2•小结节影,增大肾上腺密度和形态尚正常•无明显形态学改变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肿块常超过7cm,类圆、分叶或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内有坏死或陈旧出血所致的低密度区•增强检查,呈不规则强化,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可有散在点状钙化•对侧肾上腺萎缩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分泌儿茶酚胺肾上腺是主要发生部位,10%肿瘤位于肾上腺之外位于腹主动脉旁、后纵隔、颈总动脉旁或膀胱壁(副神经节瘤)常较大,易坏死、囊变和出血,有完整包膜,恶性者包膜侵犯并可发生转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其峰值期则为20岁~40岁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和皮肤苍白等,24小时尿中香草基扁桃酸的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病理与临床特点为一侧肾上腺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偶为双侧性直径常为3~5cm,但也可较大,甚至达10cm以上因内有陈旧性出血、坏死而密度不均匀少数肿瘤的中心部或边缘区可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肿瘤明显强化,而其内低密度区无强化CT表现发现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时,需除外其他病变并发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只有发现转移征象才可确定发现肾上腺区肿块,应行相关部位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肾上腺囊肿较少见,病变通常为单侧性以淋巴管瘤样囊肿常见,其次为出血后形成的假性囊肿多数肾上腺囊肿无症状,较大者压迫肾动脉产生高血压类圆形均匀性水样密度,边缘光滑锐利,壁薄而一致少数可有弧线状钙化,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CT表现肾上腺囊肿主要应与突向肾上腺区的肾上极囊肿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肾上腺髓脂瘤•一般为单侧性,含有丰富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髓样组织•多无症状,多属意外发现,少数较大肿瘤可产生腹块•类圆或椭圆形,直径多在10cm以下,少数者可较大•肿块呈混杂密度,由低密度脂肪和软组织密度灶构成CT表现不均质肾上腺肿块、脂肪组织为特征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