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促进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发挥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将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使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并通过对各种资金价格、经营成本、目标收益等进行分析核算,从而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有效地引导资金的流向,降低利率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筹集存款时,不再通过“送好处费”等不正当手段,而是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和综合实力能给出的高利率来吸收存款。在发放贷款时,市场化的利率也使得贷款的价格公开,促进银行间的公平竞争,提高利于银行和企业的交易效率。2、有利于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扩大理财产品创新和中间业务的范围从国际经验来看,放松利率管制后,利差缩窄冲击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促使银行经营结构,业务范围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同时,银行获得了自主的定价权,将大力扩张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贷款(包括房地产等非生产领域贷款)以获取更高的回报。理财产品的创新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寻找更高价格的趋利性所导致的银行经营的主动调整。3、有助于优化客户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最主要的盈利收入来源于存贷利差。取消利率管制后,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价格战作为吸收公众存款的重要手段,银行通过将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的利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1、商业银行间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盈利能力受到巨大冲击。我国在开展利率市场化之前处于利率管制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一直是传统业务;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获得了实际的支配存贷利率的权利,商业银行间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间的厮杀不仅停留在贷款的数量上,也体现在存贷款的价格上。这样一来,存款利率提高的同时降低贷款利率会成为竞争的必然结果。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抑制,使商业银行在经营能力上遭到冲击。2、利率市场化引发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增大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在利率非市场下,商业银行的盈利多基于存贷款业务的利差所得,所以各商业银行的考核也仅限于存贷款的数量上。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面对优质客户,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能做的只有在存款利率升之又升的同时将贷款利率一降再降,这种以缩小存贷利差为手段的竞争模式会使得商业银行收益下降,经营困难,更甚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3、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带来新的金融腐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中国人民银行享有利率水平的决定权,商业银行作为利率政策的执行者,没有自行制定贷款利率的权利,只有“贷”或“不贷”的权利。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则同时享有这两项权利。这两项权利归于一身,这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不再按其应寻的原则制定存贷款利率水平,这会形成一种不是人人平等的利率价格,这对其它贷款人和各大银行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对社会的稳定性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因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并未发展健全,银行风险内控经验和利率定价经验还远远不足,金融腐败现象发生的几率就会增大。4、利率市场化会使商业银行面临更高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商业银行的盈亏或市场价与预期值的偏离。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银行利率逐渐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波动频繁,同时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为复杂。与利率管制时期相比,市场利率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凸显。5、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核心,利息收入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业务发展上过度依赖大中型公司客户,这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信贷投向严重“同质化”。在放开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生存的需求再也不能仅仅建立在单一存贷利差收入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必须在此基础上调整业务结构及经营战略,这会增加其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三、银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1、建立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尚处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初步阶段,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建立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要首先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畅通的资金流通渠道,并制定稳健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以及尽快采用先进的利率风险计量和管理的分析工具。同时,要密切留意国内外利率和汇率的走势方向,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模型对本外币利率风险进行识别,根据具体情况主动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尽量缩小风险缺口。2、实行特色化经营当前我国银行业中同质化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其先前的经营模式,找到自己的特色,实行特色化经营,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要充分依托自身的优势,形成与其他银行差异化的竞争,这些优势有些是先天形成的,包括股东优势,银行所在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特色和区域优势等;有些优势得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比如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用这些优势,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3、发展中间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使得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商业银行的面对风险能力。通过这种转型,使得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直接弥补存贷利差减少带来的可能损失。我国银行业应开始重视发展中间银行业务,如基金托管、代收代付、客户理财和委托理财等,并着重加快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和电子银行。4、建立金融产品的定价体系,提高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是市场中的利率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给出,而是交给市场,由市场中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准确了解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营资金使用,较为合理的给出金融产品的定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的经营对象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和金融产品。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的收益和经营收入会直接受到金融产品价格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中,“资质”优良的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评估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利率区间,进而准确的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这样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客户。相反,“资质”较差的商业银行对市场的变化不能准确的做出分析,直接导致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不能确切的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状况,进而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收入。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