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职业教育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和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学习化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学习化社会形成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在我国几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其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广大需求而快速发展并壮大起来。尽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而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才刚刚开始,还要狠抓它十年、二十年,才会见到成效。”我国人才供给与人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及应对方法长期以来,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近三分之二的进入劳动力市场,三分之一多的高中阶段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等院校,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未经过就业前的培训和职业准备教育,同时我国就业形式在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等方面存在着的结构性短缺,这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只要抓住了、抓对了就可以把职业教育办的有声有色的。因此使得职业教育引进了各种各样的办学理念。但是要把职业教育做好,就必须让职教的学生了解社会、企业,在这里我们引进了“校企合作”的理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特点。因为它将工与学、校与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符合我国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校企合作的形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比实验,我们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2+1”学年制合作教育形式。所谓“2+1”学年制合作教育就是前两年学生在校内进行课程学习和必要的实习,第三年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和毕业设计。这种形式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校学习2质量,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知识学习的整体性比较强,操作上比较简单。但“2+1”学年制合作教育模式受学制的限制,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年的“工学结合,顶岗工作”,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在讲求教育效益的同时把培养与就业相结合,从而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这两个完整学期,让学生在校期问就能深入企业和社会,工作学习交替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竟争能力的目的。在这种“2+1”学年制合作教育中职业学校会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作为工学结合的主导方。同时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合作的契合点,主动履行教育服务社会的责任,以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人才服务等形式,赢得企业的信赖和支持,进而取得合作机会。三、校企合作的具体操作在这种校企合作的机制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校企合作,紧贴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学校和用人企业普遍签订了协议书,专业设置始终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走向,不断充实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使学生适应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学校根据企业对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编写专业教材,公司派出高级技师担任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实训场所。我校数控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先与瑞丰农机公司鉴定就业协议,然后再入学。而我们针对瑞丰企业的用人要求制定了两年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瑞丰公司派遣人员指导学生的技能操作,并讲解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用人原则及要求。从而让学生在两年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了解了瑞丰公司,为第三年的进厂的顶岗实习做好了准备。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顶岗实习,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了企业,掌握了知识,为以后的人生规划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人才的培养的问题。实践证明,这样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贴近企业的实际,真正实现了企业“要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的新的教学理念。2、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我校先后花巨资为电工电子专业建设了电工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电拖实验室、生产自动化实验室等;为计算机专业建成高配置的微机室6个、计算机组装实验室2个和1个园区网实验室等;为涉农专业开辟了大面积的实验园等。我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各实验室进行实践学习,同时在寒假和暑假这两个完整的假期,由老师带队进入工厂,深入到各个工作流程中进行企业的实习。总之我校依托企业的资源优势,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加大实践3教学比例,使每个同学都有充分的实践学习的机会,不仅掌握了生产技能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解决了实习期间的生活费用。企校合作的最大优势,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实践教学,也促进了“双证书”制度的落实,不少学生说“我们拿到毕业证之时,就是领到工作证之日”企业普遍认为,“这样的学生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总之职业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为直接的教育形式,人才的技能标准、素质要求源自企业的需要,企业作为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有义务以自己的资源优势参与人才的培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