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相适应,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比例,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条件之一是人才。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论文的标准格式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要了解物流行业实际情况,满足物流行业产业升级的需求。物流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必须涵盖仓储、运输、配送、报关、货代、营销等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应用性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应遵循的原则1.1以就业为导向原则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1.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原则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落实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首先要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要对现有的课程模式作彻底改革,摆脱学科模式;再次,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除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更要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1.3整体优化原则实现整体优化原则,首先要考虑三组关系:一是社会需求、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课程目标应结合这二者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统筹考虑,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三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应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主次地位与作用,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1.4层次性原则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体现在课程之间的层次性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课程之间的层次性表现为正确处理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衔接关系;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应按照人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课程内容,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那么如何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呢?我们认为,应根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技术能力,确定课程与课程内容,并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两套并行、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结构。因为,从横向上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主要分布于中小物流企业、外资仓储、运输、货代行业、国有企业、林业流通企业之中;从纵向上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主要分布于商品采购员、仓储管理员、商品配送员、货运代理员、电子商务员、市场营销员、商品调度员、理货员、报关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客户关系管理人员和林业物流组织人员。与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相适应,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比例,使实践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接近1∶1,使学生能有足够的实践时间来进行操作、综合训练并针对不同的课程和要求,分别采用实物演示、模拟实习、案例教学、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校外实习、会计实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内容教学。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二是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原则;三是理论讲授与物流实训软件操作相结合原则;四是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原则;五是校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原则。2.1进一步完善“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三层双轨制,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其中,“三层”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阶段;“双轨”是指理论课程和相应性实训训练。第一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物流基本技能实训能力训练和物流认识实习。包括:对港口、码头的认知,并撰写报告;基于系统初始化、入库出库操作、调拨操作、库存盘点、生产采购计划操作、查询统计操作、高级报表操作、期末结转操作的文达库存管理软件和基于合同管理操作、入库管理操作、库存管理操作、出库及配送管理操作、车辆管理操作、结算管理操作模块的尼奥物流管理系统软件操作。第二层次:专业技能训练。包括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基础会计实习、物流市场营销实习、供应链管理实习、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市场调查与预测实习、电子商务实习。通过以上实训实习课程的开设紧密结合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Access数据库创建进、销、存模块,并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如仓储与配送、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等互为补充,有效训练学生的实训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的目的。第三层次:职业综合技能训练。包括物流仓储、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报关业务、货运代理业务五大实训软件的操作和助理物流师考证训练。通过“三层双轨制”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得以系统化、综合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2.2综合运用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物流管理可以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1)实物演示方式:这是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目前应采用的具体演示方式有:实物展示讲解方式、投影播放讲解方式、电视录像演示方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方式等。主要是让学生观看有关一些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图片,如立体自动仓库、叉车、集装箱、起重机、堆垛机、条码机、分拣设备、拣选系统等。(2)案例教学方式:针对物流专业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增加物流实践和案例教学方法。论文的标准格式物流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对其缺乏了解,因此需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企业实习,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物流技术及理论的日新月异也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院系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3)社会调查方式: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围绕专业或专业相关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的实践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项目设计方式: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相互协作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项目)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利用Access数据库创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采购、销售、库存、销售退货管理等功能,还有对供应链进行设计,并能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和灵活应用准时制采购策略等,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5)物流实训:这是对物流工作的一种实战训练方式,包括物流仓储、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报关业务、货运代理业务五大实训软件的操作,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6)校外实习方式: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校外实习属于综合实习,不仅包括仓储与配送业务,还包括运输、报关、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校外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检验。搞好校外实习的关键是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一般应建立在规模较大、业务全面、物流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要保持实习基地和实习点所聘任指导教师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实习工作的计划、管理、指导、交流及检查、考核工作。(7)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围绕自身在实习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毕业设计则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及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完成仓储活动、运输配送、堆场管理、报关业务、货运代理等活动的综合分析等任务,以培养毕业生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从学生进校开始至毕业,自始至终连续进行;计算机课程和物流专业课程,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实现双轨同步开设,最终实现三者的结合,应当坚定不移地执行。具体如下图:计算机基础→常用工具软件→VFP数据库→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基本技能训练→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助理物流师考证训练→物流综合实训2.3整合教学内容,开设整合性课程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而言,在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必须坚持技能培养为主线,并依托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因此我们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注重从物流基本技能训练,即仓储、配送基本业务模块操作开始,逐步过渡到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即培养学生设计企业供应链、正确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准时制采购策略、并解决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之后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是运用Access数据库进行进、销、存软件的开发,并设计一些物流单据;最后就是进行物流综合实训,主要是操作金科信仓储、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报关、货代软件。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时,要注意遵循:(1)课程应以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科目设置的标准。在课程内容上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与实践。(2)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3)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绝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或随意拼凑,而是根据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整合除了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对象、知识、技能、态度的合理形成与协调发展。3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其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符合课程体系本身的职业性,必须适应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采用应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采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产”与“学”紧密结合。积极实行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1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灵活多样,突出技能性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教学、讨论式教学、结合技能考核进行教学等方式方法,减少部分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物流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核心课程可以采用实训教学或模拟教学法,而《供应链管理》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去思索、判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第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实际,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项技能训练课中,都可以大量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到现场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又如,在教学实习中,特别是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理货、保管、堆垛、养护、贴标签等活动以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现产学结合,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起具有高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