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代史重点简答-论述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筑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历程,正是“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的过程。洋务新政的主要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1)它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它是中国旧事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新的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给予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人民民主专政》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2)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是主要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积极联盟.(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冲淡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这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家革命力量团结一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及其特点(1)1853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2)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这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第二,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级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级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上,一是敌我力量悬殊,反革命力量十分强大;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论。基本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第二,概括提出了区分和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提出要求把争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奠定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基础,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控制近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主要是:(1)控制中国内政,列强驻京公使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2)操纵中国外交,控制中国外交主权(3)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无权干涉(4)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扶植、收买代理人,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对国家财政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及时有力地地址了资产阶级的腐蚀。《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①全国抗战爆发后,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②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效果,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又将属于中国的。③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蒋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持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齐了积极作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最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博士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敌后游击战争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迫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2)在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敌后人民力量的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武装力量的壮大还使游击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近代中国半封建本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点(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①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子啊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⑤近代中国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史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中国的广大人民有其实农民提议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及其意义土地改革运动: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①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②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土地改革运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③1947年下半年和1948年初,土地改革运动在各解放区广泛发动。这期间一度发生过侵犯部分中农利益、侵犯某些民族工商业;许多地方斗地主、富农的方法不适当等“左”的错误。中共中央一经发现,便立即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纠正。期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意义: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农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区出现了新面貌: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广大农民积极支援和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性转折(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3)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4)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