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建于1999年(1999.9—2005.7为旅游与酒店管理,酒店管理方向;2005.7后改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同年招收该专业专科生,该专业自创建之日起,就面向基层,面向安徽及长三角地区,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培养酒店企业第一线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服务人才。2003年,我们在2001级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行“2+1”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目前,该专业已有4届毕业生,共606人,经过6年多的建设,该专业已成为院级的重点、特色专业,在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内同专业中享有一定的影响。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1、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主要是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酒店业迅速发展、竞争加剧引起的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寓意深刻的讲话,从战略高度指出了教育在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指明了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任务和发展要求。通过“深化教育改革”,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大力改革包括高职高专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也意味着将要把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到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它们将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很短,高等职业教育又一直处于本科教育的附庸地位,既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也缺乏完备的实践体系,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摸索,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因素,使高职教育存在不少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就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对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如何建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应用性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等,这些都急需解决。这样就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问题提到我们面前,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命运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它满足社会对高等应用性人才需要的程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人才需求,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直接动力。酒店管理专业从设置到当前的教学改革,都清楚地表现出社会人才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198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提出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业的要求,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各省、各地区开始重视旅游业,纷纷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行业——酒店业更得到迅速发展,始终走在旅游业发展的前列,酒店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酒店业由政府政策扶持和外资投资为主导,表现为“友谊第一”,主要用来“改善国家形象”,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酒店业由政府部门资金和国有企业资金为主导,表现为“楼堂馆所热”,主要用来“服务投资环境”,第三阶段是21世纪开始,是由民营企业和非业内投资主体为主导,表现为“高档酒店热”,主要用来“产业投资”,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再加上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知名饭店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截止2003年,我国旅游涉外星级饭店已由1978年的203家发展至9751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酒店业人才需求旺盛的局面,因此各院校培养的高质量的酒店业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酒店业是经济产业,也是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纽带,对服务、管理的要求很高,因此酒店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旅游业还处在迅速的外延扩张时期时,酒店人才的质量需求也就基本上为数量需求所淹没,技能条件成为酒店企业用人的主要标准。这样,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没有引起各类学校的充分重视,以至出现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却培养相同层次人才的现象。但随着21世纪酒店业经济向深度发展,人才质量问题很快引起了酒店企业的重视。2003年我们在实行“2+1”教学改革时,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曾以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高校毕业生素质要求为中心对实习基地进行过咨询调查。这次调查一方面反映安徽及长三角地区今后对酒店人才的数量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大专以上毕业生的需求将会成倍增长,但是,由于对酒店人才的多渠道供给,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显得更为紧迫,而不是象前几年那样,突出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把立即可以进入操作岗位作为选择人才的重要条件。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所进行的调查表明,酒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是具有职业技能,而是由突出技能条件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变。人才需求调查使我们感到,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重新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我们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体化为酒店企业第一线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服务人才,并对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摸索。为此,我们在学习国内外等地高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2001级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酒店方向)的教学改革,在学习了教育部有关教学改革的文件后,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的方向,开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逐步加大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并在2004年承担了教育厅的调研课题“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研究—安徽省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调研”,此调研课题已于2005年6月结项,2005年9月院级教学课题“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立项。2、酒店管理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和分析作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酒店业发展对酒店人才所提出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我们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开展酒店教学改革的基本立足点。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教改过程中,我们对安徽及长三角地区酒店人才需求曾进行过基本的预测和分析。首先,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强,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打出黄山牌”之后,以黄山为代表的安徽旅游资源对国内外旅游者的吸引力更大,来安徽及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者越来越多,促进了安徽及长三角地区酒店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务客人来往交流频繁,促进了酒店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意味着安徽及长三角地区的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空间十分广阔。安徽大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情况表明,“十五”及其以后的一个长期间,仍然是旅游教育发展的良机。但是,酒店人才需求在结构上将发生变化,对仅具操作技能的一般服务人员的需求量虽然仍然很大,但对具有酒店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涉外工作能力和高级服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紧迫,培养这一类人才正是高职教育的优势,而本科院校存在着“船大难调头”的问题,难以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培养酒店企业所急需的高等应用性人才。因此,只要坚持高职教育特点,增强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意识,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酒店管理专业的前景将是乐观的。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性高等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衡量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和依据,也是专业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这一认识,酒店管理专业确定了以下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为依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改进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条件,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形成针对性、应用性鲜明的专业特色和高职特色,形成确保酒店业所需的高等应用性技术性专门人才(旅游饭店第一线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服务人员)质量的培养机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1、完成适应从事酒店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和高级服务工作所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和设计;2、建立服务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相互渗透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3、拓宽校企合作范围和深度,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立科学的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酒店管理专业具体的做法如下:1、在现在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再建2-3个校外五星级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见习和实习的需要,并将校企合作向人才培养计划的共同制订和实施方面深化,旅游与资源系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不断深入,准备从2005级、2006级酒店管理专业开始设立一个或几个以企业命名的班级,实行订单式培养,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2、审定主要课程教学计划,根据“实际、实用、实践”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以理论知识够用、完善职业技术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课程体系,编写修订教学大纲(此项工作将结合“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研究—安徽省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调研”课题研究成果进行);3、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和环节,扩充第二课堂,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包括语言(含汉语)、交际等一般能力培养、基本技能(操作性技能)实训、专业技能(服务技能和酒店管理实务等)培训、综合能力培养等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块(此项工作将结合院级课题“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4、增聘2-3名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在酒店管理方面培养2-3名研究生,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5、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在加强模拟教学、课堂讨论的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内的各种音像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使用Powerpoint制作部分课程的教学课件,以应教学的急需(目前已制作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等教学课件),同时开展运用Authorware和Premiere制作课件的研究,以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做到主干课程教学课件均可上网浏览。为适应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化的需要,旅游与资源系在院统一规划下,与电子商务专业共建了一个酒店信息系统管理机房。学校专家楼建成后,即拟作为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在淡季(假期)时间,组织学生交互进行角色扮演式(交互扮演服务管理人员和客人)的模拟实习。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酒店管理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实现,在院、系两级的重视下,结合省级调研课题“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研究—安徽省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调研”的研究成果,本专业明晰、凝练的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思路主要有:1、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高等教育应该告别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传授和封闭教学的学院式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尤其应该办出特色、保证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自2001级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酒店方向)起,我们就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分别规划,合理分工,稳定层次,办出特色”的精神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以下方面突出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教育特色:酒店管理专业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应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应具有的主要特点:它应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立足于安徽省及长三角