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行业分析-第二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行业行业分析报告编写人:第二组全体人员目录1.有色金属行业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2.有色金属行业结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有色金属行业成长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有色金属行业环境分析1.环境方面: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在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资源紧缺的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问题是相互矛盾的。近些年为了发展经济,对资源进行肆意开采,进而造成环境严重恶化。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政策中已经将环境会计放到相当高的高度上来,这一做法收到了国内学术界、理论界乃至实务界的高度认可,努力开拓环境会计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环境污染问题,这样能使经济发展步入健康稳定的道路上。环境会计理论是以环境理论与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是与经济发展不相矛盾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内容,将促使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环境效益,对会计理论和经济体制的完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就是有色金属企业,隶属该行业的企业必须对环境活动进行单独的信息披露并纳入到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承担好治理环境污染的重大责任。与此同时有色金属行业在我国地位显赫,同时也作为我国的污染行业之一,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资源方面:有色金属材料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是经济建设中必备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汽车、建筑、包装、冶金、国防和高科技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正是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时期,有色金属行业的结构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而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全球资源持续的紧缺,也预示着小金属与稀土永磁类价格将在波动中持续上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一是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这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业冶炼产能过剩,尤以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扩张较严重的是新疆、内蒙古、山东三个地区,经最近核实,我国现有电解铝产能已达3100万—3200万吨,产能过剩加剧。同时,当前我国电解铝企业供电方式有电网购电、自备电厂、直供电三种,由于我国电力体制原因,目前电网价格远高于自备电厂的电价,助长了有电价优势的地区竞相建设电解铝。这使得许多拥有电价优势的地区无序扩张产能,也使许多缺乏电价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亏损严重。因此,我国铝行业急需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推动电价公平竞争,减少由于体制机制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二是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整体上处于国际有色金属产业链中低端,亟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高端产品开发能力。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我国铜、铝材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为8555美元/吨和3402美元/吨,进口平均价格分别为9950美元/吨和6307美元/吨,进口价格分别为出口价格的1.16倍、1.85倍。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疲弱影响,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滑,就主要有色金属品种来看,1-11月铜、铝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所下降。三是生产成本高,企业缺乏竞争力、经营困难、抗风险能力弱除少数企业外,目前国内大多数冶炼企业缺乏自备矿山或仅有少量自备矿山,原料绝大多数需要外购,冶炼企业经济效益差,如铅锌冶炼行业利润只占铅锌产业的20%,采选利润占80%,电解铝行业拥有自备电的产能只占总产能的45%,采用网电的电解铝企业亏损严重。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能扩张很快,但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科技含量并未同步提高,再加上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上升,价格低位震荡,企业经营十分困难,中东部高电价地区部分电解铝企业已经停产。据统计,1-10月,8524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主营业务成本35834.8亿元,同比增长14.7%。10月末,8524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为172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7家,亏损面为20.2%;亏损企业亏损额303.4亿元,同比增长0.1%。二.有色金属行业结构分析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种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保持着快速增长。2001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合计为883.7万吨,而2008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合计2519.19万吨,同比增长6.72%,是2001年的2.85倍,连续七年居全球第一。其中,原铜、铝和铅的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锌的产量连续17年高居全球榜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5%、18.9%和17.9%。有色金属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技术进步加快;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和升级,全行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深层次问题,其中布局分散、地方各自为战供求严重失衡、产业链结构上中下游不协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水平较低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未来发展,也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迫切需要了解寻找突破的重大挑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一)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的空间集中或离散情况。通过对2001年到2008年这8年来中国各省市及各区域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数据的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测算,可以发现中国十种有色金属的空间集中度的变化特征为:1.省级空间范围上产业布局离散程度。铜是空间分布最集中的金属,趋势是集中度2001年至2003年逐渐下降,2003年至2006年逐渐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2006年至2008年又逐渐下降;空间分布最不集中的金属是镍,趋势是集中度逐渐上升,但是变化不太明显;海绵钛的集中度是逐渐上升的,这与生产技术有很大的关系。2.区域级空间范围上产业布局离散程度。锌是空间分布最集中的金属,趋势是集中度先下降再上升,到2008年空间集中度最高;空间分布最分散的有色金属是镍,趋势为集中度逐渐下降,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海绵钛及镁的集中度都是逐年上升,这与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3.省级与区域级得出的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离散程度。省级与区域级得出的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离散程度在各金属种类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四种基本有色金属铜、铝、铅和锌的产业空间布局最为集中。4.以省级为单位的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的集中度。以省级为单位的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的集中度比以区域级为单位的集中度要高得多,这从侧面说明有色金属产能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区域划分越大集中度越离散,这或许与各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以及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七大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有很大的关系。(二)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的供求协调或失衡情况。根据中国区域划分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七大区域: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分别预测2007年各地区有色金属产量、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通过这种测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有色金属产量与消费(用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两个指标来显示)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观察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的合理性。1.精炼铜产业布局的供求结构情况。运用以上原理,得到表1,可以发现:华东地区是我国铜生产的主要基地,精炼铜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8.74%,无论是用GDP还是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来衡量铜产品的需求,该地区都是精炼铜的最大消费地。西南、西北、华中地区铜的生产与消费大体平衡,而华南、东北地区铜产量与消费相矛盾,消费量相对较大,生产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所以应该加大这两地区的铜的生产。2.铝产业布局的供求结构情况。运用以上原理,得到表2,可以发现: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是我国铝生产的主要墓地,这三个地区铝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8.47%,但无论是用GDP还是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来衡量有色金属铝产品的需求,这三个地区都不是铝的最大消费地。西南、华南地区铜的生产与消费大体平衡,而华东、东北地区铝产量与消费相矛盾,消费量相对较大,生产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所以应该加大这两地区铝的生产。3.铅产业布局的供求结构情况。运用以上原理,计算得到表3,可以发现:华东和华中地区是我国铅生产的主要墓地,铅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2.20%,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来看这两地区也是铅的最大消费地。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铅的生产与消费大体平衡,而华北和华东北地区铅生产却相对不足,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所以应该加大这两地区铅的生产。4.锌产业布局的供求结构情况。运用以上原理,计算得到表4,可以发现:西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锌生产的主要基地,锌产量占全国比重的71.95%,相对应,这三地区的锌资源储量占到全国的63%以上,但无论是用GDP还是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来衡量锌产品的需求,这三地区都不是锌的最大消费地。而华北和华东地区经济比较发达,锌消费量大,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分别达52.51%和52.45%,产量却只占到全国的7.65%,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衡。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价值链结构分析(一)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结构总体特征。有色金属产业价值链就是围绕有色金属生产及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环节之间的上下游链条,包括矿产勘探、矿产开采、选矿、冶炼、金属加工(含粗加工和精加工)、终端消费晶生产等主要环节,如下图2所示。矿产勘查和采选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基础地位,经过各种手段勘查过的矿山,确定储量后进行开采与筛选,为中游冶炼工业提供冶炼原料。中游冶炼工业就是指企业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下游加工制造业主要是以中游的冶炼产品为原料,进一步加工成各行业需要的有色金属产品(零部件等)。从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来看,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形成物理串联式的产业链结构:上游采选业一中游冶炼业一下游加工业,当然,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各区段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环节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理想的产业链应该是各环节协调发展,也就是要求矿山产品能够满足精炼需求、精炼产品能够满足下游环节消费,各环节之间基本是1:1的关系。但由于矿山资源的稀缺性,各国都竞相利用海外资源,同时,由于精炼产品的“两高一资”特点,国家也不鼓励国内冶炼产能远超国内需求而大量出口。因此,按国家调控政策来看,依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程度,三者关系应该保持矿山与冶炼企业有一定缺口,以达到利用国外矿山资源的目的,同时允许冶炼企业产能略超下游需求,此种情况相对合理。(二)存在的主要结构问题或瓶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结构不断得以改善和优化,逐步形成从上游至中下游,即采选、冶炼业以及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业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上游采选业、中游冶炼业和下游加工深加工业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其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有:1.最终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终加工产品结构仍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为主,而市场需求较大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仍依靠进口。如,2007年中国高精度铝板带进口量达到48万吨,相当于当年国内铝板带产量的四分之一。2.采选业投资周期长、生产能力不足。矿产勘查和采选业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其供给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下游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并最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