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亲情树下我成长1、家庭万花筒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难点:如何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维系现代家庭的美德。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份《红楼梦》的家谱资料。2、搜集有关家庭模式的资料。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小家庭组成大社会1、出示图片,猜猜:这是个什么字?2、小故事:家字趣谈屋下躺着一只大猪——豕者,猪也,这就是家。从现在已发现的古文字来看,至少在商代,“家”字就已存在了。那么,古人造字时为什么要用屋下养猪指代人居的家呢?在古代,猪是财富的象征。养猪越多,表示家越富有。住人的地方,未必可以称家,而屋下饲养肥猪者,才能肯定是家、是人家。如今,城市的家庭是不能养猪的,在农村,人畜同居的现象也基本上没有了。家与猪的关系已经很浅,“家”字的来历和本义也已逐渐淡化。但是农家毕竟还在养猪,因为人们还是要吃猪肉,因此家字的存活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还在吃猪肉,屋下养猪的“家”字就不妨让它存在下去吧。3、欣赏图片——夜晚,万家灯火的景象。(1)说说:在你心目中,家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家像什么?(顺带说说家里的人)(2)小结:夜色阑珊,万家灯火。这一扇扇温暖的窗户背后,就是一个个幸福温暖的家,无数个家庭星星点点般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二.家庭模式的变迁1、古代大家族(1)说到家,电影电视里《红楼梦》这个家很引人注目,是中国古代家庭的典型代表,这个家中有哪些人物?(2)链接:红楼梦家谱(约300多人,教师可稍事讲解怎样看家谱,以便正确理解人物关系)(3)小结: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大家庭,可以称为家族,但他们“同居共产——一起居住,共同拥有财产”,仍可称一个家庭。(4)还有这样的大家庭吗?例:《杨家将》中的杨继业一家、巴金《家》中的家(5)说说这些封建大家族的异同。2、现代普通家庭(1)与中国传统大家庭比较,自己的家庭有什么特点?(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2)统计人数:大部分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城市里还有很多是421家庭。(3)介绍计划生育政策。(4)讨论: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各自的优缺点,并谈谈自己的做法。3、现代特殊家庭(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家庭模式还有有哪些类型?(单身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2)全班交流汇报:(在点评时要特别注意对部分家庭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例如:对三代、四代同居的和乐表示赞赏,对不幸家庭的同情与爱护,不幸家庭成员的自尊自爱与乐观向上等)(3)讨论:各种各样不同的家,有什么相同的东西(鼓励答案多元化,如:爱、关怀、温暖、亲情等)三、传统家庭美德典范展示1、家对一个社会也很重要,历代朝廷、政府都很重视家庭问题,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2、列举典范“郑义门”,讨论:其中隐含的家庭美德(厚人伦;美教化;讲廉政;“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3、你还知道哪些家庭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劳、节俭、耕读、仁善等)4、各种各样不同的家,还有什么相同的东西?(幸福和睦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石)。四、布置课外作业:(1)搜集传统家庭美德的名言佳句或故事(如孟母三迁,诸葛亮《诫子书》等)(2)搜集与家庭有关的老照片,有一定历史的老物品以及家庭中的典型美德,并与父母合作,制作家谱。(可以在下半部分附上家庭美德小故事)第2课时一、名言佳句展示以大组竞赛形式诵读搜集到的关于传统家庭美德的名言佳句或故事。二、家谱展览会1、家谱冠名申请:根据自己家庭的典型事例讲解家谱,申请冠名如:申请桐庐李氏——节俭之家2、上台冠名申请:要求介绍清楚家庭成员,根据申请名称介绍家庭美德。3、统计家谱名称:如勤劳之家有哪些等。谈谈编写的体会与方法或者参观后的感受。三、作品展示(一周以上)来不及申请的家谱,进行张贴,投票。参考资料:一、家庭模式常规家庭:到了21世纪,常规的夫+妻+孩子的家庭仍会是社会的主流,它有着更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单身家庭:独身作为一种家庭模式的选择将不再使人们大惊小怪,独身的男女往往有稳定收入,精神和经济均十分独立。丁克家庭:传宗接代是否是婚姻生活的惟一目的?这种传统观念最先是受到质疑,在选择丁克家庭的夫妇那里,则彻底被颠覆。单亲家庭:这个家庭里也只有两个人,但却不是夫妇二人,而是父母子女四种角色分担在两个人身上。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必再觉得自己的家庭与别人不同。全职先生家庭:这种家庭模式的产生,令许多女性可以尽显才华,但同样会导致隐患。全职太太家庭:到21世纪,这种家庭会增多,甚至可能会被一些人争相模仿,但可能是隐患最大的,因为经济地位的巨大失衡最终会导致精神和感情世界的不平等“四世同堂”是中国传统社会典型的家庭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与观念的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了第一代独生子女,三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截至2001年底,在中国35123.4万户家庭中,平均每户3.46人。与此同时,家庭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年轻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养儿防老的观念淡漠,选择“丁克”家庭的人数增多。在父母离婚的单亲家庭中,由母亲抚养孩子的家庭居多,因为绝大多数女性有独立的经济收入,而且在离婚时财产分割照顾带孩子的一方,使孩子随母亲生活成为可能。近年来,老两口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出国留学,外出工作、经商,到异乡打工的人数增加;住房条件改善使三代同堂的家庭显著减少;高龄老人增多形成丧偶或独居老人多等。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阶段,空巢家庭将成为老年家庭的主要形式,它促使中国传统的“子女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2、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时代家庭关系不断趋于民主、平等。2、反省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初步学习理解沟通的基本技巧。3、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重点: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难点: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二、教学准备:1、收集自己与父母愉快生活的合影2、回忆父母对自己帮助最大或让自己感受深刻的事例。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调查导入,引发思考。1、出示调查内容,学生做答调查内容:你和父母的沟通处于一种怎样状况?A、没有共同语言,少沟通,出现代沟;B、和好朋友一样,有什么说什么;C、偶尔谈一下学习及生活状况。2、统计学生的调查结果,算出百分率。(估计选择c较多)3、讲述案例:在佛山某小学高年级的一个班,观摩课的主题是如何与父母沟通。老师在课前让全班学生也做了这个题目,统计结果显示,选择C的学生占63%;选择A的接近三成;而选择B的不到一成。学生们普遍认为和家长沟通比较困难,只有一名学生表示与家长沟通没有问题。另一个关于沟通的问题要求家长做答,供选择内容有四条:A、在为小孩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前提下,你期待能和小孩像朋友一样沟通;B、你只负责为小孩提供物质生活保障;C、你不愿和小孩谈心;D、你偶尔和小孩沟通一下。结果家长一致选择A。调查的结果显示家长都希望能与孩子进行更多交流沟通,但因为沟通方法或是其他原因,目前子女与父母在沟通上比较被动,甚至有些孩子对父母缺乏必要的了解。二、了解分析,找出症结。1、交流:你与父母经常会产生那些摩擦?(往往是对孩子在学习成绩、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满产生唠叨或管束太严)2、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象产生摩擦时自己与父母当时的心情和想法。3、讨论:现在你又如何看待此事?对父母亲的行为能理解吗?4、得出结论:如果亲子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摩擦就会减少。5、出示:“民主”和“平等”6、提示:民主和平等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家庭生活中,我们把手紧紧握在一起,牢牢记着民主和平等,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幸福。这就是现代新型的家庭关系。三、沟通测试,深入明理。1、引出提问:与父母做朋友,你觉得有一定的困难吗?2、完成P9小测试。引导体会:与父母做朋友首先要愿意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还要乐意与父母交谈,进而读懂父母的这份爱。3、统计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所罗列的虽然是一些生活细节,但从这些细节中最能看出你对父母的态度。对父母的这些情况的了解,需要当子女的细心深入的了解才能得知,除了关心父母,还得做个有心人。通过这些方法途径去更多地了解父母,看看父母还需要些什么帮助,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如能这样想并且这样去做,就已经具备了和父母做朋友的条件和基础。4、阅读诗歌《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5、学生针对自己的表现,给自己做一个测试评价。第2课时一、感受关爱1、看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女儿:你今天九岁半了,已经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妈妈一天天盼着你长大,等你真的长大了,又开始烦恼如何教育你。当你来到世间,爸爸妈妈是那样地惊喜,你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对你寄予了种种厚望。也曾想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寄予你,希望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但是我们更希望你快乐成长每一天,享受你童年学习的快乐和烦恼,享受你童年的无邪和天真。我们不是不看重你的学习,但我们更希望你在学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的学习,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为了爸爸妈妈去学习,你的每一个进步,爸爸妈妈都看到眼里,喜在心头。随着你的长大,我们越来越觉得你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只是不善于表达,你不再是非常听话的无知孩童,你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也有了许许多多的小缺点和小错误,如何来帮助你克服这些弱点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你听话但是内向胆小,自己有想法却不善于表达,这样的性格如果不加以改善,将来你走向社会,就会觉得很难适应。爸爸和妈妈都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女儿,坚强起来,自信起来,努力去做,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做一个最棒的自己。祝你天天快乐、天天进步!爸爸、妈妈2、谈谈读后的感受3、拿出照片,讲讲自己与父母之间快乐的回忆。4、说说你的父母亲给予你哪些关爱?二、化解矛盾1、动手写出自己的“金点子”。以小纸条的形式,先在同学中传递,再贴到黑板上进行交流。(如:跟父母写信;让父母明白你的想法、做法;及时检讨自己……)2、分析“知音信箱”中的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三、探讨方法1、小组中叙述自己与父母成功沟通的案例,点出沟通成功的原因,分享成功的喜悦。2、剖析失败案例,共同讨论,寻找变失败为成功的方法,选出最好的方法。四、朗诵诗歌1、读一读:P14《父母的话》2、总结:和谐的家庭需要我们共同营造,和父母做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更美满。五、课外延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平时与父母亲多沟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3、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家庭的评议流程及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要求和努力方向。2、懂得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积极意义。3、感受全家人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快乐,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重点:懂得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对国民道德建设的贡献,明确自己如何努力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出力。难点:激发争创学习型家庭的热情,自觉投入到学习中。一、教学准备:1、准备“五好文明家庭”的牌子或图片、若干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彩纸,上面画着笑脸或哭脸。2、请家长准备一份客观评价自己家优缺点短文。二、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畅想篇1、老师前几天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一张特殊的照片,想看吗?(出示评选文明家庭的图片)2、展开你的想象,如果这个社区家家都是文明家庭,而你就生活在这个社区,你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二、评议箱1、这些家庭为什么会被评为文明家庭?小组讨论并把你们认为他们符合的条件写下来。2、国妇联也制定了一些评选文明家庭的条件,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评选条件)3、在农村有些家庭也会拿到“五好文明家庭”的牌子。(实物“五好文明家庭”的牌子)选“五好文明家庭”也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