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五年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机电教研室2015年9月16日2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采取标准化设计思路,在课程专家、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细致研讨的基础上,特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现状本专业现有院级精品课程2门。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整体框架,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性、标准性规定,更好地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能力、素质、知识三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通过通识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职业能力与素质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增强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通过职业能力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达到培养能力过硬、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通过五年建设,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重点专业,打造成内蒙地区的特色专业。3三、专业建设(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培养目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建筑行业就业岗位,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能从事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水电设备控制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2、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在相应岗位上所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业准入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有严格的要求。根据这一特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如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双证融通”就是按照岗位技能需要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将考取职业证书所需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要求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课程建设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按照“专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确定课程体系→专家论证→调整完善”的技术路线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和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专业软件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施工内容和流程。(3)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任务引领、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施工现场,模拟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评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4)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现场教学。应以典型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3、教学资源建设(1)教材:所有使用教材均应是国家或行业规划教材或校本教材。(2)图书:人均纸质图书藏量30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不少于60%,同时实用本专业的相关书籍不应少于2000册;用于年购置纸质图书费生均不少于40元;本专业的相关报刊总类不少于20种,其中专业期刊不少于10种;应有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等。5(3)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内容涵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开发专业教学软件包,包括: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专业教学素材库、教学录像库等。通过专业教学网站登载,从而构建共享型专业学习软件包,为网络学习、函授学习、终身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四、教师队伍建设(一)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1名,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青年教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本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具有中级及以上工程系列职称或国家执业资格证书。(二)师资数量专业教师的人数应和学生规模相适应(招生人数不少于40人),专业理论课教师不少于7人,电气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师不少于2人,电气自动控制类专业教师不少于2人,弱电类专业教师不少于2人,建筑设备类教师不少于1人,专业实训教师不少于2人,生师比不大于18:1。(三)师资水平及结构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应达到15%;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专业教6师总数比例应达到20%;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比例应达到50%。专业理论课教师除能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具有编写讲义、教材和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专业实践课教师应具有编写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的任务书和指导书的能力。实训教师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技师资格证。兼职专业教师除满足本科学历条件外,还应具备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具有工程师职称,还应具有建造师、设备工程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证。五、质量工程完成院级精品课程1门,完成重点专业1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实现科技创新、科研与企业、高校、合作、拓展校企合作、新技术推广。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建成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1)校内实训条件一览表表3校内实训条件一览表序号实训室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可容纳学生数(人)开设实训项目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1电工实训室1.电工实验台;2.万用表。40人1.直流电源外特性的测试;2.戴维宁定理的验证;3.RLC串联交流电路的测试;4.RLC谐振电路的测试;5.三相交流电路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负载电路的测试;6.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提高;7.电阻串并联电路的测试。2电子实训室1.电子实验箱;2.万用表;3.示波器。35人1.单级放大电路;2.场效应管放大器;3.两级放大电路;4.负反馈放大电路;5.射极跟随器;6.差动放大电路;7.比例求和运算电路;8.积分与微分电路;9.电压比较器;10.集成功率放大器;11.集成稳压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12.门电路电参数的测试;13.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14.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15.触发器及其应用;16.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17.集成计数器及寄存器;18.译码管和数据选择器;19.波形产生及单稳态触发器;20.555时基电路;21.时序电路应用;22.四路优先判决电路;23.模数、数模转换电路实验。3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1.计算机;2.可编程实验箱;3.可编程实验板。351.交通信号灯的控制;2.舞台艺术灯的控制;3.电机的控制;4.电机分时启动的控制;5.LED数码显示;6.电梯的自动控制;4电气照明实训室1.模拟楼层模型架;2.配电箱;3.各种灯具、灯座等;4.各种开关、导线、20人1.导线的连接;2.塑料护套线配线;3.管线配线;4.配电箱电器元件安装;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PVC电线保护管;5.漏电保护开关、隔离器;6.三相功率表,单相电功率表、照度计、钳子、改锥;7.各种工具、胶布、螺丝钉、支架等消耗性材料。5.荧光灯线路的安装;6.盒装开关的安装。5低压配电实训室低压配电柜8台,包括进线柜2个、出线柜2个、母联开关柜和1个、计量柜1个、电容补偿柜2个,双电源柜1个。30人作为教学演示用,使学生直观认识母线排,进线柜、联络柜、计量柜、双电源转换、电容补偿柜、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各种开关电器等。6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实训室1.火灾报警控制盘;2.建筑防雷模型。301.通过火灾报警报警控制盘的使用学会编程;2.建立建筑防雷的初步知识。7建筑电气自动控制实训室1.绕线式电动机;2.鼠笼式电动机;3.调速电机;4.兆欧表;5.冲击电钻;6.接触器;7.万用表。301.具有过载保护的正转控制线路;2.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3.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4.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5.接触器控制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8网络与综合布线实训室1.计算机;2.机柜;3.交换机;4.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台;5.实训工具。301.RJ45的插头跳线的制作与测试;2.组建对等局域网;3.组建无线局域网;4.配置交换机;5.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6.配置IP地址;7.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配置;8.工作区子系统的认识与组建;9.水平子系统的认识与组建;10.管理子系统的认识与组建;11.路由器的使用和设置;12.电话程控交换机的使用。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99楼宇自动控制实训室1.THBAES-3型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2套。201.可视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实训;2.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防范实训;3.消防报警联动实训;4.综合布线实训;5.DDC监控及照明控制实训。10消防工程实训室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防火门;3.防排烟系统;4.灭火器;5.防火卷帘;6.应急照明灯具与疏散指示标志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8.室内、外消火栓501.认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检、消音、复位;开关机程序实训;2.识别各种防火门;按顺序关闭防火门实训;3.认识防排烟系统实训;4.认识、操作灭火器实训;5.认识应急照明灯具与疏散指示标志;6.认识并手动、电动操作防火卷帘;7.认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8.认识、检查、操作室内消火栓。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能提供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岗位,并宜对学生实施轮岗实训。应具备符合学生实训的场所和设施,具备必要的学习及生活条件,并配置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训。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为建筑设备安装公司不少于5个,消防公司不少于2个,安防公司不少于2个,建筑设计院不少于1个。七、学生工作实现创新、创业基地与实训基地结合。完成挑战杯、创业杯各两项。八、保障机制1.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1)成立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组成;10(2)成立专业建设团队以用课程教学团队;(3)建立教学责任制;(4)实行学分制、教考分离,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改革。2.顶岗实践运行与管理(1)顶岗实践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一律不得免修。(2)顶岗实践单位原则上由学院统一落实。学生可以自行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但需经学院审核批准。(4)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践,既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又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学校应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5)顶岗实践结束后,校企双方应共同成立学生顶岗实践考核评价机构,共同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共同实施顶岗实践考核评价。3.校企合作制度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是实施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保障之一。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要点是建立校企互动、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1)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成立产学合作管理机构,专业所在院系应成立校企合作联络小组,并建立由学院、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多方组成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积极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措施;积11极寻求内蒙地区建筑业协会的支持,发挥行业的协调作用,在师资、技术、资讯等方面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支持,邀请企业参与高技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