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讲教师亓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第二讲对比分析理论与应用•第一节对比分析理论假说•第二节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局限•第三节汉语“了”的习得过程研究•第四节外国学生母语时制观念影响下的语篇分析第一节对比分析假设由来•“对比分析”产生并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对比分析的兴盛时期。•Fries(1945)作为对比分析的首倡者率先提出了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对比和描写的观点。•Fires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TeachingandLearning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一.对比分析的基本观点•Fries(1945)在书中指出:•Themostefficientmaterialsarethosethatarebaseduponascientificdescriptionofthelanguagetobelearnedcarefullycomparedwithaparalleldescriptionofthenativelanguageofthelearner.•Lado(1957)指出:•Wecanpredictanddescribethepatternsthatwillcausedifficultyinlearning,andthosethatwillnotcausedifficulty,bycomparingsystematicallythelanguageandtheculturetobelearnedwiththenativelanguageandcultureofthestudent.对比分析的系统表述•1945年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家弗赖斯(C.Fries)指出:最有效的教材应该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描述和仔细对比为基础。•1957年弗氏的学生拉多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对比分析假说并建立起对比分析的理论系统。他指出:凡跟学习者的母语相似的项目,对他们就比较简单,而和他们的母语不同的项目,学起来就很困难。因此,教师如果把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就会清楚地了解什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并为教授这些难点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节对比分析的定义•1.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方法已有久远的历史。自从有了不同语言间的接触,可以说就有了语言对比。语言对比最早是用来进行语言研究的。以我国的语法研究为例,从完成于1898年的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到黎锦熙、王力、吕叔湘、高名凯先生的语法论著,都是主要运用了汉外语言对比的方法。对比分析的三个假设•1.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困难来自于母语的干扰;•2.对比分析的任务就是把学习者的母语和他所学的目的语系统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3.理想的教材应该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之上,以减少母语干扰的影响。对三个假设的分析•从上述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对比分析假设实际上反映了其倡导者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一种理论假设。•这种假设反映了这些学者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基本看法。•对比分析这些看法和假设都能够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那里找到合理的解释。第二节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习惯,习得第二语言意味着克服旧的习惯并形成一套新的习惯,而在形成新习惯的过程中,原有的习惯就会产生迁移作用。如果是负迁移则对学习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又分为两种:一是阻碍性的干扰,指目的语中需要学习的某一语言项目是第一语言中所没有的,第一语言中所缺少的东西在学习时就要受到阻碍,如对从没有接触过汉字的西方学生来说,汉字总是较难掌握;另一种是介入性干扰,即第一语言中的某一语言项目虽然在目的语中没有,但在学习过程中仍要顽强地介入。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新的行为习惯。在学习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旧的行为习惯必然会对新的行为习惯的学习产生影响。•对比分析的观点认为,L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母语的干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学习者的母语与其目的语进行系统的描写和对比。•目的是要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并作为编写教材的依据,以减少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CA---强势说(strongversion)•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通过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Lado认为,通过学习者母语、文化与其目的语、文化系统对比,可以预测造成学习者困难的语言模式。强势说的其他观点•Banathy,Trager,Waddle(1966)认为:•学习者的难点可以等同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与其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别。•语言学家的任务:鉴别这些差别;•编教人员的任务:在差别描写的基础上编写教材;•外语教师的任务:把这些差别作为教学重点;•学习者的任务:学习这些差别。CA---“弱势说”(weakversion)•不主张通过差异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而强调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解释;•主张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着手,在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弱势说的重要贡献:强调学习者自身、学习者的语言形式以及所运用的策略。强势说受到激烈的批评•研究表明,对比分析通过差异对比所预测的难点在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中并不存在;•强势说的逻辑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的困难,最终导致人们放弃强势说的观点。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1.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心灵学派认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借助试验室条件下的动物的学习行为来解释人类在自然条件下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刺激-反应的理论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学习的复杂性。•模仿与强化的概念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学习的创造性。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2.对比分析的两个“虚假命题”:•命题一:语言的“差异”等于学习的“难点”;•命题二:学习的“难点”必然导致语言表达的“错误”。•问题:“差异”是语言学层面上的问题,“难点”则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结论一:“难点”无法直接从两种语言差异的程度来推测。•结论二:实践表明,对比分析确定的难点不完全导致错误的产生。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3.分类范畴的普遍性问题•对比分析必须是建立在统一的语言范畴基础上。但是,试图寻求两种不同语言系统,即使是表层结构的普遍一致性都是不现实的。•即使表层结构对等的句子,其交际功能也很难一致。•因此,失去对比范畴的一致性,科学、恰当的或者说有意义的对比便无从谈起。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理论误区:•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的心理学问题。•第二语言习得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对比分析强调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两个系统的对比,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却熟视无睹,忽略了学习者这一主体及其习得过程。Selinker对对比分析的评价•Selinker(1992)认为:•70年代人们对对比分析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公正的。•虽然对比分析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但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仍然是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一个良好起点。3、对比分析的四个步骤•(1)描写:对目的语和学习者的第一语言进行详细的、具体的描写,作为对比的基础;•(2)选择:在两种语言中选择进行对比的某些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3)对比:对两种语言中选择好的语言项目或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预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3.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难度等级模式”•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教学中进行对比分析的主要目的。很多语言教育学家制订了语言难度等级,以减少预测的主观性,便于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下面介绍由普拉克特(C.Practor)提出的一种分类比较简明的“难度等级模式”。该模式将难度分为六级,从零级到五级,级数愈高难度也愈大。•(1)零级: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如英语和汉语都是“动词+宾语”的语序,因此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一结构时,没有困难。•(2)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学习者可以忽略在第一语言中两个项目的区别而逐渐习惯合并后的项目。如英语中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有he和she的区别,而汉语在读音中则不分,都读ta。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听、说汉语时,要忽略单数第三人称男性、女性的区别,而用同一个ta。•(3)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如汉语的翘舌音韩于语和日语、傣语中没有,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汉语要防止其介入性干扰。•(4)三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例如汉语和英语都有被动句,但汉语中除了有标记的由“被”、“叫”、“让”等表示的被动句外,大量的则是无标记被动句,还有像“是……的”等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学习汉语时,在其原有的英语被动式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新认知汉语的被动句,否则就会因英语的影响而造出错句,如“这本书是被他买的”,或者无法理解像“茶喝了”这样的句子。•(5)四级: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如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汉字以及语法的“把”字句及多种补语时,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I•(6)五级:与前边的一级困难正好相反,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这是本模式中难度最高的一项。如英语动词visit,可译为汉语中的“参观”“访问”“看望”“拜访”“走访”几个动词,各与不同的宾语组合。“参观”的宾语只能是表示场所机构的事物,“看望”的宾语只能是人,而“访问”则指人指事、指国事活动均可,“拜访”是地位声望高的人。学生如不了解汉语的这种区别,就会受第一语言的影响,造出“我明天参观我老师”这样的句子来。4.对比分析的意义•对比分析盛行于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它对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比分析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研究、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对比分析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有效教学与测试。4.对比分析的意义•对比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的方法是科学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对比分析把研究的内容扩大到语用、文化和话语结构方面,显示了在未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它将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因而又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的语言学界和语言教育学界,对对比分析一直非常重视。l977年5月5日吕叔湘先生在北京语言学院发表题为“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演讲,大大推动了文革后汉外对比分析的研究。5、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一,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小,掌握的准确度要大。比如印欧语系学习者在掌握另一种拼音文字时母语可能产生的干扰,在他们学习汉字时决不会存在。两种语言表面上很相似,也许掌握起来要快一些,但细微差别所产生的干扰则更大,准确度更难把握。5、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