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魏晋玄学一、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1、政治背景黄巾起义----张角的太平道教,天生人平等的思想。上层统治阶级的权力之争和腐化败坏了名教。-----西晋司马氏集团的豪强垄断-----司马氏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司马氏集团内部的奢华生活2、思想背景(1)、汉末的名教危机:与谶纬迷信结合追名逐利,名实相背。(2)、司马氏篡权弑君,以“孝”治天下(3)、知识文人“士人”。奉行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老庄哲学“全身避祸”。二、玄学的论题以无为本得意忘言名教与自然三.玄学的阶段玄学之演变玄学之方法1.玄学之演变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东晋玄学贵无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旷达派: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独化派:以郭象为代表2.玄学之方法冯友兰:辩名析理汤用彤:得意忘言第一节:王弼ThePhilosophyofWangbi一、生平王弼(226--249),三国魏玄学家。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谈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竞事清谈。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1、本体论:以无为本(有无之辩)认为“道者,‘无’之称也”,天地虽大,“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万物皆由道而生”。强调“贵无”而“贱有”,并从本末、体用、动静、一多等关系上来论证“以无为本”。2、认识上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思想。(言意之辩)3、社会历史观:从“凡有皆始于无”,肯定名教(有)出于自然(无)。(名教与自然之辩)用“援老入儒”方式。为封建伦理纲常辩护,即以新的玄学代替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其注《易》偏重哲理,扫除汉代经学烦琐之风。二.以无为本有与无本与末动与静一与多1.有与无“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四十章注)在王弼看来,任何具体的东西(有),都不能作为另外一个具体东西的本体,更不能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因为具体的东西总有其规定性,是方的就不能又是圆的,是温的就不能又是凉的。因为有其规定性,就不能成为万有共同存在的依据,所以万有的本体只能是无形无象的“无”。王弼所讲的“无”并不是空无,而是世界万物的无形无象的本体。他曾这样来说明这个本体:“欲言无邪?而万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老子》十四章注)王辅嗣弱冠(20岁)诣(yi到)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玄学虽宗奉道家,然其一部分仍以孔子为最大圣人。不过其所讲孔子之学说,已为道家化的孔子了。HaveABreak!2.本与末《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老子略例》)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老子》五十二章注》)3.动与静“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态,终究要归于静默。因此,人们应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这叫做“反本”。4.一与多王弼认为,万有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自己治理自己,必须有一个“至寡”的东西来统率它们,世界才有秩序。他说:“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少者多之所贵,寡者众之所宗。”(《周易略例·明彖》)又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同上)“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老子》四十二章注)“一”也就是“无”,用“一”来统“众”,也就是用“无”来统“万有”。三.名教与自然名教本于自然圣人有情无累1.名教本于自然王弼认为,“无为”是推行礼义之治的根本。他认为,以无为为本,仁义的作用才会真正地显示出来,礼法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来。“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老子》38章注)2.圣人有情无累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锺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於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何劭《王弼传》)四.得意忘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尤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荃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周易的一种认识方法意象言言生于象,象生于意得象忘言,得意忘象本质现象由现象深入本质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