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2)蕃(fán):多。(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4)李唐,指唐朝。(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10)焉:助词。(11)隐逸:指隐居的人。(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1、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3、体裁:“说”。四、课文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五、变型默写1、入题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3、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出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6、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写莲长成后的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8、莲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的句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9、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六、段意及中心1、段意:第一段表达作者对莲的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第二段高度评价莲的品德,再次表达对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中心: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七、简答1、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志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此句是总提句,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4、莲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5、菊之爱有哪两重含义?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什么?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6、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既照应上文“与独爱莲”,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事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7、本文以“爱”为脉络,写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时又是花中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个感叹句,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陋室铭》复习资料一、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解释1、书下注释(1)陋室:简陋的房子。(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3)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古代传说先人都住在山上。(4)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7)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8)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9)调(tiáo)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10)金经:指佛经。(11)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12)案牍:官府的公文。(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1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西蜀,现在的四川。子云,指杨雄,西汉文学家。(1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之,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2、补充注释无丝竹之乱耳:表示舒缓语气。何陋之有:表示强烈反问。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三、文学常识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2、选自《全唐文》。3、本文体裁: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四、翻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它好比)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五、变型默写1、全文的主旨句,同时也照应了“何陋之有?”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写出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写出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的生活的批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文中虚写的句子: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写居室中生活图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六、段意及中心1、段意第一层:开头运用类比,引出全文主旨。第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表现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第三层: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突出陋室不陋室”。2、中心思想:作者为陋室作铭,描绘了陋室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意味。七、简答题1、猜测作者在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时的心理师怎样的?诸葛庐不陋,子云亭不陋,则我之陋室亦不陋矣。2、“何陋之有”的出处?孔子的原话是什么?引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试练习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1)“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篇。(2)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作者省略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句之中。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鱼我所欲也》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以“孔孟”并称。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这部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它属语录体散文集。二、课文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